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4)
- 2023(8226)
- 2022(6986)
- 2021(6780)
- 2020(5687)
- 2019(12790)
- 2018(12689)
- 2017(23472)
- 2016(12690)
- 2015(14124)
- 2014(13348)
- 2013(13145)
- 2012(12001)
- 2011(10876)
- 2010(11272)
- 2009(10540)
- 2008(10748)
- 2007(10189)
- 2006(9071)
- 2005(8142)
- 学科
- 管理(57635)
- 业(52923)
- 企(50582)
- 企业(50582)
- 济(46028)
- 经济(45964)
- 方法(19094)
- 技术(17474)
- 财(15736)
- 业经(14258)
- 数学(13912)
- 数学方法(13772)
- 技术管理(13117)
- 中国(12980)
- 制(11750)
- 农(11392)
- 理论(11384)
- 务(11114)
- 财务(11081)
- 财务管理(11055)
- 划(11045)
- 策(11022)
- 企业财务(10516)
- 学(9736)
- 经营(9532)
- 银(9521)
- 银行(9502)
- 和(9257)
- 行(8951)
- 地方(8849)
- 机构
- 大学(176275)
- 学院(175739)
- 管理(79128)
- 济(68663)
- 经济(67003)
- 理学(66822)
- 理学院(66115)
- 管理学(65306)
- 管理学院(64925)
- 研究(53047)
- 中国(43610)
- 京(36965)
- 财(34411)
- 科学(30803)
- 江(28633)
- 财经(26035)
- 所(25254)
- 中心(25004)
- 经(23512)
- 北京(23077)
- 州(23010)
- 农(22937)
- 研究所(22493)
- 范(22441)
- 业大(22263)
- 师范(22234)
- 商学(21687)
- 商学院(21468)
- 院(19387)
- 财经大学(19238)
- 基金
- 项目(111803)
- 科学(91203)
- 研究(84419)
- 基金(82236)
- 家(70331)
- 国家(69694)
- 科学基金(62506)
- 社会(54510)
- 社会科(51661)
- 社会科学(51648)
- 省(44410)
- 基金项目(44008)
- 自然(40578)
- 自然科(39801)
- 自然科学(39795)
- 教育(39721)
- 自然科学基金(39186)
- 划(36646)
- 编号(34466)
- 资助(31582)
- 创(29883)
- 成果(28511)
- 创新(26702)
- 部(24479)
- 重点(24156)
- 课题(23538)
- 发(22866)
- 项目编号(22520)
- 国家社会(21900)
- 教育部(21736)
共检索到27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忆 苑贤德
知识管理战略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知识管理战略应与组织基础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文章分析了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技术等组织基础要素对知识管理战略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了概念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寅 周新宇
基于双元性理论,利用天津市158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数据实证了双元性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基础、外部知识搜索战略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双元知识基础对双元创新活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搜索战略显著调节双元知识基础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其中,宽度搜索正向调节双元知识基础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深度搜索和双元搜索负向调节双元知识基础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双元性 知识基础 搜索战略 注意力平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梁妍 杨栩 张晓芬
构建知识源化战略对制造企业接力创新影响机理概念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有正向作用,组织即兴在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污名分别负向调节知识源化战略与组织即兴、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之间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梁妍 杨栩 张晓芬
构建知识源化战略对制造企业接力创新影响机理概念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知识源化战略对接力创新有正向作用,组织即兴在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污名分别负向调节知识源化战略与组织即兴、知识源化战略与接力创新之间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对其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突出;相对于合作研发,内部研发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知识深度在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内部研发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负向调节内部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宽度在内部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合作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合作研发与渐进创新绩效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考虑了不同研发模式对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丰富了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知识基础作为调节变量,也为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增量贡献;跳出了相关研究中关于合作研发与内部研发究竟是替代性还是互补性关系的争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管理实践层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期望提升的创新类型来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鑫 梁阜
创新是组织提升竞争优势和持续成长的关键,知识搜索如何影响组织创新绩效及其边界条件是本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创新搜索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以知识搜索宽度和知识搜索深度为自变量,知识基础宽度和知识基础深度为调节变量,组织创新绩效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收集203家中国高新技术组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搜索宽度、知识搜索深度对组织创新绩效并不存在普遍意义的"过犹不及"曲线关系;组织知识基础宽度会缓冲组织过多的知识搜索深度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但会增大组织过多的知识搜索宽度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组织知识基础深度会缓冲过多的知识搜索宽度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但会增大组织过多的知识搜索深度对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笔者认为高新技术组织需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采取相匹配的知识搜索策略,有效地推动组织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泓略 曾德明 陈培帧
