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3853)
- 2022(3123)
- 2021(2568)
- 2020(2160)
- 2019(4749)
- 2018(4650)
- 2017(9000)
- 2016(4489)
- 2015(5178)
- 2014(5333)
- 2013(5431)
- 2012(5336)
- 2011(5332)
- 2010(5627)
- 2009(5267)
- 2008(4757)
- 2007(4436)
- 2006(4321)
- 2005(4041)
- 学科
- 济(48300)
- 经济(48279)
- 地方(13981)
- 管理(13945)
- 方法(12241)
- 地方经济(11412)
- 数学(10689)
- 数学方法(10661)
- 中国(9999)
- 业(9970)
- 企(7940)
- 企业(7940)
- 学(7837)
- 业经(7565)
- 经济学(6145)
- 农(5511)
- 环境(5122)
- 和(5019)
- 产业(4865)
- 发(4583)
- 融(4395)
- 金融(4395)
- 策(4375)
- 农业(4281)
- 体(4211)
- 制(4193)
- 总论(4191)
- 信息(4188)
- 资源(4122)
- 划(3818)
- 机构
- 大学(79910)
- 学院(79564)
- 济(47545)
- 经济(46841)
- 研究(30959)
- 管理(29653)
- 理学(25037)
- 理学院(24777)
- 管理学(24549)
- 管理学院(24392)
- 中国(22176)
- 财(18068)
- 经济学(16542)
- 京(15920)
- 科学(15593)
- 所(15362)
- 财经(14562)
- 经济学院(14515)
- 研究所(13731)
- 经(13108)
- 中心(12895)
- 江(11921)
- 财经大学(10539)
- 院(10346)
- 北京(10195)
- 范(10174)
- 师范(10137)
- 社会(9904)
- 科学院(9596)
- 经济研究(9459)
- 基金
- 项目(46921)
- 科学(37958)
- 研究(36066)
- 基金(35151)
- 家(29441)
- 国家(29229)
- 社会(26396)
- 科学基金(25461)
- 社会科(25170)
- 社会科学(25165)
- 基金项目(18166)
- 省(17470)
- 教育(15455)
- 资助(14085)
- 编号(13941)
- 划(13840)
- 自然(13563)
- 自然科(13244)
- 自然科学(13240)
- 自然科学基金(13008)
- 成果(11943)
- 济(11942)
- 经济(11849)
- 国家社会(11829)
- 发(11564)
- 部(10518)
- 重点(10231)
- 发展(10124)
- 展(9999)
- 人文(9687)
共检索到130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欢进
知识经济与再就业杨欢进当知识经济在美国高潮迭起的时候,我们中国正在为工人下岗失业所困扰。美国的知识经济与中国的再就业工程,看似风马中不相及,实际上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21世纪的全球经济,无疑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背景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兴政 孙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劳动就业 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岗
一、知识经济对扩大就业的不同影响1.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产生规模化效应。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各种革新的劳动手段代替了劳动力,使得同等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企业从简单的手工劳动转为智能化生产。随着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解放,人工的作用逐渐被机器设备代替,工人的需求逐渐被先进机器的广泛应用所代替、抑制,这将直接导致大规模的劳动力失业局面的出现。例如:机器人的发明为重型生产提供了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已成为有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识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之一。知识经济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类型即质别性科技创新和非质别性科技创新,以及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知识经济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包括就业结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和就业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进劳动就业的战略重点应当是重视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以科学知识和技术作为价值要素同其它经济要素相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形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秋山 赵倩 李宏亮
当今时代,知识、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知识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演变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认为其是新时期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重要就业形式。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形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崔之元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他提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正超过传统的工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健
一、知识经济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者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只能由知识经济的性质来确定,它有别于工业经济形态对劳动者的要求。知识经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以下特点:(一)要求劳动者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纯熟的劳动技能。在工业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岳 林春杰 包蕾
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李岳林春杰包蕾在经济理论近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基于产品、劳动力和资本,而没有将知识或者技术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加以考虑。随着本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产业”的发展,知识在社会进步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长期以来,大学的知识生产呈现两种非均衡的态势:一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的“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格局;二是大学内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在效益规模上产生的落差。两者构成欠发达国家的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大学,知识生产,知识经济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成福
本文论述:人才是生产力;人才经济、知识经济的产生;人才产业化方式;人才、物质资源、经济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三要素。指出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是同一种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化具有内在的风险性。文中对使用时代一词划分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进程,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等观点的科学性质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