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5)
2023(18038)
2022(14970)
2021(13874)
2020(11766)
2019(25960)
2018(25705)
2017(48192)
2016(26195)
2015(29207)
2014(28789)
2013(27905)
2012(25036)
2011(22267)
2010(22707)
2009(21303)
2008(21140)
2007(19363)
2006(16827)
2005(15252)
作者
(74628)
(62384)
(62254)
(58784)
(39736)
(29714)
(28167)
(24283)
(23401)
(22530)
(21167)
(21158)
(20004)
(19973)
(19440)
(19017)
(18581)
(18558)
(18312)
(17771)
(15568)
(15423)
(15222)
(14284)
(14158)
(14097)
(13860)
(13638)
(12736)
(12568)
学科
(103276)
经济(103157)
(101641)
管理(96826)
(93500)
企业(93500)
方法(46137)
数学(36259)
数学方法(35654)
(34418)
业经(33032)
(30601)
中国(27207)
技术(25957)
(25247)
财务(25179)
财务管理(25139)
(24081)
企业财务(23858)
理论(22427)
农业(21462)
(20242)
(18827)
(18716)
(18708)
(18216)
(17974)
银行(17936)
地方(17700)
(17037)
机构
学院(365657)
大学(359196)
管理(146963)
(143864)
经济(140672)
理学(124594)
理学院(123316)
管理学(121099)
管理学院(120393)
研究(117158)
中国(92471)
(75840)
科学(72994)
(70570)
(62532)
(59049)
(58248)
中心(55019)
财经(54575)
业大(54235)
研究所(53279)
(49483)
农业(49047)
北京(47074)
(46322)
(44724)
师范(44188)
(43054)
技术(42904)
经济学(42158)
基金
项目(242214)
科学(191905)
研究(178147)
基金(173888)
(152057)
国家(150725)
科学基金(130819)
社会(112332)
社会科(106609)
社会科学(106582)
(98582)
基金项目(90764)
自然(84667)
自然科(82852)
自然科学(82825)
教育(82427)
自然科学基金(81408)
(80991)
编号(72126)
资助(70696)
成果(57924)
(55538)
重点(54458)
(52218)
(51718)
创新(51098)
课题(50463)
(48082)
国家社会(46383)
科研(45909)
期刊
(165082)
经济(165082)
研究(104171)
中国(80682)
管理(63038)
(60459)
(57458)
学报(55979)
科学(52611)
教育(43914)
大学(42579)
学学(40178)
农业(39195)
技术(38231)
(34240)
金融(34240)
业经(29230)
财经(27288)
经济研究(26160)
(25088)
(23701)
技术经济(21513)
科技(20501)
问题(20182)
统计(18511)
财会(18342)
(18304)
(17655)
现代(17537)
图书(17028)
共检索到559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罗洪云  张庆普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是新创科技型小企业把握创新能力现状和制定提升策略的重要依据。根据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及特点,将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模糊前端创意生成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中试生产能力、商业化能力和新技术标准推广能力。从知识管理视角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包含一般意义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也包含凸显突破性技术创新"突破性"特点的指标和反映新创科技型小企业技术创新"开放性"特点的指标。利用比AHP更具优势的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云理论的能实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效结合的综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洪云  林向义  罗杰  刘闯  
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知识整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动力机制模型,从个体微观、团队中观和企业宏观的维度阐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体微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做好个体目标规划和提升个体自我效能;团队中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提供技术创新资源、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和协调团队成员工作;企业宏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建立包容性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激励体系;三者协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体实现创新目标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孙善林  徐瑞泽  
在对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和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设计初始的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构建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广辉  张小雪  
创新基金是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本文针对创新基金评审中财务方面评价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完善我国创新基金的评审工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海运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加强知识管理对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已经积累的知识予以管理,提高将不同来源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整合、扩散、创新这四个层面揭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知识积累机制。知识的存量、增量和质量不断增强并转化成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量揭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能力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骞  刘强  唐震  
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网络-知识-创新"为逻辑框架,构建了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及研究假设,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运用区间数拓展DEMATEL、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框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关系治理(共生行为、联结强度和影响策略)对知识场活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场活性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骆珣  张振伟  
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新技术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入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维度展开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孙金花  
本文在吸取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化、绿色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创新等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原则,并按照系统整体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及动态连续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流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及创新经济绩效等四个主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