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0)
- 2023(16146)
- 2022(13335)
- 2021(12477)
- 2020(10936)
- 2019(25034)
- 2018(24921)
- 2017(47817)
- 2016(25991)
- 2015(29304)
- 2014(29251)
- 2013(29167)
- 2012(26644)
- 2011(23630)
- 2010(23707)
- 2009(22197)
- 2008(22611)
- 2007(20475)
- 2006(17752)
- 2005(16148)
- 学科
- 济(109785)
- 经济(109671)
- 业(101476)
- 管理(95855)
- 企(91730)
- 企业(91730)
- 方法(52982)
- 数学(43276)
- 数学方法(42744)
- 财(36389)
- 农(32510)
- 业经(32043)
- 务(26762)
- 财务(26702)
- 财务管理(26654)
- 企业财务(25319)
- 中国(25198)
- 制(23368)
- 农业(22841)
- 技术(21609)
- 学(21254)
- 和(20377)
- 理论(20192)
- 划(18794)
- 策(18543)
- 贸(18349)
- 贸易(18337)
- 地方(17882)
- 易(17839)
- 银(17054)
- 机构
- 学院(374638)
- 大学(371536)
- 管理(153149)
- 济(152577)
- 经济(149323)
- 理学(130465)
- 理学院(129147)
- 管理学(127078)
- 管理学院(126346)
- 研究(117119)
- 中国(94225)
- 京(78029)
- 财(73681)
- 科学(72824)
- 农(65082)
- 所(59320)
- 江(58554)
- 财经(57840)
- 中心(56808)
- 业大(56144)
- 研究所(53596)
- 经(52511)
- 农业(51240)
- 北京(48326)
- 州(46178)
- 经济学(45635)
- 范(45014)
- 师范(44516)
- 财经大学(42834)
- 院(41910)
- 基金
- 项目(247283)
- 科学(195899)
- 基金(181192)
- 研究(178207)
- 家(157893)
- 国家(156529)
- 科学基金(136132)
- 社会(113078)
- 社会科(107271)
- 社会科学(107238)
- 省(97546)
- 基金项目(96187)
- 自然(90342)
- 自然科(88229)
- 自然科学(88197)
- 自然科学基金(86679)
- 教育(82250)
- 划(81050)
- 资助(74325)
- 编号(72110)
- 成果(57266)
- 重点(55115)
- 部(54864)
- 创(53509)
- 发(52041)
- 创新(49421)
- 业(48212)
- 课题(48202)
- 科研(48074)
- 教育部(46964)
- 期刊
- 济(169409)
- 经济(169409)
- 研究(102791)
- 中国(72380)
- 财(63658)
- 管理(61937)
- 农(58639)
- 学报(57636)
- 科学(54054)
- 大学(43831)
- 学学(41351)
- 农业(39703)
- 技术(35940)
- 融(34858)
- 金融(34858)
- 教育(34203)
- 财经(29403)
- 业经(28811)
- 经济研究(25866)
- 经(25334)
- 业(25291)
- 问题(22192)
- 技术经济(21207)
- 财会(19613)
- 图书(18520)
- 版(18213)
- 统计(18172)
- 现代(17822)
- 资源(17469)
- 理论(17418)
共检索到55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褚峻
本文立足于资源 ,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对知识管理进行分析。首先 ,对信息、知识、知识管理等基本概念进行阐述 ,并分析了知识资源的经济特征。然后 ,说明了企业知识资源体系由人、网络、知识三部分构成 ,讨论了知识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开发利用问题 ,并提出了构建基于资源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几点看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艾洪山 张亚斌 亓朋
本文基于12180家企业面板数据估计了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邻省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内资企业工资具有显著负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非相邻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省内内资企业工资有显著正效应。同时,省内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的存在,相邻省份的贸易对省内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我国消除区域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娟 刘梦洁 王维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学界、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议题。文章以OFDI企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20年上市企业产品智能化数据,运用倍差法系统探究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智能化生产倾向性和产品智能化种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民企和外企,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国企的激励作用更为凸显;相较于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成熟产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企业年龄与产品智能化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表明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于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的中国企业恰逢其时。影响路径的三重差分结果表明,逆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可借助创新激励效应和成本优化效应实现;顺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创新激励效应并不显著,但成本优化效应更为凸显。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及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俊 谭洪波 孙新章
厘清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内在机理,对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保就业两大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检验环境规制在微观层面上对就业的影响及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就业效应的影响为正;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市场份额以及生产成本等途径对就业岗位数量产生影响。基于此,应推进环境规制与就业政策深度融合,完善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环境规制、就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就业 市场份额 生产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彩霞 刘倩
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参与PPP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PPP项目能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参与PPP项目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减轻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结果既为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影响提供了证据,又为如何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明了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一、宏观层面的分析(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取得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新世纪拉开帷幕之际,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末适时提出了"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峰
