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2)
- 2023(11529)
- 2022(9334)
- 2021(8579)
- 2020(7200)
- 2019(15896)
- 2018(15646)
- 2017(29641)
- 2016(15819)
- 2015(17420)
- 2014(16736)
- 2013(16500)
- 2012(14314)
- 2011(12280)
- 2010(12557)
- 2009(12115)
- 2008(12056)
- 2007(10835)
- 2006(9566)
- 2005(8751)
- 学科
- 业(83921)
- 企(79887)
- 企业(79887)
- 管理(73186)
- 济(63111)
- 经济(63034)
- 业经(27855)
- 财(26829)
- 方法(26651)
- 农(22706)
- 务(21757)
- 财务(21721)
- 财务管理(21696)
- 企业财务(20566)
- 数学(18215)
- 数学方法(18051)
- 技术(17887)
- 农业(16743)
- 制(15418)
- 策(15021)
- 划(14856)
- 理论(14649)
- 中国(14603)
- 和(13623)
- 经营(13280)
- 企业经济(12708)
- 技术管理(12135)
- 体(11705)
- 贸(10935)
- 贸易(10928)
- 机构
- 学院(218981)
- 大学(209594)
- 管理(96063)
- 济(90748)
- 经济(88950)
- 理学(81031)
- 理学院(80352)
- 管理学(79523)
- 管理学院(79073)
- 研究(59460)
- 中国(51439)
- 财(46110)
- 京(42432)
- 财经(35474)
- 江(34781)
- 科学(33202)
- 经(32195)
- 农(31474)
- 中心(29315)
- 业大(27867)
- 所(27781)
- 州(27682)
- 商学(27369)
- 商学院(27093)
- 经济学(26225)
- 财经大学(26048)
- 北京(25750)
- 经济管理(24689)
- 农业(24520)
- 研究所(24444)
- 基金
- 项目(139540)
- 科学(113270)
- 研究(108429)
- 基金(101952)
- 家(85835)
- 国家(84977)
- 科学基金(76965)
- 社会(70730)
- 社会科(67233)
- 社会科学(67216)
- 省(57014)
- 基金项目(54088)
- 教育(49459)
- 自然(48080)
- 自然科(47064)
- 自然科学(47057)
- 自然科学基金(46269)
- 编号(45380)
- 划(45025)
- 资助(39756)
- 成果(35137)
- 业(34008)
- 创(33785)
- 创新(30548)
- 部(30394)
- 重点(30304)
- 发(29891)
- 课题(29689)
- 制(29427)
- 国家社会(29112)
- 期刊
- 济(108195)
- 经济(108195)
- 研究(61736)
- 管理(43640)
- 中国(43340)
- 财(42118)
- 农(30197)
- 科学(25906)
- 学报(23445)
- 技术(22676)
- 教育(21952)
- 业经(21470)
- 融(21224)
- 金融(21224)
- 农业(20935)
- 大学(19278)
- 学学(18265)
- 财经(17949)
- 经济研究(16332)
- 经(15652)
- 业(15052)
- 财会(14312)
- 技术经济(13546)
- 问题(13051)
- 现代(12534)
- 会计(12504)
- 商业(11834)
- 贸(10222)
- 世界(10221)
- 经济管理(10082)
共检索到332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雪平
动态能力是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揭示知识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来源,并提出了坚持战略管理的知识导向、注重两类知识的协调发展、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注重知识联盟的应用、构建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动态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知识联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核成 闵玉林 沈运红
本文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是动态机制。通过分析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动态机制的作用,来进一步理解动态能力,并把动态机制分解为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三大机制。动力机制促使企业不断产生更新知识结构的需求;学习机制保证企业"目标"知识结构向"可用"知识结构的有效转化;匹配机制使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管理与环境保持动态匹配。动态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应对新的机会和威胁,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瑜 焦豪
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构建了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采用解剖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八达集团进行了解剖。提出了以提升动力、提升基础和提升路径为组成要素的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
关键词:
代理机制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提升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涛 邢以群 吕明
本文通过对动态核心能力的界定 ,引入以“过程、人、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内涵的概念 ,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容 ,给出了一种以知识管理为平台构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动态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文章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阐释了组织情境因素的构成要素和其特征表现,并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762、0.5903,属于"一般"水平;2010-2011年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6914、0.7201,达到"较好"水平;2012年训练输出数据为0.5918,下降到"一般"水平,但经过调整,在2013年,输出数据为0.7089,回升到"较好"。基于以上结论,文章应用PDCA循环提出了金融生态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树堂
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如何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目前学术界研究不足。文章基于组织行为科学原理和企业组织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能力分析和提升模型,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企业 动态能力 组织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法敏 肖赞 樊胜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 心能力。企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核心能力稀缺且难以模仿,知识吸收决定了企业创造新价 值的能力,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决定核心能力的可延展性,知识的保持与创新决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 在自身知识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使知识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发生转移和共享, 整合创新而成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
关键词:
动态核心能力 企业知识 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由于组织惰性的存在可能会使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一种"核心刚性",因此在动态环境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能力体系的效率维持和对组织惰性的避免和克服。本文从系统动力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处于动态竞争或动态市场环境中的能力问题,对自我强化的系统结构和动态能力的生成进行了系统思考。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系统动力 系统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玮 徐飞
文章在回顾动态能力构成维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演化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的四维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深入理解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和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演化 动态能力 维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志文
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并购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解析了与并购相关的并购企业动态能力,总结出动态能力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进机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