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9)
2023(10215)
2022(8506)
2021(7798)
2020(6223)
2019(14231)
2018(14008)
2017(25987)
2016(13487)
2015(15456)
2014(15399)
2013(15646)
2012(15336)
2011(14629)
2010(14753)
2009(13667)
2008(13242)
2007(11762)
2006(11077)
2005(10511)
作者
(40709)
(33908)
(33857)
(32320)
(22050)
(16180)
(15266)
(13162)
(13133)
(12049)
(11918)
(11280)
(11132)
(11084)
(10766)
(10541)
(10083)
(9816)
(9723)
(9215)
(8999)
(8243)
(8147)
(7926)
(7704)
(7704)
(7428)
(7258)
(6892)
(6763)
学科
(86874)
经济(86806)
管理(34560)
(31722)
中国(26715)
方法(26050)
地方(24395)
(23048)
企业(23048)
数学(22720)
数学方法(22630)
(18816)
业经(17001)
地方经济(15564)
(15433)
贸易(15419)
(14912)
(14888)
(13142)
(13046)
金融(13046)
农业(12979)
(12575)
银行(12567)
(12537)
(12414)
环境(12122)
(11512)
(10675)
技术(10312)
机构
大学(211248)
学院(209352)
(106482)
经济(104745)
研究(85921)
管理(75196)
中国(66457)
理学(62728)
理学院(61901)
管理学(61240)
管理学院(60818)
科学(46980)
(46742)
(44759)
(43782)
研究所(39326)
中心(36634)
经济学(35146)
财经(34930)
(31862)
(31342)
经济学院(31337)
北京(31106)
(30619)
(30194)
(29796)
师范(29577)
科学院(26518)
财经大学(25752)
(25053)
基金
项目(128807)
科学(102970)
研究(98071)
基金(95101)
(82296)
国家(81653)
科学基金(69125)
社会(66911)
社会科(63747)
社会科学(63738)
基金项目(48867)
(46989)
教育(43021)
(40029)
自然(39561)
资助(39039)
自然科(38635)
自然科学(38624)
自然科学基金(37974)
编号(37914)
(34722)
成果(32310)
(29895)
国家社会(29521)
重点(29265)
发展(29170)
(28707)
中国(27514)
课题(26994)
(26486)
期刊
(130055)
经济(130055)
研究(75799)
中国(48444)
(31380)
管理(31068)
(29789)
科学(28959)
学报(27636)
(23955)
金融(23955)
经济研究(22677)
教育(22387)
大学(21623)
农业(20865)
学学(19902)
财经(18912)
业经(18520)
技术(18292)
问题(17006)
(16652)
(15764)
世界(15365)
国际(14791)
技术经济(12620)
(11806)
图书(10741)
经济问题(10697)
统计(10305)
(9977)
共检索到34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健  赵兵  
文章由总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困境;知识经济向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提出了信息化、综合化、决策化和持续化的要求;最后重点展望了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金廖  黄贤金  
本文从当代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特点出发,以2000年以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156个SSCI人文地理学期刊的10万余篇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期刊的分类、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热门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显示:121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SSCI期刊的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机构和明星学者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排名第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金廖  黄贤金  
本文从当代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特点出发,以2000年以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156个SSCI人文地理学期刊的10万余篇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期刊的分类、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热门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显示:121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SSCI期刊的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机构和明星学者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排名第6)。2当前,中西方人文地理的学科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文地理学有着很强的"发展主义"和"实证主义"属性,发文期刊多以规划与发展、遥感、景观等领域为主;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偏向非常明显,社会公平、制度和文化嵌入性是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主流期刊中占主导地位。3最后,文章呼吁中国人文地理学应加强在创新研究、社会网络、区域治理、社会正义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与西方理论学派的对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张婷婷  
本文基于1912-20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图书,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发现:(1)根据出版总量可划分为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著作出版极少;(2)从出版结构变化来看,在研究期内出版的图书中以政治地理学最为稳定,其他领域均存在明显的波动;(3)出版的著作具有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4)1981年以来,各分支领域出版的图书平衡增长,其中以历史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方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张婷婷  
本文基于1912-20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图书,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发现:(1)根据出版总量可划分为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著作出版极少;(2)从出版结构变化来看,在研究期内出版的图书中以政治地理学最为稳定,其他领域均存在明显的波动;(3)出版的著作具有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4)1981年以来,各分支领域出版的图书平衡增长,其中以历史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方面增长迅速并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了系列新兴领域,但民族和边疆领域略显弱势;(5)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存在一些结构失衡。基于以上脉络文章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认为:(1)中国人文地理学体现了地理学的跨学科特征,不同分支领域具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不同的交叉倾向,与这些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领域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文地理学对科学的贡献;(2)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应用研究倾向明显,由此也导致部分领域被弱化及分支领域内研究主题失衡的问题,未来研究在注重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当考虑学科内领域间的平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陆玉麒  朱竑  冯健  刘云刚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清硕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发展市场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实行多种产业配合,并指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应采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加强对农业地理和乡村地理的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邦贵,龚循礼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宜嘉  苏昌贵  
9月24—25日,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1 00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区域规划研究分会及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卫  
10月18-1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在枫林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转型发展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新型城镇化与中部地区崛起"。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0多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出席了本次盛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叶大年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毅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才,王荣成  
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进行了若干思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胜生  
从“地理”是描写世界或大地法则、规律的本义出发,该文论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创造的、建立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指出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应该围绕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在哪里、在何时、为什么、怎么样等“5W”的哲学之问来组织;每个哲学问题的回答都有一个基础理论支撑,人地系统耦合理论、地理空间组织理论、人地协同进化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分别回答这些哲学之问的基础理论;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对应于“5W”,它们可分为基于要素的、空间的、时间的、机制的、优化的5大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东海,马敏  
地理学与国土规划研究存在深远的亲缘关系。远在国土规划没有开展之时,地理学已经着手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9世纪后期德国地理学家洪堡、李特尔开创早期的人地关系理论,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逐步开展国土规划,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要比国土规划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整整早半个世纪。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我国八十年代初提出国土开发整治任务后,立即得到地理学界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从舆论准备、技术干部培养到参与规划实践,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都处于先行和高层次理论总指挥的地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松弟  侯甬坚  
回顾过去5年国内历史人文地理学科领域所产生的主要科研成果,说明历史疆域政区、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镇和乡村聚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方向,是构成推动国内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进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历史人文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当是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共同关照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创造性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