全球价值链理论自产生以来,中外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大量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不多,尚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在综述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摆脱被俘获等问题的探索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企业层面 综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辛大楞 张宗斌 车维汉
本文首次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我国1040家服务业企业数据,并综合利用Probit模型及其边际效应和oLS估计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到出口行为以及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营时间的增加以及具有国际承认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密集度。而从企业所在的地区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教育水平、FDi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此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企业 出口概率 出口密集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志 季克佳 张倩玉
近些年来,伴随着进口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与贸易管制壁垒的削减等一系列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行为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关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关系进入退出的影响的经验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出口关系的进入,抑制了企业出口关系的退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关系的影响因企业生产率水平、加工贸易份额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加工贸易份额越高、生产率越高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出口关系进入退出的影响作用越强;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同时也因企业所处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和竞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表现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程度越小的行业,企业进口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出口关系进入与退出的影响也越强。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通过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多样化、提升进口中间品的质量和降低进口中间品的价格这三条途径对企业出口关系进入退出产生影响。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扩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出口关系 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莹莹
伴随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与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依据将《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整合后所形成微观企业数据,开展有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率水平、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投资回报率、企业对外出口强度、企业利润率水平等。其中企业对外出口强度对企业投资战略决策影响最为突出。此外,企业所属的地理位置以及所有权性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莹莹
伴随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与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依据将《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整合后所形成微观企业数据,开展有关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问题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率水平、劳动密集度、资本密集度、投资回报率、企业对外出口强度、企业利润率水平等。其中企业对外出口强度对企业投资战略决策影响最为突出。此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金珉州
对居民住房需求行为的分析,尤其对住房需求收入弹性的估计,是我们分析住房市场现状及判断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住房政策制定的基础前提。但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有限,以微观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队2007年对上海居民家庭的大样本抽样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运用两阶段模型来估计上海居民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两阶段模型,即指先通过对租买选择、住户持久收入的分析,再将由此得出的IMR比率(由住户的租买概率计算而得)引入住房需求模型,从而得出参数的估计值。我们发现,在住房市场中,对住房消费的主力人群——30-59岁的各个年龄组中,IMR均显著,说明上海居民租买选择与住房需求量是联合决策。在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覃毅
FDI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正是负未有定论,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异质性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技术溢出差异,并且在行业当中具有普遍性。厘清企业异质性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最终回答FDI技术外溢效果如何,并有助于深入理解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所有制结构本身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率。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异质性的确影响了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具体表现为FDI对民营供应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企业,主要是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率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曾利飞
本文基于企业成本最小化建立微观货币需求函数以探讨经济个体的货币需求异质性,并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设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表明,企业规模、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对企业货币需求均有显著影响,企业货币需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其货币需求增长速度慢于企业规模增长速度。地区差异对企业货币需求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目前主要表现为越发达地区的企业货币需求越多。大多数服务业的货币需求明显较高,而制造业的货币需求相对较低。
关键词:
微观货币需求 需求异质性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美膛
文章以我国280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核密度图,实证分析评价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质效。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质效经历了一个适度改善的过程,且其发展质效存在一定的质效趋同态势;分维度来看,我国零售企业的社会性质效明显弱于收益性质效,其发展质效的维度不平衡性较大;从企业性质来看,零售业国有企业的发展质效明显弱于非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