本文以1996-2015年我国汽车产业142家整车生产企业为样本,探究知识重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剖析三种主要知识基础关系特征对知识重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者网络集聚性与平均路径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知识重组的潜在可能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研发者网络平均连接数的上升将提升知识重组协作成本,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知识基础关系特征对知识重组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知识替代性负向调节知识重组潜在可能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2)知识互补性正向调节知识重组潜在可能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3)知识多样性负向调节知识重组协作成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丰富了现有文献,对企业优化知识管理与提升知识重组效率等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吕爽
文章基于创客创新行为模型,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现状,通过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众创空间的创客展开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验证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众创空间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文化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支持在创新自我效能、创新文化以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创客个人和众创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创客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行为 创新文化 创新支持 创客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孟立
基于有机平衡观视角,对我国长三角地区185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及其双元平衡度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并检验组织冗余、战略柔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利用式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线性影响作用,而探索式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二次曲线的影响作用;(2)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双元平衡度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线性影响作用;(3)组织冗余、战略柔性对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及其双元平衡度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瞿孙平 石宏伟 俞林 倪卫涛 于云波
[目的/意义]知识搜索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实现开放式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现有文献对知识搜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搜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分析影响知识搜索的前因。研究知识搜索的前因,有利于弥补现有文献对知识搜索前因的研究不足的问题,为企业依据创新战略和市场环境制定知识搜索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53家企业的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企业创新战略对知识搜索的直接影响,以及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战略对知识搜索策略有直接影响,并受到市场不确定性和市场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舒阳 魏泽龙 宋茜 谢排科
基于开放创新理论,研究分析了知识搜索宽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模块创新策略和架构创新策略的调节作用。基于206家中国企业数据检验发现,尽管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均正向促进突破式创新,然而两种搜索方式还需匹配企业自身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还发现:模块创新策略增强了搜索深度的促进作用,但削弱了搜索宽度的作用;架构创新策略增强了搜索宽度的促进作用,但削弱了搜索深度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搜索 突破式创新 架构策略 模块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灿昊 段宇锋
基于领导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对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的影响,引入知识积累、能力柔性,考察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组织探索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交易型领导则对应用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积累在不同领导风格与双元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其中,知识积累在变革型领导与探索性创新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交易型领导与应用性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能力柔性在不同领导风格与双元性创新间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红玲 吴文君
开发与培育知识型员工创新潜能,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知识型员工知性特质(知识与性格)对创新潜能的作用路径,并检验在该路径上组织认同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知识对创新潜能具有显著直接促进作用,而主动性人格需通过组织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创新潜能发挥间接影响;组织认同中的情境认同和深层结构认同对员工知性特质的效应发挥差异化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唐培培
不当督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话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96名下属与上级的配对数据,研究不当督导对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效果,并探索雇佣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当督导对主动性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组织导向型雇佣关系可以显著减弱这种负向效应;而工作导向型雇佣关系却显著增强这种负向效应;但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最后还讨论了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
不当督导 主动性创新行为 雇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知识共享到创新行为的跃迁——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员工幸福感、工作应激与创新行为:感知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职业召唤能否带来员工的创新? 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专业化知识搜寻、管理创新与企业绩效: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
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家长式领导的调节作用
知识域耦合、知识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环境不确定性和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
管理者权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异质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工作自主性、心理可得性与员工创新行为:差错管理文化调节作用
根本性创新与技术外部商业化主动战略:环境调节作用
企业资本成本与创新投入关系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