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2)
2023(4927)
2022(4066)
2021(3371)
2019(6254)
2018(6108)
2017(11812)
2016(5966)
2015(6768)
2014(6840)
2013(7065)
2012(6865)
2011(6817)
2010(7171)
2009(7010)
2008(6723)
2007(6353)
2006(6041)
2005(5669)
2004(5093)
作者
(19116)
(16098)
(15985)
(15254)
(10414)
(7369)
(7242)
(6136)
(6122)
(5755)
(5751)
(5344)
(5282)
(5238)
(5003)
(4827)
(4644)
(4620)
(4574)
(4342)
(4155)
(3863)
(3845)
(3794)
(3719)
(3710)
(3425)
(3202)
(3194)
(3130)
学科
(54586)
经济(54558)
管理(21609)
(16675)
(15421)
企业(15421)
方法(14741)
地方(14578)
数学(11888)
数学方法(11833)
地方经济(11624)
(10420)
业经(9919)
中国(9634)
(6945)
(6862)
经济学(6824)
理论(6767)
(6262)
环境(6228)
(6216)
(5731)
金融(5730)
(5717)
(5675)
(5507)
产业(5458)
(4990)
技术(4859)
资源(4841)
机构
大学(109613)
学院(107715)
(56385)
经济(55456)
管理(39061)
研究(38785)
理学(32705)
理学院(32340)
管理学(32013)
管理学院(31791)
中国(28216)
(24286)
(22177)
科学(20289)
财经(19365)
(19315)
经济学(19137)
(17299)
研究所(17123)
经济学院(16763)
(16736)
中心(15977)
(15713)
师范(15669)
北京(14169)
财经大学(13945)
(13297)
(12917)
师范大学(12695)
社会(11850)
基金
项目(60662)
科学(48776)
研究(47508)
基金(44988)
(37635)
国家(37321)
社会(33764)
科学基金(32347)
社会科(32091)
社会科学(32082)
基金项目(23013)
(22563)
教育(20982)
编号(18715)
(18325)
资助(17792)
自然(17445)
自然科(16996)
自然科学(16992)
成果(16758)
自然科学基金(16702)
国家社会(14787)
(14300)
(13780)
重点(13501)
(13309)
经济(13185)
课题(12705)
人文(12667)
教育部(12589)
期刊
(73471)
经济(73471)
研究(40260)
(19855)
中国(18904)
管理(16660)
学报(13251)
科学(12964)
经济研究(12768)
财经(12309)
(10837)
大学(10531)
教育(10158)
学学(9788)
技术(9643)
问题(9433)
(9392)
金融(9392)
(9269)
业经(9079)
技术经济(7921)
(7144)
世界(6478)
国际(6160)
统计(5978)
图书(5935)
经济问题(5926)
农业(5865)
商业(5599)
经济管理(5549)
共检索到175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宏伟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使全球(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良种的选育到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的使用,处处渗透着生物、化学、化工等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则渊  
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于1997年在中国翻译出版以来,“知识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本书信息量很大,它提出“知识经济”这个新概念引发的问题,比其做出的解答和结论,更令人深思。本人试图在对知识经济的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由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最近得出重要结论:经济高速增长不等于过热。如果采取适当的产业发展政策,增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1988年的经济过热有可能避免,整个80年代经济仍可以更快发展而不会导致过高通货膨胀。这是该课题组运用最新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1979-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政策模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费良成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引起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经合组织指出,该组织成员国在过去10年中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国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至25%,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知识经济社会,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而主要是知识。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面对知识经济中知识价值的突现以及与传统经济的不同规律,如知识的丰富性与资源的稀缺性、知识投入的边际收入递增与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等,许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两种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灿  
当代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本文认为 ,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知识劳动运用于生产过程 ,作为高智力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概念已进一步由直接生产领域扩展到间接生产领域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和物质产品的生产现场 ,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和复杂化 ,大量的知识性劳动、科技创新劳动发生在与物质生产间接有关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以知识劳动为基础的企业中 ,把人的创造潜力充分调动出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承认知识劳动创造价值 ,就必须给具有高知识含量和创造能力的人力资本合理定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化鲁  
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是错误的.造成这一错误的深层原因是对历史唯物论的简单化教条化.按照简单化教条化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结构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都只能属于中间层次的生产关系,因而使之获得了理论上的同一性.造成这一错误的直接原因是混淆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劳动的组织形式的区别.在已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也从没有这种区别.所以属于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的计划经济与属于劳动的组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区别也就不存在了.劳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却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层次.就其实质而言,计划经济与自然经济都属于同一社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项保华  
在管理决策中,人们依靠直觉率性判断或者理性刻意分析得出的结论,有时会与最终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相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在《高等教育研究》第8期撰文提出,教育与办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办学是为了教育,但不等于教育。在处理教育与办学关系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在教育实践中,高等学校领导者往往考虑比较多的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约翰·格拉夫  戴维·巴特克  丁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一直吃着比萨,而且吃个不停?当然没有。虽然你没有在七分饱的时候就停止,但是最终你总会吃饱的;或许有时候你吃得太多了,事后才知道后悔。因此,我们应当懂得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知道何时应该停止,这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至关重要,并不是越多越好。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指出,经济学的核心宗旨之一就是"何时叫停规则",而这个规则是建立在边际收益的基础之上的。边际收益就像是一片比萨。当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时,我们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选瑞  
占用不等于占有任选瑞原告:史某被告:某县土地管理局第三人:巩某原告史某在县城内北正街3号有祖产房6间,其中正房3间,铺面房3间。第三人巩某在县城北正街4号有祖产房6间,其中东房3间,南房3间。双方以一巷路为邻,史某居南,巩某居北。此巷原为一条由西向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海群  
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提出知识管理是实施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知识产权是实现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二者交织一体、相互依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邹东涛  
知识具有价值 ,知识的价值应当实现。这一简单的道理是知识的成长、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的价值 ,说到底就是知识分子的价值 ,因为知识分子是知识的创造者、供给者和人格化代表。一个真正的知识经济社会是知识分子具有地位、其价值能够充分实现的社会 ,知识经济是永远不会光临知识分子没有地位和缺少价值的社会。知识价值充分实现之日 ,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巩建华  
近两年来 ,围绕知识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知识与劳动、知识与资本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商品的价值 ,并讨论了知识商品的价值构成和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是非关系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