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
2023(2011)
2022(1725)
2021(1633)
2020(1451)
2019(3122)
2018(3106)
2017(6043)
2016(3142)
2015(3664)
2014(3736)
2013(3633)
2012(3450)
2011(3169)
2010(3183)
2009(2812)
2008(2801)
2007(2771)
2006(2547)
2005(2070)
作者
(8282)
(6768)
(6663)
(6311)
(4387)
(3255)
(3243)
(2650)
(2640)
(2401)
(2320)
(2304)
(2189)
(2100)
(1989)
(1988)
(1967)
(1951)
(1939)
(1911)
(1784)
(1647)
(1643)
(1576)
(1565)
(1521)
(1500)
(1494)
(1457)
(1361)
学科
(11664)
经济(11531)
(9805)
企业(9805)
管理(9480)
(7828)
理论(6785)
方法(6531)
(6313)
业经(5862)
中国(4735)
经济理论(4721)
企业经济(4572)
教育(4399)
(3791)
文化(3727)
社会(3606)
(3293)
技术(3192)
(2590)
技术管理(2429)
工作(2420)
产业(2409)
研究(2239)
(2198)
地方(2140)
(2106)
科学(2056)
政治(2032)
数学(2019)
机构
大学(47218)
学院(45001)
管理(18575)
理学(15949)
理学院(15703)
管理学(15474)
管理学院(15337)
(14723)
研究(14379)
经济(14275)
(10082)
(9737)
师范(9712)
中国(8913)
科学(8422)
师范大学(7985)
(7438)
教育(7369)
(7307)
(6625)
中心(6509)
北京(6287)
研究所(5881)
财经(5841)
(5722)
(5180)
社会(5166)
业大(4702)
(4609)
商学(4439)
基金
项目(29327)
研究(24786)
科学(24225)
基金(21150)
社会(18028)
(17338)
国家(17095)
社会科(15718)
社会科学(15710)
科学基金(15220)
教育(12117)
编号(11500)
基金项目(11308)
(11285)
成果(11251)
(9599)
自然(8152)
自然科(8001)
自然科学(8000)
项目编号(7934)
自然科学基金(7884)
资助(7464)
课题(7255)
(6871)
国家社会(6634)
(6392)
教育部(6382)
规划(6322)
重点(6301)
(6289)
期刊
(19076)
经济(19076)
研究(15402)
教育(12582)
中国(11332)
管理(7157)
科学(6610)
学报(6499)
(6124)
图书(5894)
大学(5488)
学学(4652)
(4419)
书馆(4170)
图书馆(4170)
技术(3960)
情报(3534)
财经(3465)
(3027)
(2991)
论坛(2991)
业经(2890)
农业(2867)
社会(2757)
(2682)
(2681)
职业(2583)
科技(2455)
经济研究(2383)
问题(2349)
共检索到71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学校文化管理是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变量进行结构性设计和操作,让学校文化进步或形成优质文化的过程。价值重塑与流程再造是关键点。价值重塑是对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思考、塑造和表述,可运用梳理历史、挖掘假设、联合力量、话语重述的管理策略。管理流程再造是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对学校组织设计、结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等的反思、修正、改造或重新构造过程,包括组织结构流程再造、制度流程再造和关键事件流程再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礼辉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经济转型的方向是更高程度的市场化、全球化、法制化,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转型呼唤相应的文化重塑,文化重塑的重点在于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和秩序的重构。经济转型和文化重塑应双轮驱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应并驾齐驱。在文化重塑中,社会、政府、企业担当着不同的角色。社会的角色是推戴创业、推尚开放、推崇秩序;政府的角色是健全法制、保障公平、保护民生;企业的角色是增强创新、增进诚信、增拓合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能够构建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总体上突出了三个特点:诚信为本、服务为本、审慎为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光  
哈佛大学的约翰·P·科特教授和詹姆斯·L·詹姆斯克特教授认为,在具有强力型企业文化的企业中,员工们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念,通过经理人员的积极协调和组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将会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但是,这是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经营环境的需求相一致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否则,这种强力型的企业文化甚至可能导致明智的管理者做出具有破坏力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削弱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使企业的价值观念符合外界环境的变化,与之保持协调一致,以此规范、激励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本文主要考察了教育知识传统中四种主要的“人的形象”——“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概述了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并对它们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深入批判。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的问题 ,并就“游戏人”、“文化人”和“制造人”的形象进行了扼要介绍和分析 ,希望有助于重构 2 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人性论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富   黄小娜   邵泽斌  
惯习属于典型的学校文化场域的一种性情系统,对该场域的行动人员的思维、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它的产生是多元的、复杂的主客体相互之间的作用过程,具有难改变属性,对学校文化场域的形成、文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惯习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对其内涵进行学理性审思,认为惯习重塑:利于共同愿景形成,制度文化建设,主动权的掌控,资源重新分配,并提出明确办学理念,惯习重塑全员参与;找准定位,进行惯习特色深化;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惯习重塑赢在起点;深挖掘民族元素,传承民族惯习;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实践中惯习重塑等路径是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20世纪美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意识形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塑造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建富  
中国传统社会之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其核心即为"礼",以至于经过儒家的不断倡导和统治者的大力推进,"礼"被尊之为"礼教"。礼教既不同于宗教形式,也无法律的名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它是伦理与政治的产物。历经2000多年的演进,礼教架构了整个中国的价值体系,架构了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循之以"礼",尊之以"礼",可以说礼教已成为中国无形中的"国教"。礼——在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传统社会,构建了一种国家管理、社会运行的基本"秩序"。由此,中国社会也可称之为"礼教社会"。"礼"之于中国,实为国家政权运行、交接,中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云尔  
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知识管理实现传统企业的重塑是传统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传统企业的重塑涉及到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文化建设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郝祥军  
人工智能再次崛起,凭借智能算法获得了自我学习能力,使得机器对知识从“人工植入”式被动接受,演变为类人的知识建构,将知识创造从有限条件拓展到无限可能。人工智能对知识生产的介入也进一步拉陡了知识的增速斜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知识传承活动,面对人工智能重塑知识观的现实,必须及时做出思考与回应。未来的教育将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强化人区别于机器的独特智能,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技术增能教育、技术赋能教育及技术重塑教育三个途径,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转化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推动教育的深化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家坤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制约因素和重塑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实现途径的系统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现代企业文化重塑的现实意义,以唤起人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为宏  
随着21世纪脚步的悄悄临近,我们即将跨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作为知识经济主要载体的企业,必须以强劲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全新的形象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就需要企业从传统型向知识型、文化型的转变。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这项转变的强大驱动力。企业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璟  
在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开放、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保险文化建设,重塑保险保障功能的正面形象,充分发挥保险文化对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建设我国保险文化新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剖析了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了在新"国十条"的政策红利下,政府、监管机构、保险企业三方在重塑保险文化上的职责和着力点,协力打造"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服务社会、合规发展"的保险文化新格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仅是经济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它还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文化再创造。大凡一个社会运动,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同步的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经济层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作为改革主体的各式各样的人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更深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价值评价体系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精神气质。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人们观念文化上也存在着新旧两种不同的思维框架、评价参照系的冲突。特别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几乎成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机制,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中,产生着制约甚至阻滞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