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3)
2023(8575)
2022(7059)
2021(6410)
2020(5097)
2019(11627)
2018(11310)
2017(19787)
2016(11390)
2015(13003)
2014(13099)
2013(12183)
2012(11786)
2011(11024)
2010(11544)
2009(10210)
2008(9579)
2007(8670)
2006(8107)
2005(7548)
作者
(29684)
(25140)
(24961)
(23786)
(16184)
(11837)
(11410)
(9837)
(9534)
(8836)
(8621)
(8391)
(8160)
(8047)
(7815)
(7725)
(7349)
(7208)
(7084)
(7044)
(6682)
(6064)
(5922)
(5851)
(5714)
(5632)
(5501)
(5430)
(4985)
(4945)
学科
(64242)
经济(64179)
管理(27292)
(24905)
中国(20611)
教育(19228)
方法(19217)
(18783)
企业(18783)
数学(16954)
数学方法(16825)
地方(16291)
(13907)
(12754)
(12753)
地方经济(12202)
业经(11133)
理论(10177)
收入(9613)
农业(9450)
(9287)
技术(8327)
(7917)
(7820)
金融(7820)
经济学(7477)
发展(7428)
(7303)
环境(7189)
(7178)
机构
大学(167054)
学院(160807)
(76591)
经济(75194)
研究(64030)
管理(54780)
理学(46765)
理学院(46149)
管理学(45492)
管理学院(45143)
中国(40377)
(35754)
(34199)
科学(32865)
(31495)
师范(31380)
(30828)
教育(29289)
研究所(27662)
财经(26780)
中心(26590)
经济学(26256)
师范大学(26119)
(25184)
(24552)
北京(23710)
经济学院(23468)
(22546)
财经大学(20015)
(18904)
基金
项目(100236)
研究(83379)
科学(82386)
基金(72452)
(62109)
国家(61082)
社会(55393)
社会科(52393)
社会科学(52380)
科学基金(52041)
教育(45043)
(37873)
基金项目(36334)
编号(34438)
(33667)
成果(31876)
资助(29060)
自然(28257)
自然科(27606)
自然科学(27596)
自然科学基金(27132)
课题(26709)
(25062)
(24079)
重点(23904)
国家社会(23541)
教育部(23131)
(22159)
(22098)
规划(21572)
期刊
(90474)
经济(90474)
研究(66543)
教育(48350)
中国(41164)
(25289)
管理(21525)
学报(18778)
科学(18309)
技术(17446)
(16665)
大学(16550)
经济研究(16165)
财经(14985)
学学(13888)
(13238)
(12620)
金融(12620)
职业(11574)
农业(11525)
问题(11177)
业经(10789)
世界(9932)
(8965)
论坛(8965)
(8953)
技术经济(8840)
国际(7943)
技术教育(7673)
职业技术(7673)
共检索到26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丁·卡诺依  罗朴尚  格雷戈里·安卓希查克  杨素红  
大家普遍认为,教育机会扩张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和收入平等。以高等教育为例,随着高等教育扩张,低收入家庭的资优生更有可能上大学并完成大学教育,从而能够竞争有较高学位要求的高薪工作,这理应增加他们经济地位向上流动的机会。近年来,一些国际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以期探讨教育扩张是否有助于促进收入平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对促进收入分配平等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虽然增加,但是其收益却在持续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孟凡强  初帅  李庆海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上升,但这一比例攀升是否在城乡间同步,高等教育扩张能否有效缓解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研究发现:扩招政策对提高城乡居民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机会在城乡居民间的分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容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说明扩招政策实施后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对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扩招政策通过家庭特征对城乡居民产生的差异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笑炯  
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拥有高等教育证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学生刚毕业就遭受失业的困扰?随着学生群体的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怎样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当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逐步增多的时候,高等教育怎样肩负起其应尽的职责?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验为基础,探索这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丛树海  张源欣  
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预算支出规模持续扩张。为讨论预算支出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本文引入MODWT方法对金砖国家财政、经济数据序列做成分分解以去除短期高频扰动成分,基于经济与财政收支序列数据的协整关系,建立VECM模型并分析金砖国家预算支出及收入扩张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金砖国家经济产出与预算收支存在长期稳定的结构均衡关系,支出扩张政策可促进经济增长;综合考虑收入扩张政策的影响作用,这一结论仍成立。但中国预算收入扩张政策具有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减弱支出扩张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娟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咸友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将更加密切。高等学校要抓住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契机,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旧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法,从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入手,实现办学的全面创新,为我国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尔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元元  杨壮  
本文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设立国家级新区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人口规模的扩张还是发展质量的提升。研究发现:(1)设立国家级新区能显著促进地区GDP增长,而且GDP增长主要源于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张,而非人均GDP的增加,即国家级新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人口规模的扩张而非发展质量的提升;(2)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会产生人口虹吸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但并不能产生创新驱动效应,这刚好对应于研究结论;(3)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基础、布局模式、空间尺度以及行政治理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的考察,提出中国现阶段强劲扩张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认为在经济结构急剧转型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条件下,该项政策的实施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级劳动力市场过度拥挤及劳动边际产品低下的矛盾,从而推动现阶段乡-城迁移的顺利发展,而且也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颖   李西顺  
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国家统计年鉴数据,运用队列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国高等教育扩张对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职业生涯中后期看,高等教育扩张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扩张在数量上显著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另一方面扩张水平对就业质量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即先有抑制后有促进之效;扩张下的高等教育内部学历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分化给毕业生就业状况带来的差异凸显;这一长期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地区异质性;并且受到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显著调节。据之,政策建议包括:坚定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战略,走“有质量地扩张”之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同时,注重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努力构建学生从学校教育到劳动力市场的育人全过程增值评价跟踪监测体系;进一步筑好有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环境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洁  王丽娟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我国技术经济学博士、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吴季松教授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并认为人类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目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总体上看离知识经济还很遥远,但是,我国是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