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
2023(452)
2022(427)
2021(435)
2020(399)
2019(984)
2018(1032)
2017(2083)
2016(995)
2015(958)
2014(815)
2013(779)
2012(659)
2011(666)
2010(592)
2009(478)
2008(387)
2007(317)
2006(299)
2005(204)
作者
(2280)
(1892)
(1811)
(1669)
(1197)
(795)
(793)
(771)
(708)
(647)
(634)
(607)
(589)
(574)
(569)
(550)
(517)
(499)
(491)
(478)
(466)
(449)
(434)
(418)
(414)
(411)
(408)
(391)
(381)
(374)
学科
(3417)
经济(3416)
(3143)
管理(2877)
(2452)
企业(2452)
方法(1698)
业经(1429)
数学(1382)
数学方法(1370)
技术(1154)
(1050)
贸易(1050)
(1042)
(916)
信息(898)
(880)
产业(878)
技术管理(877)
(868)
(816)
电子(799)
总论(790)
信息产业(779)
网上(727)
网上贸易(727)
服务(672)
(670)
理论(668)
经营(660)
机构
学院(11817)
大学(11774)
管理(6179)
理学(5474)
理学院(5435)
管理学(5390)
管理学院(5369)
(4959)
经济(4876)
研究(3282)
(2334)
中国(2225)
科学(2105)
业大(1760)
经济管理(1639)
中心(1612)
(1552)
(1552)
(1477)
(1474)
师范(1457)
(1455)
研究所(1398)
信息(1368)
经济学(1362)
财经(1347)
商学(1329)
商学院(1311)
北京(1285)
(1244)
基金
项目(9333)
科学(7679)
研究(7177)
基金(7106)
(6243)
国家(6196)
科学基金(5515)
社会(4757)
社会科(4554)
社会科学(4554)
基金项目(4032)
(3598)
自然(3487)
自然科(3425)
自然科学(3425)
自然科学基金(3381)
编号(3323)
教育(2951)
(2913)
成果(2553)
资助(2495)
项目编号(2405)
(2335)
创新(2186)
国家社会(2136)
(1948)
(1947)
(1924)
重点(1882)
人文(1824)
期刊
(4387)
经济(4387)
研究(2707)
管理(2106)
情报(1689)
中国(1644)
科学(1644)
图书(1361)
技术(1270)
(1264)
学报(1262)
理论(1089)
实践(1072)
(1072)
农业(1008)
业经(924)
大学(915)
技术经济(886)
教育(880)
(871)
科技(869)
学学(848)
经济研究(770)
书馆(665)
图书馆(665)
现代(660)
(598)
工作(596)
情报工作(566)
商业(552)
共检索到15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逯行  陈丽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群居而生。"互联网+"时代的课程观已然发生转变,课程不仅具有知识传播功能,还具有知识生产、关系网络和社区等属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在线课程知识生产与进化的量化模型,以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课程形态中的知识生产曲线、知识生产者角色、知识进化规律、知识生产关系的去权威化耦合等知识生产属性的表征,进一步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新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课程形态演化过程及其表征:新课程形态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网络,是一个创新系统,其学习者是知识生产者,同时也是知识学习者,整个系统通过节点学习者自身的不断进化逐渐提高系统的知识生产效率。本研究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在线课程设计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动态构建群体知识生产的"共享知识库",设计并提供"知识生产脚手架",构建基于"交互话轮"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等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燕  赵振斌  褚玉杰  张铖  
文章以贵州各官方网站和曾游览过贵州的游客发表在网络上的摄影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质性分析法、图片内容分析法及符号学方法,借助NVivo 10,Ucinet 6和SPSS20.0等软件,探寻官方网站通过摄影照片表征的旅游地意象与游客感知表征意象间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类照片的内容要素在10个节点类目上都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通过可视化方法构建的偏好照片组合模型也表明两类照片存在诸多不同;其后对地方标志形象的符号学探究则显示官网与游客对旅游地的表征又存在一致性,但这种一致并不是绝对的,两类照片背后隐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铮  
知识挖掘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展 ,有力地带动了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服务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浩瀚无序 ,给知识挖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挖掘的现状 ,提出了知识挖掘的关键问题 ,最后给出了一个知识挖掘的体系结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宏亮  
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课程形态,微课程借助信息、数字与媒体等现代技术,业已引发了传统课程生态系统的连锁式变革。它在汰变更新传统课程的物质载体、传播渠道、呈现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迭代创生了不同以往的知识形态、人知关系、认知结构与习得机制,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知识形态的"网络化"、知识表达的"可视化"与知识习得的"具身化"图景。透视微课程视界中知识样态的上述表征,既有益于对教育信息化深入课程软腹地带作出前瞻的理论探寻,也有益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论辩可能的实践路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俊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知识承载体系之外被生产和传播的知识逐渐兴起,其背后反映了知识范式的重大变化:知识生产的主体不仅有专业知识生产者和机构,也逐渐拓展到大量普通民众,知识生产越来越个人化、迅捷、随意,并更加需求导向;知识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且消费方式以免费为主,在日常情境中随时进行;这种知识具有更强的平等主义色彩,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直接,在互联网商业生态中,其传播价值尤其重要。从历史维度上看,这种存在于传统承载体系之外的知识一直存在,而互联网则带来了这种知识的兴起,由于知识社会学视角下这一知识范式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这类知识被冠以流动知识的名称。流动知识的兴起带来了一些影响:知识学习更便捷,打破专业和学科的界线,但也可能导致更多错误信息的传播以及深度学习的困难,这也对知识与市场、知识学习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留下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在一  毛学峰  
