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3)
2023(5321)
2022(4316)
2021(3672)
2020(3094)
2019(6776)
2018(6670)
2017(12691)
2016(6212)
2015(7224)
2014(7357)
2013(7632)
2012(7431)
2011(7146)
2010(7425)
2009(6936)
2008(6578)
2007(6090)
2006(5859)
2005(5449)
作者
(20734)
(17621)
(17460)
(16752)
(11337)
(8140)
(7913)
(6896)
(6582)
(6298)
(6156)
(5849)
(5704)
(5691)
(5501)
(5374)
(5245)
(5101)
(5012)
(4746)
(4641)
(4377)
(4227)
(4058)
(3994)
(3960)
(3840)
(3658)
(3570)
(3434)
学科
(57117)
经济(57095)
管理(24179)
(21846)
(18733)
企业(18733)
方法(16501)
地方(14926)
数学(14295)
数学方法(14235)
技术(12807)
地方经济(11892)
中国(10107)
业经(9597)
(9452)
(7861)
技术管理(7630)
经济学(6814)
环境(6552)
(6222)
产业(6016)
(5933)
农业(5921)
(5711)
金融(5711)
(5639)
(5614)
(5481)
(5393)
理论(5332)
机构
大学(111810)
学院(111482)
(61431)
经济(60455)
管理(43589)
研究(41852)
理学(37024)
理学院(36684)
管理学(36307)
管理学院(36093)
中国(30020)
(23442)
(22679)
科学(22507)
(21106)
经济学(20365)
研究所(18950)
财经(18931)
经济学院(17971)
中心(17933)
(17051)
(16915)
北京(14414)
(14236)
财经大学(13791)
(13599)
(13556)
师范(13509)
业大(13173)
(13107)
基金
项目(68795)
科学(55259)
研究(51701)
基金(50837)
(43669)
国家(43370)
科学基金(37492)
社会(36283)
社会科(34717)
社会科学(34709)
基金项目(26405)
(26330)
教育(22490)
自然(21447)
(21166)
自然科(20969)
自然科学(20966)
自然科学基金(20596)
资助(20428)
编号(19643)
(16422)
成果(16130)
国家社会(16110)
(15626)
重点(15396)
(15178)
创新(14375)
(14272)
经济(14150)
教育部(13888)
期刊
(74429)
经济(74429)
研究(37976)
中国(20960)
管理(18492)
(17237)
科学(14552)
技术(13396)
学报(13269)
经济研究(13149)
(12131)
财经(10836)
大学(10466)
学学(10006)
技术经济(9780)
(9597)
问题(9395)
(9187)
金融(9187)
业经(8953)
农业(8203)
教育(7654)
(7247)
世界(6872)
统计(6767)
(6448)
国际(6426)
科技(6212)
经济问题(6014)
(5862)
共检索到177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亚平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与世界经济融合为一体。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领域和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光泗  徐翔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鲍克  白以言  
一、概述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这一工作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需要对技术引进的战略、政策、体制、模式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软科学研究,做出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价。我国自1979年以来,技术引进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关于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综合近年来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状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澜  
知识经济与中国的选择薛澜(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近年来,有关知识经济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所共同关心的前沿问题。在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的推动下,我国科技政策界也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陵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则主要来源于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使技术引进成为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手段和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源泉,就不仅要正确理解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技术引进的运行规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未兵  傅元海  王展祥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平原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又是以计算机、通信与传感技术为主导,是建立在当代科学技术上的高新技术,它有“新、快、密、高”的特点。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是信息处理、加工和研究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二是信息检索存取向高速化和计算机化方向发展;三是各类信息的综合化与一体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技术引进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已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仅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我国技术引进就有17063个项目,共用汇270多亿美元。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技术引进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主旋律。所谓技术改造,在很多场合,实际上就是技术引进的代名词。但是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问题除了人们所常常论及的重复引进,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之外,还有: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佳;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效果不明显;引进技术的迅速退化,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对技术引进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的筹划,一个统盘的打算,我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赵勇  
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战后东亚经济增长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东亚形成了三类特点各异的技术引进模式,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东亚技术引进模式上的差异与积弊不仅影响到了各经济体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原有的东亚经济引进模式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陈丽姗  
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进步,表现为投入产出率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我国2000-2013年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检验了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技术等三种技术引进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的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显著阻碍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购买国外技术则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宝华  许质武  
技术引进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家经济、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捷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技术引进实践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地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必须看到,在我国众多的引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经济效益不好,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引进的作用,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没有很好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等前期工作,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客观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廷藩  项守梁  
一、回顾与反思技术引进是指国际间通过利用外资,技术交流、科技合作和接受援助等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对外贸易。过去长期在封闭型体制下,广西技术引进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进出口贸易进展缓慢,引进工作是在一九七九年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