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8)
2023(9969)
2022(8917)
2021(8518)
2020(7241)
2019(17049)
2018(17128)
2017(32715)
2016(18033)
2015(20465)
2014(20453)
2013(20427)
2012(18379)
2011(16572)
2010(16439)
2009(14993)
2008(14736)
2007(12920)
2006(11376)
2005(9987)
作者
(51268)
(42187)
(41876)
(39752)
(27042)
(20040)
(19212)
(16704)
(16051)
(15089)
(14610)
(14019)
(13383)
(13174)
(12954)
(12767)
(12750)
(12625)
(12014)
(11940)
(10508)
(10276)
(10037)
(9574)
(9543)
(9441)
(9392)
(9200)
(8469)
(8291)
学科
(66624)
经济(66548)
管理(61919)
(54046)
(48485)
企业(48485)
方法(32922)
数学(27201)
数学方法(26896)
(19813)
中国(16360)
(16194)
(16172)
业经(15892)
(13915)
财务(13845)
理论(13833)
财务管理(13817)
企业财务(13114)
地方(13009)
(12850)
(12627)
技术(12034)
(11797)
(11118)
贸易(11113)
农业(10828)
(10755)
(10612)
银行(10580)
机构
大学(251647)
学院(247597)
管理(106976)
(92308)
理学(91467)
理学院(90476)
经济(89939)
管理学(89127)
管理学院(88646)
研究(78309)
中国(59402)
(54746)
科学(49704)
(44234)
(38743)
业大(36374)
中心(36198)
(36103)
(35743)
研究所(35307)
财经(34888)
北京(34607)
(33198)
师范(32945)
(31681)
(29834)
(28578)
农业(27860)
商学(26915)
师范大学(26790)
基金
项目(170096)
科学(133194)
研究(126111)
基金(122661)
(105838)
国家(104943)
科学基金(90787)
社会(76723)
社会科(72658)
社会科学(72636)
基金项目(66361)
(66102)
自然(60164)
自然科(58698)
自然科学(58687)
教育(57692)
自然科学基金(57613)
(55616)
编号(52845)
资助(50246)
成果(43140)
(37181)
重点(37108)
(35502)
课题(35329)
(34790)
项目编号(33491)
创新(32960)
科研(32459)
教育部(32008)
期刊
(102877)
经济(102877)
研究(72829)
中国(46921)
管理(41342)
学报(37647)
科学(35554)
(34877)
(31197)
教育(29941)
大学(28520)
学学(26290)
技术(22346)
农业(22032)
(19915)
金融(19915)
图书(17679)
业经(16314)
财经(16287)
经济研究(14837)
理论(13827)
(13751)
实践(12855)
(12855)
(12759)
科技(12676)
问题(12634)
情报(12473)
技术经济(12319)
现代(12062)
共检索到363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首博  周雪  乔智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三个框架———一是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看做一个过程,并从不同维度来对这一过程展开研究。二是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导入了网络关系与网络能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风险管理审计作为风险审计的延伸,因更注重对企业风险管理及其效率的评价,逐步成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方法和发展方向。随着大规模财务舞弊的出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风险管理审计必将突破现有审计准则框架制约,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模式,有效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风险,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通过系统梳理风险管控与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风险管理审计研究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审计相关内容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馨  岳高峰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主要的知识管理框架,认为知识管理框架对于知识管理这一跨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不仅汇集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界的思考,还是不同学科学者之间对话的焦点;采用建立标准、达成共识和未来研究的顺序,本文对知识管理框架的演进路径进行探索和梳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框架和跨学科知识管理范式等未来研究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瑜桥  和金生  
对质量管理理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ISO9000系列、6σ和CMM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评述,指出虽然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将知识管理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入,但是它们之中都蕴涵着知识管理的要素。通过总结学术界和企业界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不足,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通过质量管理促进组织绩效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是否明确引入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得出有效的质量管理需要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温怀德  王瑞  
本文依据当前主要低碳经济理论进行评述,梳理了低碳经济的研究框架。由于转型升级理论、"公地"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等与低碳经济结合的研究,很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因而也值得进一步研究。虽然存在争议,但基于国内外环境,中国有必要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上日程,我国可选择的措施包括实施碳税、发展碳排放权交易、采取必要的管制、积极发展环境型NGO和NPO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萍  庄贵军  周茵  
通过回顾心理账户理论对离合框架效应的解释情况,发现已有文献对心理账户理论的支持情况并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该理论的成立存在三个重要前提:不对广告价格信息重新加工;计算离框架各单品价格时,采用加法运算;加总离框架各单品价格时权重相等。消费者特点、商品价格特点以及价格表现形式能影响各个前提的成立。后续的研究,一方面要谨慎应用心理账户理论解释离合框架效应,另一方面要深入探讨已有文献中的争议和尚未研究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2002年至今,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已经执行了10年有余,而国外审计委员会发展至今将近80年历史。上市公司普遍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了内部监督治理与外部协调职能,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然而,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新的代理冲突不断出现,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有待重新审视审计委员会及其职能发挥。如何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必将成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文献评述的形式,从审计委员会的内涵、职能、有效性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法律体系特征,比较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等内部监管机构的异同,以期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六堂  林忠晶  
养老保险问题是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养老保险开展了研究,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是采用的模型框架基本可以分成三类:离散代际交叠模型(OLG)、有限期的 Blanchard(1985)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等。本文以这三种基本框架为主线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露  苏敬勤  吕一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惯性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后续研究和组织惯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基于国内外组织惯性文献的内容分析,将文献按照组织生态学派、理性适应学派和混合学派进行归类,提炼出不同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随后,从组织惯性概念界定、量化、作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流派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归纳;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组织惯性概念框架,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楚宏  叶冬秀  朱仁宏  
在创业研究领域,相较于创业个体而言,创业团队是一个更具前沿性和复杂性的研究课题。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创业团队的概念界定;二是创业团队的理论基础。创业团队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正处于研究文献虽多、但较为零散的局面。本文基于组织行为研究的"投入-转化-产出"研究范式提出了一个创业团队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并根据该框架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分别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和主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嵩  赵希雯  
对创业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进行了回顾,文献搜索结果显示创业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当前,创业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创业者或创业组织的性别刻板印象特征以及性别刻板印象与创业行动。然后,提出了一个创业领域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框架,并通过框架与现有研究对照,提出当前研究还存在总体上发展不均衡、相对前沿的研究尚未被引入等不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雨晨  谭劲松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学界和业界是关注度很高的重要话题。国外的相关研究在严格区分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动机、治理机制和治理后果,相比之下国内相关文献则着重于对治理后果的研究,而对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及其治理动机和治理机制缺乏深入有效的分析。基于以上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评述,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岚  丁庆龙  俞振宁  吕添贵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的框架体系,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界定—划定方法—管控策略"这三大方面。然而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已有研究较为分散且缺乏关联互动,仍有深入探索的必要性。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范畴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方法—实践"相统一的研究脉络,构建"定性—定量—定位—定策"的四位一体生态保护红线研究框架体系。研究结论:未来应从强化自然资源监测技术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中的应用、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评价机制、探索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的运作机理等方面对生态保护红线展开进一步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长辉  
文章在提出一种由核心层、使能层和基础设施层构成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知识管理的目标框架,分析了影响知识管理的组织规模和协作程度两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政府公共支出是使得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政府公共支出理论研究涉及的两个基本的问题是: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为多大;分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最优比例是多少,即最优的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应如何确定。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关于政府公共支出的几类代表性框架、核心假定和主要结论,旨在加深我们对政府公共支出作用于经济增长机制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研究类似问题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