“互联网+”重塑农业的具体表征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在农业各环节形形色色的变化表现之下,“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和信息前瞻性决策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环节产生改变的关键在于信息。这一改变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工业化思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依循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同时降低因为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营销风险。“互联网+”重塑农业的本质是让农业不断向着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知识服务农业阶段。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注重生产端的技术变革,及时推动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全明  
本文深刻剖析了传统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弊端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分析了"统计+互联网"和"互联网+统计"的实质内涵与本质区别,结合国家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等相关政策,指出了建立互联网+时代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变革目标、法律依据和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对策建议,对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统计体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加元  
审计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两种教育体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从教育理念融合、学习平台融合、课程资源融合三个维度,对两类教育融合的标志进行表征,可以发现两类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了三层次的在线教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两类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加元  
审计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两种教育体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从教育理念融合、学习平台融合、课程资源融合三个维度,对两类教育融合的标志进行表征,可以发现两类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了三层次的在线教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两类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欣  张冬梅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知识集成模型无法识别用户个性化知识及共性知识等问题,应用情境感知理论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情境知识集成模型,为用户推送所需个性化及共性知识。【方法/过程】通过构建静态、动态情境知识模型,首先描绘用户个性化知识与共性知识;然后绘制用户知识需求曲线,识别个性化与共性知识;最后利用RSS为用户推送所需知识文档。【结果/结论】通过四项评价指标与用户知识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利用情景知识集成模型可以获取用户各层次知识需求,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智能化地预测与推送用户所需的个性化知识与共性知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邢小强  周平录  
互联网知识付费是企业借助互联网工具与平台为付费用户提供各类知识产品与服务的新兴商业形态,其商业模式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知识付费行业内5家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归纳出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理论框架,为后续理论与实证分析提供比较与验证的基础。研究表明,互联网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包含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关键活动与盈利模式4个构成要素,其中价值主张反映时代变化引发的多样化知识需求,价值网络展现企业与知识生产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关系与结构,围绕价值网络的关键活动支撑持续的知识产品与服务提供,盈利模式则通过适当的付费机制设计与价值分配来促进商业的可持续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以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从组织邻近性和知识邻近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并用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组织邻近性与知识邻近性均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其影响作用有限,只有当两者均具有高水平的协同作用影响时,农村消费市场才可以较好的吸收"互联网+"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其发展。为使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最大化,建议提供平台政策支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探索知识溢出多种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以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从组织邻近性和知识邻近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并用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组织邻近性与知识邻近性均可以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其影响作用有限,只有当两者均具有高水平的协同作用影响时,农村消费市场才可以较好的吸收"互联网+"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其发展。为使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最大化,建议提供平台政策支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探索知识溢出多种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分析企业知识创造主体、知识客体和环境因素所呈现的新特征,并提出互联网对企业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四大驱动力因素,网络开放性、虚拟网络、多主体参与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以及驱动力因素,有利于企业挖掘互联网中价值创造的要素。最后,基于知识的视角提出企业从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能力和加强互联网技术3个方面,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快速响应变革的环境,进行新知识的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