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8)
2023(12289)
2022(10219)
2021(9364)
2020(7995)
2019(17707)
2018(17286)
2017(32442)
2016(17863)
2015(19749)
2014(19607)
2013(19432)
2012(17338)
2011(15324)
2010(15437)
2009(14852)
2008(15462)
2007(14036)
2006(12665)
2005(11601)
作者
(52652)
(43692)
(43640)
(41054)
(27889)
(20746)
(19746)
(16848)
(16525)
(15646)
(14950)
(14602)
(14127)
(14014)
(13682)
(13253)
(13152)
(13044)
(12691)
(12541)
(11023)
(10652)
(10595)
(9954)
(9916)
(9880)
(9710)
(9678)
(8700)
(8544)
学科
管理(84550)
(84390)
企业(84390)
(83472)
(67185)
经济(67047)
(32454)
方法(30635)
业经(24362)
(24357)
财务(24322)
财务管理(24278)
(23630)
企业财务(23129)
数学(22093)
数学方法(21948)
技术(17043)
(16372)
(16120)
中国(15426)
(15208)
银行(15174)
(14755)
体制(14615)
(14270)
(14193)
(14166)
理论(14024)
经营(13199)
(13174)
机构
学院(256336)
大学(255576)
管理(108325)
(105258)
经济(103047)
理学(91110)
理学院(90229)
管理学(89277)
管理学院(88759)
研究(78142)
中国(66710)
(57041)
(53419)
科学(45849)
财经(43456)
(41144)
(40841)
(39333)
(39058)
中心(37712)
业大(37354)
研究所(34716)
北京(32756)
财经大学(32287)
农业(32157)
(31807)
经济学(31592)
商学(30950)
商学院(30658)
经济学院(28510)
基金
项目(165595)
科学(131749)
基金(123537)
研究(117804)
(108307)
国家(107341)
科学基金(93808)
社会(77677)
社会科(73788)
社会科学(73766)
基金项目(65925)
(64217)
自然(61999)
自然科(60645)
自然科学(60624)
自然科学基金(59676)
(53697)
教育(53276)
资助(49083)
编号(45719)
成果(36784)
(36780)
(36765)
重点(36690)
(36125)
(34510)
创新(34362)
国家社会(32741)
(32717)
科研(32145)
期刊
(120618)
经济(120618)
研究(72274)
中国(53742)
(52273)
管理(48221)
学报(40078)
科学(37495)
(34842)
大学(30711)
学学(29412)
(28914)
金融(28914)
财经(23035)
技术(22253)
农业(22180)
(19727)
业经(19063)
教育(18828)
经济研究(18319)
财会(16349)
(15187)
问题(14851)
会计(14790)
技术经济(14008)
现代(12858)
(12481)
理论(12432)
(12285)
科技(12102)
共检索到39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卉娜  
监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内容,现有内部控制监控深受工业经济背景下科层管理的影响,具备以职责分工为基础的刚性监控特性。知识经济的到来,动摇了科层管理的存在基础,知识管理倍受青睐。组织管理模式是内部控制的作用基础,知识管理与科层管理截然不同,为适应知识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监控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一,不再作为一个独立要素存在于内部控制体系中,而是成为控制活动的组成内容;其二,持续性监控活动不再是针对任务的细节性监控,而是对以流程为主的团队实施关键点监控;其三,内部控制与环境适应性将超越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卉娜  
现有内部控制监控深受工业经济背景下科层管理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到来,动摇了科层管理的存在基础,知识管理倍受青睐。在知识管理模式下,监控要素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一,不再作为一个独立要素存在于内部控制体系中,而是成为控制活动的组成内容;其二,持续性监控活动对以流程为主的团队实施关键点监控;其三,内部控制与环境适应性将超越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成为评估的首要内容;其四,随着知识活动的发展,知识审计将成为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敖世友  张黎明  
在管理熵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与价值分析,通过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监控图,在开展监控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如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价值,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价值计算公式,最后分析了如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价值的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长利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职能、协调各部门的经营活动组织以及制约各部门职能权限的控制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企业经营目标、方针及相关政策要求的有效执行,对电力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属于现代化企业发展与体系构建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电力体制改革与企业长效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卉娜  
从现有实务看,内部控制与工业经济背景匹配,深受科层制管理模式下组织环境的稳定化、组织结构的层级化、组织知识的同质化、组织管理的物质化等理念的影响。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模式,知识员工、持续学习、无边界组织、知识共享等理念对传统内部控制活动提出巨大挑战。在这些理念影响下,授权控制将由基于职位的授权转变为基于知识的授权,流程控制将由确保流程规范运作转变为促进流程持续改进,绩效控制将由个体结果测量转变为基于团队学习的动态评价,监督检查将由物质活动监督转变物质活动与知识活动监督共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莉楠  郭丽华  
文章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指出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是否会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起到抑制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洋  王秋林  陈慧敏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而会计核算与监督这两项职能都处于一定的内部控制条件下,其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才能使内部控制得以顺利进行,会计监督工作才能到位,会计信息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导,对湖南省各类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及内部会计监督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其会计监督工作的影响,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炜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由于内部控制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等特点,导致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大量的不足和漏洞。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构成。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有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对这些局限性必须明确并加以预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岩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对其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本文从不同角度,即委托—代理角度对内部控制加以研究,重新审视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实质、内部控制的层次以及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罗新广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及其相关配套指引的起草制定,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虽然我国内控体系建设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无从借鉴的、体现我国国情的内控理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从风险角度来看,就是评价相关目标的风险在经过内部控制之后是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已经降到了一个适当的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一般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本身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