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5)
2023(3283)
2022(2679)
2021(2350)
2020(2028)
2019(4450)
2018(4427)
2017(8016)
2016(4322)
2015(4929)
2014(4656)
2013(4761)
2012(4335)
2011(4053)
2010(4032)
2009(3515)
2008(3555)
2007(3150)
2006(2846)
2005(2471)
作者
(14587)
(12216)
(12150)
(11559)
(7819)
(6015)
(5506)
(4752)
(4652)
(4184)
(4171)
(4147)
(3968)
(3925)
(3899)
(3862)
(3643)
(3618)
(3589)
(3447)
(3142)
(3060)
(3026)
(2802)
(2791)
(2727)
(2726)
(2666)
(2599)
(2398)
学科
(18629)
经济(18618)
(13114)
管理(12979)
(10426)
企业(10426)
方法(10213)
数学(8581)
数学方法(8314)
(7350)
(4672)
技术(4623)
业经(4225)
(3942)
税收(3616)
(3585)
(3521)
(3473)
理论(3451)
中国(3376)
农业(3342)
(3018)
技术管理(2960)
(2883)
环境(2524)
(2459)
贸易(2458)
(2381)
(2302)
财务(2294)
机构
大学(67960)
学院(66287)
管理(26651)
(25385)
经济(24784)
研究(24540)
理学(23181)
理学院(22895)
管理学(22254)
管理学院(22146)
中国(18445)
科学(17477)
(14845)
(13323)
(13190)
研究所(12327)
业大(11697)
中心(11479)
农业(10751)
(10692)
(10141)
(9228)
师范(9093)
(9091)
北京(8913)
财经(8819)
(8018)
(7736)
(7734)
科学院(7693)
基金
项目(49214)
科学(39672)
基金(37583)
(34778)
国家(34579)
研究(32384)
科学基金(29446)
社会(20785)
自然(20668)
自然科(20266)
自然科学(20263)
自然科学基金(19891)
社会科(19854)
社会科学(19850)
基金项目(19555)
(18018)
(16200)
资助(15400)
教育(14132)
编号(12729)
重点(11429)
(10547)
(10302)
计划(10196)
成果(10117)
(10103)
科研(9900)
创新(9744)
国家社会(9458)
科技(8828)
期刊
(23738)
经济(23738)
研究(17637)
学报(13072)
科学(12337)
中国(11985)
(10887)
大学(9345)
管理(9302)
学学(8909)
农业(7770)
(7396)
技术(6166)
统计(5473)
教育(5325)
(4842)
图书(4814)
(4770)
情报(4474)
技术经济(4352)
资源(4296)
决策(4275)
科技(4033)
经济研究(4001)
财经(3827)
(3600)
业大(3537)
理论(3501)
(3337)
实践(3280)
共检索到95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景媛  
与传统要素相比,知识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异质性和互补性,这些特性使得知识能够突破传统要素的收益递减,带来收益递增的经济增长。在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函数框架下,由于对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划分本身已包含着知识,所以再将知识变量加入生产函数当中会出现逻辑上的“重复进入”。为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要素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划分,从而在理论上实现将知识变量分离出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其引入生产函数,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动态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忠伟  袁卫  
本文以罗默提出的R&D模型的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根据科技统计数据估计中国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实证结果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最后给出了提高中国知识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志安  王立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在工业工程中,衡量一个生产系统运行的效能,通常用效果、效率、质量、利润率、生产率、工作寿命质量和革新或创新等七个指标,其中生产率和质量是最基本的指标。同质量管理一样,生产率管理也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是近年来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领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生产率管理是整个经营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兵  杜金岷  
以利率、汇率、房价、股价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基础指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我国的FSCI指数,将其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纳入一个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相互影响的;在短期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并不一致,但在长期二者具有一致性;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关注了短期金融稳定,对于长期金融稳定关注不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平  
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2001~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生产效率的区域特征,利用提取主成分法得到的变量,对生产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实际有效利用对各地区生产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前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导因素;东部地区前沿技术进步率与生产效率都高于中西部;西部前沿技术进步表现为分化的特征,而中部则有趋同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构建DSGE模型在考虑金融摩擦和企业异质性等特征基础上研究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并重新估算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国有经济及非国有经济的影响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大于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对国有经济的乘数效应均大于对非国有经济的乘数效应;金融摩擦和企业异质性对政府支出乘数有显著影响,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关于金融摩擦呈单调递减态势。当不考虑企业异质性和金融摩擦时,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与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较大;纳入企业异质性和金融摩擦特征后,政府支出乘数明显变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亮  丁乐群  关信  
一、CES生产函数的形式 我们采用的CES生产函数形式为 Y=Ae~(bt)(d_1K~(-ρ)+d_2L~(-ρ))~(-u/ρ) (1)式中各参量意义如下:b是广义技术进步速率;Ae~(bt)表示与时间相关的由技术水平提高使产值增加的倍数(与资本、劳动无关的部分);ρ为替代参数;u是规模报酬系数(生产弹性);d_1与d_2分别是资本与劳动的密集度。通常接受如下假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江海峰  
本文给出了经济理论中CES生产函数的使用条件,并分析了CES生产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明德  
人保公司生产函数研究○雷明德人保公司的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企业为社会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就必须投入劳力、设备、原材料、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并且,企业的产出量与投入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通常,我们把表明企业产出量与投入要素之间数...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远鸿  
生产函数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起步很晚,大约发端于80年代初期。近几年,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往往集中在五大部门生产函数的研究与应用上,而缺少较为细致的部门生产函数的研究。为了满足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整体设计的要求,我们开始了中国部门生产函数模型的研究工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于波  陈希镇  杜江  
针对目前Copula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问题,本文通过非参数法得到了它们的分布函数图及其经验分布图并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一种解析法对其进一步的选择,并通过Q-Q图比较了各种模型的拟合程度,最后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得到了最优的Copula。最后对国内的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B股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体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晨沛  李辉尚  曲春红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观察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趋势和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情特征,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变迁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能够对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和异质性进行估计,优于传统生产函数方法,能够得到省际差异的时变要素产出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显著性和经济学意义;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发现,1978—2017年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1.7%,高于中部的0.9%和西部的1.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整体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增速变化趋势趋同,但存在阶段性差异;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Dagum基尼系数均值为0.247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和西部区域内发展不均衡性高于中部地区,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是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时空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区域内协同均衡发展格局亟待完善和转变。本文建议从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地区禀赋优势、健全完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软环境"等方面,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强  韩伯棠  李晓轩  
本文追溯了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主要评述了Griliches-Jaffe和Romer-Jones两个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知识生产函数的学理探讨已经比较成熟,但研发过程的专业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对投入与产出的量度难以全面而完整,因而知识生产函数只对大的样本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序列有效,为此本文提出几点研究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红专  翟立新  李强  
知识生产函数为分析研发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模型框架和定量研究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学者们通常以专利或新产品数作为产出测度,以人员、经费和专利存量作为投入测度进行分析,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投入及产出测度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知识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并对测度体系和各参数的意义给出合理的界定和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