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1)
- 2023(8915)
- 2022(7253)
- 2021(6516)
- 2020(5513)
- 2019(12838)
- 2018(12719)
- 2017(24940)
- 2016(13045)
- 2015(14921)
- 2014(14858)
- 2013(14864)
- 2012(13689)
- 2011(12760)
- 2010(13201)
- 2009(12310)
- 2008(11608)
- 2007(10395)
- 2006(9639)
- 2005(8863)
- 学科
- 济(81901)
- 经济(81849)
- 管理(38597)
- 业(34349)
- 方法(32400)
- 数学(29287)
- 数学方法(28734)
- 企(27679)
- 企业(27679)
- 地方(18150)
- 中国(15836)
- 学(15679)
- 农(15031)
- 业经(14551)
- 地方经济(12897)
- 财(11617)
- 农业(10617)
- 理论(10303)
- 贸(9793)
- 制(9790)
- 贸易(9786)
- 和(9501)
- 易(9417)
- 环境(9180)
- 技术(9107)
- 策(8774)
- 融(8604)
- 金融(8603)
- 经济学(8383)
- 划(8312)
- 机构
- 大学(200132)
- 学院(199803)
- 济(93366)
- 经济(91678)
- 管理(75795)
- 研究(72618)
- 理学(65196)
- 理学院(64515)
- 管理学(63088)
- 管理学院(62755)
- 中国(54177)
- 科学(44106)
- 京(42321)
- 财(38543)
- 所(37581)
- 研究所(34174)
- 农(34084)
- 中心(31661)
- 财经(30668)
- 江(30265)
- 经济学(29876)
- 业大(29677)
- 经(27824)
- 农业(26831)
- 北京(26620)
- 经济学院(26435)
- 院(25832)
- 范(24284)
- 师范(23952)
- 州(23506)
- 基金
- 项目(131125)
- 科学(103377)
- 基金(96516)
- 研究(91282)
- 家(85863)
- 国家(85274)
- 科学基金(72697)
- 社会(59808)
- 社会科(56928)
- 社会科学(56912)
- 省(50832)
- 基金项目(49291)
- 自然(47639)
- 自然科(46613)
- 自然科学(46599)
- 自然科学基金(45770)
- 划(42634)
- 教育(41703)
- 资助(41688)
- 编号(35195)
- 重点(29853)
- 发(29173)
- 部(28532)
- 成果(28262)
- 创(27072)
- 国家社会(25655)
- 创新(25521)
- 科研(24916)
- 课题(24589)
- 教育部(24412)
共检索到305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延 王智强
R&D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沿的部分,它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R&D模型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归结于知识生产函数中两种投入要素——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并且把经济的长期增长模式区分成三种类型:稳定性均衡、非稳定性均衡和半稳定性均衡。文章首次对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2004-2006年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稳定性均衡的类型,新知识的生产对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经济会在某个增长率稳定下来,劳动力和资本存量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比例和储蓄率的上升,在长期内都不会改变这个稳定的增长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生产函数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与应用中一个活跃的领域。文章就三种生产函数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由于所给生产函数是非线性的,参数估计一般采用线性化的方法近似估计,在预测上多数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文章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较好地给出最佳估计值。
关键词:
生产函数 替代弹性 非线性回归 经济预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马林 刘贯春
本文将人力资本和能源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利用多部门核算框架将经济增长分解为部门绿色生产率提升、部门间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和要素禀赋积累,并依据地区真实产值条件分布的相似性引入异质性增长路径,从而重新估计了中国绿色经济增长源泉。基于2001—2015年省级三次产业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内部存在差异化的生产函数,拒绝所有省份遵从相同增长路径的传统假定,而且增长路径随时间推移发生了模式变迁;第二,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主导驱动因素是要素禀赋积累,其次是部门间要素配置效率改善,两者增速下滑是导致2011年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的根本原因;第三,忽略增长路径异质性会低估要素禀赋积累的贡献率,并高估部门间要素配置效率的贡献率。本文结论表明,提升资本投资效率和克服要素市场扭曲是维持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进而对于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林
运用了规模经济的一般含义和计量方法,并深入分析航空运输业规模经济的成因,然后借鉴规模经济常用的成本函数计量方法,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了我国航空运输业成本函数模型,最后利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对我国航空运输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航空运输业整体而言存在规模经济的结论,从而为指导我国航空运输业实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生产函数 成本函数 规模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峰
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例,说明了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下,总资本和总产出以相同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特性则与规模报酬性质有关。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人口增长也能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反之,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人口增长则会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减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治觉 侯奔 姚传飞
