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5)
- 2023(19519)
- 2022(16559)
- 2021(15240)
- 2020(12956)
- 2019(29178)
- 2018(28808)
- 2017(55432)
- 2016(30253)
- 2015(33155)
- 2014(32696)
- 2013(32730)
- 2012(29802)
- 2011(26643)
- 2010(26389)
- 2009(24436)
- 2008(24365)
- 2007(21613)
- 2006(18885)
- 2005(16650)
- 学科
- 济(122249)
- 经济(122115)
- 业(108762)
- 管理(99965)
- 企(97153)
- 企业(97153)
- 方法(57710)
- 数学(47162)
- 数学方法(46727)
- 财(37786)
- 农(35907)
- 业经(35601)
- 中国(30259)
- 务(26814)
- 财务(26742)
- 财务管理(26703)
- 技术(25824)
- 企业财务(25405)
- 农业(25266)
- 学(25057)
- 制(24061)
- 理论(22424)
- 贸(22230)
- 贸易(22218)
- 地方(21835)
- 易(21556)
- 和(20756)
- 划(19755)
- 策(18434)
- 银(18204)
- 机构
- 学院(430158)
- 大学(428325)
- 管理(172684)
- 济(171592)
- 经济(168101)
- 理学(149671)
- 理学院(148081)
- 管理学(145778)
- 管理学院(144988)
- 研究(139385)
- 中国(104969)
- 京(90449)
- 科学(88457)
- 财(80062)
- 农(78387)
- 所(70389)
- 业大(68462)
- 财经(64454)
- 研究所(64226)
- 江(63556)
- 中心(63477)
- 农业(62107)
- 经(58862)
- 北京(56168)
- 范(52750)
- 师范(52107)
- 经济学(51599)
- 州(51029)
- 院(50312)
- 财经大学(47985)
- 基金
- 项目(295033)
- 科学(232112)
- 基金(214922)
- 研究(211160)
- 家(189392)
- 国家(187771)
- 科学基金(161389)
- 社会(134095)
- 社会科(127266)
- 社会科学(127236)
- 省(116323)
- 基金项目(114214)
- 自然(106674)
- 自然科(104257)
- 自然科学(104228)
- 自然科学基金(102446)
- 划(97501)
- 教育(96281)
- 资助(87846)
- 编号(84177)
- 成果(66819)
- 重点(65969)
- 创(64980)
- 部(64548)
- 发(62404)
- 创新(60138)
- 课题(57526)
- 科研(56706)
- 业(55995)
- 国家社会(55504)
- 期刊
- 济(185120)
- 经济(185120)
- 研究(120985)
- 中国(80064)
- 学报(72932)
- 农(70967)
- 管理(66473)
- 科学(65422)
- 财(64429)
- 大学(54493)
- 学学(51878)
- 农业(48783)
- 教育(43071)
- 技术(38195)
- 融(36334)
- 金融(36334)
- 业经(32217)
- 财经(32124)
- 经济研究(29548)
- 业(28514)
- 经(27595)
- 问题(24214)
- 技术经济(23147)
- 科技(22559)
- 版(21084)
- 现代(19987)
- 商业(19974)
- 图书(19528)
- 理论(19211)
- 财会(18702)
共检索到621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茅迪 施建军 陈效林
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技术并购方式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2010-2016年技术并购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并购双方知识相关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并购情境下:知识相似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知识互补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而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知识相似性水平提升能够放大知识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成鑫钰
在"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并购来弥补其内部研发创新成效不足的短板。为此,文章研究基于2008-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渐进DID模型考察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行了产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购双方战略目标不一致、并购方企业创新资源整合效率低下、研发创新经费受并购成本挤压等是可能的重要原因;二是从产业异质性角度来看,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而言,并购对其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政府部门应持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大研发创新资金支持力度,增强创新人才储备,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玲
技术创新过程知识的学习可以企业为边界分为两种方式:外部学习、内部学习(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知识学习的环境(基础环境、组织环境)、内部学习、外部学习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同行业的知识学习条件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内部知识 外部知识 知识学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双 邹琳
以往研究着重探讨重叠/非重叠知识在技术并购中的创新效应,然而在测度知识重叠时仅关注到数量属性而忽略了质量评估。因此,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2018年专利授权数据,分析217家中国机械制造企业352次国内技术并购案例,探索知识库中重叠、非重叠知识数量和质量属性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重叠知识对并购后的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高质量非重叠知识则有负向影响。同时,探讨知识数量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强调了知识重叠对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性,对企业技术并购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长新 陈灿君
从并购双方的技术知识特性的视角出发,区分并购双方技术知识相似性与互补性不同的维度,以及结合双方自身拥有的知识规模体系,分析其对企业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分析,并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并购双方技术相似和互补与后续的创新绩效分别呈现倒U和正U型关系;同时,并购方的知识规模具有调节作用,对技术相似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技术互补程度与创新绩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并购 创新 技术特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峥 高明明 王红倩
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4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研究,模拟企业并购双方的相对知识规模对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知识规模的增加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相对知识规模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专利数目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田洁 张信东 吕艳娜
并购是企业有效获取外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方式。本文突破现有并购双方同质化或二元关系的研究,以2010—2019年发生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5年为滚动时间窗口,构建企业并购网络,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双重视角出发,剖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能力、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在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为企业选取合适的并购标的、突破技术创新困境、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效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洁 刘沙沙 盛永祥 王建刚 刘鹏 施琴芬
技术并购是企业实现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研究不同技术并购模式下知识基础和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促进企业知识的有效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技术并购后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并购创新绩效模型,探究技术并购后企业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以及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并购后的知识基础的两个维度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知识深度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而知识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②不同并购模式对知识基础的影响具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知识整合时间调整策略:在加强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深度,此时在阈值内增加知识整合时间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在互补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广度,企业降低知识整合时间并增加知识应用时间能提升创新绩效;在混合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都增加,但知识广度对知识整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当知识整合时间随知识广度增加以递减方式调整时,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江明 居文静
本文利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马氏距离匹配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十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另外,企业产权性质、所在行业、是否拥有国内并购经验等因素均对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明显大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明显大于非高新技术企业;有国内并购经验企业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明显大于没有国内并购经验的企业。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就我国企业如何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聿舟 李甜甜 裴旭东 宋娟 李娜
基于多维邻近理论,探索技术并购对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并购双方地理距离与收购方生产链位置的调节作用。利用2009—2019年国有企业并购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并购双方技术相似性对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技术互补性对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购双方地理距离、收购方所处生产链位置正向调节技术相似性与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技术互补性与企业模糊前端创新绩效的关系。采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样本研究区间和GMM估计法进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国有企业技术并购与模糊前端创新关系的认识,从而为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实现模糊前端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愿愿 纪晓丽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归纳了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的概念,根据知识特征与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关系,提出了知识转移内部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通过对重庆市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了中小企业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路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知识特性 知识转移 创新绩效 中小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彩萍 张家豪 简菲 黄志宏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推进,以技术并购等为主要方式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如何更好地推进企业技术并购?基于高科技企业设立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s,CTO)这一现象探讨作为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和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CTO在技术并购中扮演何种角色并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以技术并购作为特定情境,收集整理200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技术并购的企业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主并企业CTO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提升。从影响机制看,CTO在促进企业加大研发资金、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带来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CTO学历对于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CTO的海外经历、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对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结论可拓展技术高管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从而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企业层面的经验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