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8)
2023(13809)
2022(11160)
2021(10155)
2020(8320)
2019(18450)
2018(18265)
2017(34919)
2016(18488)
2015(20649)
2014(20692)
2013(20825)
2012(19588)
2011(17942)
2010(18617)
2009(17673)
2008(17474)
2007(16078)
2006(15021)
2005(14005)
作者
(54227)
(45903)
(45554)
(42833)
(29182)
(21946)
(20449)
(17755)
(17392)
(16520)
(15760)
(15033)
(14888)
(14707)
(14165)
(13766)
(13279)
(13112)
(13110)
(12994)
(11796)
(11466)
(11155)
(10759)
(10264)
(10246)
(10217)
(10153)
(9276)
(9113)
学科
(107676)
经济(107561)
(86206)
(68470)
企业(68470)
管理(64162)
(46918)
方法(33250)
业经(33125)
农业(31610)
中国(27827)
地方(27563)
(24764)
数学(24668)
数学方法(24563)
(19227)
技术(19215)
(17131)
(17115)
财务(17112)
财务管理(17090)
(16519)
企业财务(16165)
(15974)
地方经济(15633)
(15560)
(15417)
贸易(15403)
(15332)
(14892)
机构
学院(283904)
大学(274080)
(134171)
经济(131830)
管理(112606)
研究(98595)
理学(95149)
理学院(94223)
管理学(93289)
管理学院(92755)
中国(78404)
(58355)
(57166)
(56435)
科学(54931)
(49682)
(45904)
财经(45207)
中心(44839)
研究所(44128)
农业(42592)
业大(41247)
(40753)
经济学(40438)
(36237)
北京(36231)
经济学院(36113)
(35287)
师范(35048)
(34044)
基金
项目(174548)
科学(139804)
研究(134394)
基金(126442)
(107469)
国家(106328)
科学基金(92924)
社会(90303)
社会科(85390)
社会科学(85363)
(71285)
基金项目(67070)
教育(58283)
(55898)
编号(55494)
自然(55102)
自然科(53808)
自然科学(53796)
自然科学基金(52883)
资助(49416)
(44402)
成果(44130)
(39217)
(38533)
(38496)
重点(38302)
国家社会(37554)
课题(37241)
发展(37136)
(36554)
期刊
(172237)
经济(172237)
研究(89388)
中国(62102)
(59593)
(46293)
管理(45878)
农业(40090)
科学(37947)
学报(36124)
业经(32666)
(31483)
金融(31483)
大学(29204)
学学(27922)
技术(27584)
经济研究(25796)
教育(25137)
财经(23432)
问题(22529)
(20957)
(20442)
技术经济(18588)
世界(17724)
经济问题(15445)
(15286)
农村(15183)
(15183)
商业(14955)
农业经济(14847)
共检索到45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子节  石荣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勇辉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但是,我国农业还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资源短缺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扼制了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并且农业技术的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欠佳。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可靠支撑和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必须确立科技进步运行机制,技术路线要适应资源秉赋的要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麟  
知识增长的可持续性已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动力 ,知识经济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应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高新技术、教育和知识产业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思吉  孙俊  吴映梅  刘化  薛智轩  
[目的] 揭示多空间尺度要素流动背景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态势。[方法]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在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度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剖析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 (1)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代谢总量和环境负载率分别从2.07×10~(23)sej和2.03上升至2.99×10~(23)sej和2.67,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而生态环境效益持续下降。(2)近远程要素能值比从0.01增长至0.24,能值交换率在0.03~0.11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由近程耦合主导,并不断向远程耦合转变;远程耦合以能值输出为主,能值交换始终处于亏损状态。(3)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84波动下降至1.36,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和改进的健康能值指数分别在0.26~0.89和30.87~104.49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健康水平面临衰退的风险。(4)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以滇中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中心-腹地-边缘”渐进型环带状空间格局。[结论] 近20年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过度依赖近程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模式,远程耦合结构尚不合理。未来需坚持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重点实施“引进来”的农业发展战略,优化系统远程耦合结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攀春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包括经济、生态调节、就业和生活保障、休闲和文明传承等多功能,它从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功能拓展,并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三重属性制约。为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政府对农业的强力保护和支持,帮助农户克服农业的蛛网波动,缓解农业所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的制约,实现现代农业主导功能的多元拓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键  储剑寒  张彪  
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与云南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常规农业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污染、附加价值低等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有机农业则是一种与生态保持和谐的生产方式,通过建立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将模型分为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四个子系统,多情景下改变有机农业发展参数,仿真模型模拟未来云南农业发展,根据结果提出了品牌化、集约化、集群化等高附加值道路是云南有机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殿安  李世轩  
要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本文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构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可利用农业资源紧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发展可持续现代农业产业已经被提上日程。河南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试点改革省份,在发展特色农业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因素。文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3个方面构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部分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贡献率最低,是阻碍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调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凌云  李蕾  廖楚晖  
由于在市场条件下存在公共物品、外部性、规模经济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地方政府有实现其职能、改善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必要性,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政府干预经济社会行为的简要分类,对云南省政府经济干预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在运用政府经济手段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着重加大社会事业的公共投入,以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为实现云南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内生的、基础性的市场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立新  方子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炳耀  
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特点。从知识产业的零排放概念对环境保护的意义、信息产业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知识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孝坤  
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明了知识经济是可持续经济 ,剖析了西部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障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西部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