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1)
- 2023(12423)
- 2022(10304)
- 2021(9420)
- 2020(7585)
- 2019(16841)
- 2018(16841)
- 2017(30801)
- 2016(16878)
- 2015(19090)
- 2014(18937)
- 2013(18318)
- 2012(16984)
- 2011(15805)
- 2010(16173)
- 2009(14846)
- 2008(14137)
- 2007(13093)
- 2006(12095)
- 2005(10874)
- 学科
- 济(86753)
- 经济(86693)
- 农(49412)
- 业(45387)
- 管理(40709)
- 农业(33103)
- 中国(25204)
- 企(24850)
- 企业(24850)
- 地方(24379)
- 业经(23011)
- 方法(22351)
- 数学(18744)
- 数学方法(18577)
- 学(14747)
- 制(14464)
- 发(14073)
- 地方经济(13402)
- 财(13394)
- 农业经济(12557)
- 理论(12341)
- 策(11540)
- 贸(11230)
- 贸易(11220)
- 发展(11154)
- 展(11133)
- 体(11047)
- 环境(10934)
- 易(10819)
- 技术(10655)
- 机构
- 学院(238311)
- 大学(226935)
- 济(103670)
- 经济(101405)
- 管理(85653)
- 研究(81757)
- 理学(72359)
- 理学院(71610)
- 管理学(70397)
- 管理学院(69970)
- 中国(63017)
- 农(52262)
- 京(46805)
- 科学(46342)
- 财(43687)
- 所(40707)
- 江(39865)
- 农业(39257)
- 中心(38982)
- 业大(36549)
- 研究所(36049)
- 范(34489)
- 师范(34254)
- 财经(33451)
- 经济学(31366)
- 州(31088)
- 经(30089)
- 北京(29069)
- 技术(28459)
- 院(28174)
- 基金
- 项目(147653)
- 研究(119816)
- 科学(116300)
- 基金(102187)
- 家(86518)
- 国家(85577)
- 社会(75994)
- 科学基金(73226)
- 社会科(71413)
- 社会科学(71400)
- 省(61556)
- 教育(56140)
- 编号(54476)
- 基金项目(53662)
- 划(49022)
- 成果(43980)
- 自然(41361)
- 自然科(40294)
- 自然科学(40288)
- 资助(39531)
- 自然科学基金(39517)
- 课题(37623)
- 发(35552)
- 重点(33091)
- 部(32421)
- 年(32152)
- 国家社会(30972)
- 性(30688)
- 创(30675)
- 农(30593)
- 期刊
- 济(135529)
- 经济(135529)
- 研究(72343)
- 中国(60811)
- 农(57825)
- 农业(38978)
- 教育(37275)
- 财(32740)
- 学报(30995)
- 科学(30465)
- 管理(29605)
- 技术(27861)
- 业经(26957)
- 大学(25232)
- 融(23880)
- 金融(23880)
- 学学(23522)
- 经济研究(19560)
- 业(17852)
- 问题(17819)
- 财经(16544)
- 职业(16309)
- 农业经济(15093)
- 农村(14999)
- 村(14999)
- 经(14541)
- 世界(13903)
- 图书(13216)
- 经济问题(13029)
- 版(12922)
共检索到38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海涵
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评析,阐述在现阶段二者与知识经济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促动关系分析,指出知识经济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不匹配,明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从知识经济角度探讨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关键词:
西部 农村劳动力 转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芳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云南的特殊省情以及有组织有领导的转移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就进一步推进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土地产权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玲
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回顾农村转移劳动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就业的特点,分析当前就业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推动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更高质量 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凤山 阎国庆 任国岩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农民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因此 ,要想富裕农民 ,就必须减少农民。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诸多制约因素明显的情况下 ,必须寻找有效途径和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雅琴 严奉宪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转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 ,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但素质不高。笔者认为 ,当前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立足农业 ,把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 ,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 转移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华
中原经济区突出的特点是经济欠发达,"三农"问题突出、城镇化率低,劳动力资源充裕、人口压力大。"十二五"规划纲要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变迁过程、现状、特点及其提出制度性的政策建议成为中原经济区应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果颇丰,但针对中原经济区这一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仍属阙如,研究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原经济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朔 冯素杰
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但归根到底,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今年国家制定了“压经济增长、保体制改革”以及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至1000万”的宏观调控目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解读是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适宜经济结构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迅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竹 赵永乐 俞宪忠 张新岭
当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会减少农村总产出,增加城市总产出,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效应为两者的代数和。文章通过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城市和社会三者的经济影响,证明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存在最佳值,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第一阶段,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社会总体经济效应增加,所以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经济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玲 耿永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背景,农村建设也不能脱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实际情况。
关键词:
劳动力 农村 流动 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通过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分析,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转变的快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成为城镇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城镇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激增,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开始快速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好时机,通过实施优先向人投资的战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劳动供给 新农村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军民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农村经济所产生的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同时,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农村经济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贫困地区和农户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一分析也是对库兹涅茨曲线在农村经济内部的一个验证。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