本文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最大化国家效用函数,分别得到了平衡增长路径中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根据"巴罗法则"进行经验研究,得到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8.5%,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21.7%;根据模型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国家效用函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伯强
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框架下,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这一推断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节省能源、采取能源保护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在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的发展战略目前仍然有效。适当的“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丹阳 周泽茜
本文从生产函数演变的视角探讨增长理论的变迁,找出各种理论在生产函数形式上的异同,同时指明其背后隐含的经济意义和内在逻辑上的重大差别。从资本积累、外生技术进步到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剖析了这些模型是怎样建立起一般均衡的,并厘清了内生增长的决定因素。我们认为增长理论的未来发展不能局限于生产函数方面的考量,需转向"算法"(Algorithm)模型的开拓。在计算技术大幅提升的当下,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开发"Agent-Based Model"(ABM)、"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Economics"(ACE)去模拟经济个体在不同政策环境和规章制度下的决策,探讨政策和体制变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算法"模型的第一目标是在有限的现有成果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小型但具有拓展潜力的标准化增长理论模型,逐渐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其创新虽有难度,但成果是令人期盼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经济增长理论的差异体现在生产函数的设定上。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不满足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框架的条件,呈现出经济增长的自身独特性。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条件设定扩展的Leontief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所构造的经济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种种典型化事实。
关键词: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储蓄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首先对古典生产函数进行了拓展,提出广义生产函数概念,将技术、制度和信息三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新动因;然后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与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之间的关系;接着,以城市群和世界城市理论为基础,提出广义城市理论,并分析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广义生产函数 广义城市 西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郎永清
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相一致,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固定技术系数总量生产函数开始,分别经历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资本收益递增总量生产函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一个资本收益递减但趋向于一个正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的形成阶段。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五六
本文在一般化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运用门限理论,建立了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该模型在存在门限效应时,更能够表达生产要素对产出的非线性机制的内涵。在以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为例的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1988年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在1988年后其关系才显著,且对非能源部门存在显著的外溢作用。
关键词:
门限效应 两部门模型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戚成蹊
本文基于1990-2014年的宏观历史数据,在三种模拟条件的假设下,对我国未来50年的宏观经济变量做出预测分析,包括:劳动力增长率的预测、资本投入增长率的预测、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的预测与技术进步率的预测。并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未来50年的GDP增长率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GDP增长率在预测期间内呈持续下降趋势,并且在三种不同的模拟条件下,GDP增长率在2065年将下降到5.5%、3.9%和2.3%。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戚成蹊
本文基于1990-2014年的宏观历史数据,在三种模拟条件的假设下,对我国未来50年的宏观经济变量做出预测分析,包括:劳动力增长率的预测、资本投入增长率的预测、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的预测与技术进步率的预测。并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未来50年的GDP增长率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GDP增长率在预测期间内呈持续下降趋势,并且在三种不同的模拟条件下,GDP增长率在2065年将下降到5.5%、3.9%和2.3%。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张德远 顾柳柳
文章以先进工业增长模式典型省份城市——上海和全国1996-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构成的32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从微观机制上对工业增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上海环境规制政策加大了技术进步在工业增长中的贡献,显著促进了自身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但从生产前沿来看,在节能减排、要素配置和技术效率的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上海工业增长与全国有一定相似性,其动力来源按大小依次为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虽然贡献因素排序一致,但是上海技术进步的贡献远大于全国且对要素的依赖程度远低于全国,上海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