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5)
- 2023(18271)
- 2022(15375)
- 2021(14478)
- 2020(12105)
- 2019(27492)
- 2018(27432)
- 2017(51987)
- 2016(28998)
- 2015(32761)
- 2014(32657)
- 2013(31284)
- 2012(28429)
- 2011(25655)
- 2010(25643)
- 2009(23305)
- 2008(22270)
- 2007(19483)
- 2006(16744)
- 2005(14387)
- 学科
- 济(106344)
- 经济(106220)
- 管理(79932)
- 业(73571)
- 企(61047)
- 企业(61047)
- 方法(50545)
- 数学(44006)
- 数学方法(43217)
- 农(29322)
- 中国(28593)
- 学(26000)
- 财(25818)
- 业经(24591)
- 理论(21565)
- 地方(20529)
- 制(19763)
- 贸(19554)
- 贸易(19547)
- 农业(19432)
- 易(18985)
- 技术(18788)
- 和(17077)
- 环境(16478)
- 务(16175)
- 财务(16086)
- 银(16073)
- 财务管理(16057)
- 银行(15995)
- 教育(15778)
- 机构
- 学院(401077)
- 大学(395248)
- 管理(152839)
- 济(147461)
- 经济(144087)
- 理学(133032)
- 研究(132408)
- 理学院(131504)
- 管理学(128609)
- 管理学院(127919)
- 中国(95509)
- 科学(87541)
- 京(84145)
- 农(73259)
- 所(67848)
- 业大(65823)
- 财(65770)
- 研究所(62627)
- 中心(59609)
- 江(58825)
- 农业(58048)
- 范(54323)
- 师范(53650)
- 财经(53155)
- 北京(52204)
- 技术(50290)
- 经(48291)
- 院(48235)
- 州(47830)
- 经济学(43311)
- 基金
- 项目(280990)
- 科学(218364)
- 研究(201709)
- 基金(199235)
- 家(176758)
- 国家(175277)
- 科学基金(148766)
- 社会(122893)
- 社会科(116286)
- 社会科学(116252)
- 省(113290)
- 基金项目(105217)
- 自然(99326)
- 自然科(97057)
- 自然科学(97027)
- 教育(96024)
- 划(95601)
- 自然科学基金(95234)
- 编号(84135)
- 资助(82722)
- 成果(67325)
- 重点(63730)
- 部(59989)
- 发(59605)
- 课题(59357)
- 创(58801)
- 创新(54751)
- 科研(54084)
- 计划(52790)
- 大学(51522)
- 期刊
- 济(155630)
- 经济(155630)
- 研究(109632)
- 中国(77556)
- 学报(71635)
- 农(66003)
- 科学(61890)
- 教育(56466)
- 管理(54774)
- 大学(52792)
- 学学(49803)
- 财(49222)
- 农业(45426)
- 技术(38420)
- 融(29182)
- 金融(29182)
- 业经(27819)
- 经济研究(25868)
- 财经(24666)
- 业(23975)
- 图书(21350)
- 经(21153)
- 科技(20601)
- 版(20453)
- 问题(19895)
- 业大(19490)
- 职业(18416)
- 技术经济(18273)
- 统计(18163)
- 商业(17617)
共检索到56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当前,职业院校知识生产从知识生产模式Ⅰ逐渐向知识生产模式Ⅱ转型,需要推动技术知识在前沿和交叉领域生成新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在内容、载体、目标方面均受到深刻影响。高职专业群的未来走向是重构课程知识网络,开辟新的知识空间,进而实现知识整合。因此,需要解构知识体系助推专业群课程体系逻辑转向,建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合样态,重构课程组织指明专业群课程体系生成路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秀珍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体现学校专业办学的定位,其内容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模式,是学校教育及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匹的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并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文章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讨论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途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及内涵、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智利红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从分析种子生产与经营的职业岗位及典型任务入手,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提出了实施保障,以期给其他专业提供借鉴,对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蓓
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数字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数字财金岗位知识相通和技能要求相近的特征,高职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建设提上了日程。文章以学习产出教育模式为基础,探讨了高职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明确数字财金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群人才素养要求及学生学习成果;按照“课程模块+实践平台”的方式多样化组合课程,因材施教,向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套餐,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
关键词:
数字财金 专业群 课程体系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 王建华 葛秀萍
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了"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雪芳
文章认为在当前"双元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灵活性、实践课程教学的保障体系设计不够完善、"双导师"设置容易造成相互错位等问题。借鉴"三层次双元"合作机制经验,从双培养主体的运行机制和专业课程体系两方面提出了"双元横向一体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构想,明确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合理进行课程开发、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企一体化的考评体系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荣 张斌 李曙生
文章指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专业变迁,机电类专业群改革步伐明显落后于区域产业发展,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应基于动态化构建、柔性化协调和特色化发展专业群和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拓展"的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名选 余如
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以职业岗位和工学结合为导向,提出"精基础理论教学→重软件开发能力培养→主抓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创建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新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软件开发能力,以获取软件职业资格证书为学习动力,确定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三大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软件工程 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翔
构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及其核心课程群,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入手,在对物流产业就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就业岗位群职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群,并对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谦明 江永南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成为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开展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调研表明,我国执业药师数量短缺,传统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应该对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促进学生设计与研发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微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方案设计优化,与之相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明显有所滞后。文章以秘书写作基础与技能课程模块为例,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出详解,认为应依据市场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导向,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模块化课程体系 文秘专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欢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了专业群。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为例,探讨高职高专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以实现相近专业间专业教学资源充分共享,互通互融、紧密联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课程体系 共享 融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文涛
实践教学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界定了合作企业"定岗"岗位和职业能力目标,提出了"定岗双元"模式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明确了实施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在同类领域实践教学的探索有所启发。
关键词:
定岗双元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包忠明
构建"共享、分立、互选"的平台式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高职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对接专业群服务面向、柔性构建、共性与差异性相结合、行业和企业参与共建等原则,通过分析专业群服务面向、面向的岗位群和技能要求,确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梳理岗位群对应的课程群和职业技能,构建由共享技能课程平台、分立技能课程平台和互选技能课程平台构成的平台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正勇 柳兴国 吴娟
针对传统以专业为单位招生录取、组织教学存在的不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将全校专业整合为8大专业集群,合理定位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借鉴国际工程教育资格互认的"悉尼协议",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通专融合的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成果导向 通专融合 专业群 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