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3)
2023(9484)
2022(7863)
2021(7608)
2020(6471)
2019(14857)
2018(14492)
2017(27152)
2016(15083)
2015(17266)
2014(16822)
2013(15857)
2012(14089)
2011(12835)
2010(13197)
2009(12141)
2008(11992)
2007(10735)
2006(9420)
2005(8305)
作者
(42032)
(35146)
(35009)
(32942)
(22017)
(16821)
(15699)
(13680)
(13204)
(12489)
(11914)
(11909)
(11251)
(11161)
(10770)
(10664)
(10365)
(10296)
(10067)
(10005)
(8858)
(8591)
(8491)
(7997)
(7989)
(7946)
(7816)
(7749)
(7244)
(7042)
学科
(56996)
经济(56922)
管理(47572)
(43723)
(38097)
企业(38097)
方法(28748)
数学(25105)
数学方法(24461)
技术(16945)
中国(15298)
(14242)
业经(13086)
理论(12878)
(12559)
(12215)
(11459)
技术管理(11412)
地方(9633)
农业(9322)
(9224)
教学(9041)
(8746)
(8711)
银行(8701)
(8403)
贸易(8396)
(8299)
(8155)
环境(8093)
机构
学院(208416)
大学(205228)
管理(81913)
(79298)
经济(77496)
理学(70589)
理学院(69848)
管理学(68125)
管理学院(67763)
研究(66423)
中国(49602)
(43906)
科学(41966)
(35591)
(33084)
(32369)
(31676)
业大(31389)
中心(30885)
研究所(30155)
财经(28057)
(27392)
北京(27373)
师范(27133)
技术(26618)
(25592)
(25341)
农业(25323)
(24394)
经济学(23729)
基金
项目(141878)
科学(112119)
研究(104561)
基金(100316)
(88123)
国家(87411)
科学基金(75541)
社会(64472)
社会科(61140)
社会科学(61122)
(58376)
基金项目(51976)
教育(50738)
自然(49034)
(48491)
自然科(48034)
自然科学(48021)
自然科学基金(47117)
编号(43548)
资助(41695)
成果(34889)
重点(32557)
(32390)
课题(31042)
创新(30364)
(30331)
(30007)
项目编号(26702)
科研(26578)
国家社会(26462)
期刊
(84187)
经济(84187)
研究(56671)
中国(46188)
管理(32333)
教育(31706)
学报(30979)
科学(29808)
(28725)
(27977)
技术(25100)
大学(24342)
学学(22547)
农业(20008)
(15229)
金融(15229)
财经(13583)
业经(13482)
经济研究(13341)
统计(13004)
(12647)
技术经济(12459)
(12341)
科技(11870)
(11757)
职业(11668)
图书(11362)
决策(10743)
问题(10225)
(9863)
共检索到30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小敏  叶如意  
我国应用型本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定位模糊、目标不适切、人才培养与传统大学趋同等问题,2015年关于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国家政策中对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办学目标等虽然有明晰表述,但在各省的具体试点中仍然面对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缺乏适切的评价体系。运用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提出应用型本科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代表着新型大学的发展方向,要以新的维度构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评价体系,即从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学科专业与新业态结合、应用性研究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以及服务区域文化影响力等维度开展"基准+创新"的评价模式,推动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振梅  冯华  
作为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避免会计实践教学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以高仿真实训室为依托,以多种业务类型为特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考核、过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为保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参加实训到主动选择、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鹏  杨祥  陈小虎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大一统"的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追求的本科教育反思与突破的结晶。这样的特殊背景,需要这类院校深刻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的科学内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规律性要求,并以此为根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深入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云儿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评价标准体系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中的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维度为评价标准决定着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宁波大红鹰学院突破传统的学业评价模式,形成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学业三维评价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洋  霍素彦  
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足、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因此,应从加强认识、建立学校、企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合作等层面入手,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士卿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班级建设模式中存在着班级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结构分工不合理、班级运行方式单一、班级文化人本色彩淡薄等弊端。基于这一模式运行的现实困境,通过解构与重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确立"和而不同"的班级愿景、构建"三位一体"的班级架构、探索"刚柔并济"的班级运行范式、打造"内外兼修"的班级文化品牌上进行创造性尝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可以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以创办一个企业项目为抓手,构建一个学校与社会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尔忠  吕朝龑  冯小琴  弥宁  
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复合性的特征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应是"本科标准+职业能力"。这一模式以重视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为基本特征,并通过优化课程、搭建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实践、实现理论到技能的贯通、工学结合、架通专业到职业的桥梁、综合提升、打开学生多元发展空间来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红宇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技术性优势。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网络与教育表面结合、实质分离、交互缺失等问题。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借助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软件,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从前期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开放、交互的教学环境。实践表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有积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静  
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成熟程度,通过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分段培养完成高职本科教育是最为科学、可行的途径,专业衔接是做好联合培养的基础。从研究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专业目录入手,分析了本科和高职专业的衔接状态,并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视角,对专业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典  
本论文试图在厘清形形色色的大学模式概念的基础上,从知识生产的视角,考察大学模式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的变化历程以及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论文共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由五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世纪大学及其知识生产(12-15世纪);第二章近代早期大学的发展及其知识生产(16-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建华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模式之一,承担着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任务,同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然而教育管理模式趋同已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阻碍,应用型本科院校唯有加快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办学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对明确政府、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以及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应用型院校应当在明晰政、校、企之间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教育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项桂娥  王剑程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实证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主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总体上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产教融合要求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办学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与企业活动的相互融合;产教融合研发模式和产学项目牵引模式受政府部门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影响较大;解决研发机构、经济实体以及基地的孵化是产教融合共建模式重要表征;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融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建国  刘文华  
本文阐述了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结合技术体系的规定性、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指出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教育是大势所趋,并从目标模式、发展模式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