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7)
2023(11645)
2022(9790)
2021(9065)
2020(7718)
2019(17602)
2018(17139)
2017(32894)
2016(17732)
2015(20391)
2014(19861)
2013(19567)
2012(18333)
2011(16774)
2010(16971)
2009(15686)
2008(15635)
2007(14352)
2006(12210)
2005(10735)
作者
(50269)
(42446)
(42356)
(40286)
(27176)
(20383)
(19243)
(16313)
(15941)
(15024)
(14258)
(14179)
(13447)
(13344)
(13188)
(13082)
(12906)
(12435)
(12260)
(12197)
(10431)
(10377)
(10336)
(9616)
(9612)
(9562)
(9534)
(9370)
(8558)
(8462)
学科
(77631)
经济(77568)
(58629)
管理(57584)
(48919)
企业(48919)
方法(39491)
数学(34885)
数学方法(34618)
(20942)
中国(20758)
技术(20571)
(20077)
业经(17105)
地方(14740)
(14403)
农业(14347)
(13957)
贸易(13950)
技术管理(13855)
(13833)
(13521)
理论(13357)
(12581)
财务(12562)
财务管理(12528)
企业财务(11941)
(11867)
银行(11841)
(11647)
机构
大学(257892)
学院(256888)
(109230)
经济(107053)
管理(104622)
理学(90679)
理学院(89797)
管理学(88570)
管理学院(88079)
研究(82606)
中国(62423)
(52797)
(49744)
科学(48795)
(40859)
(40411)
财经(39634)
中心(39322)
(39181)
业大(36726)
研究所(36560)
(36066)
经济学(33938)
北京(32807)
(32488)
师范(32179)
农业(32015)
经济学院(30866)
(30767)
财经大学(29484)
基金
项目(172120)
科学(137645)
研究(128579)
基金(125336)
(108232)
国家(107312)
科学基金(93444)
社会(82842)
社会科(78718)
社会科学(78700)
(68382)
基金项目(66291)
教育(60670)
自然(58706)
自然科(57491)
自然科学(57474)
(57104)
自然科学基金(56540)
编号(52141)
资助(50485)
成果(42449)
(41755)
(39081)
重点(38756)
创新(38144)
(37093)
课题(35926)
国家社会(34785)
教育部(34203)
人文(33107)
期刊
(113914)
经济(113914)
研究(73629)
中国(53815)
(39341)
管理(38970)
学报(36765)
(36026)
科学(35614)
教育(31567)
大学(28341)
学学(26421)
技术(25036)
农业(24314)
(23211)
金融(23211)
财经(20068)
经济研究(18891)
业经(18679)
(17253)
技术经济(15381)
科技(15270)
问题(15094)
(14327)
(12995)
图书(12922)
统计(12705)
理论(12579)
(12474)
(12277)
共检索到37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邹昀瑾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知识生产参与者和多元协同发展的引领者。选取北京市3个典型案例,构建知识生产—多元互动分析框架,以阐释青年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行动逻辑。通过区分科技创新中知识生产的多维效应和多元主体互动模式,提炼出3种路径:(1)企业—政府互动,以知识生产的规模效应促进产品创新;(2)企业—专家互动,以知识生产的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3)企业—资本互动,以知识生产的竞争效应促进商业创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青年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典型运作机制,分别是风险规避、压力调适、理性学习以及协商对话。研究可为理解科技创新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对支持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艳  
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视角,探讨知识产权直接证券化的功能、可能性、可行性、演进的逻辑和途径。以往的研究,是建立在发达知识产权许可市场上的许可债权证券化,知识产权直接证券化则因缺乏偿付来源被否定。研究结果表明:信托运营可创造偿付来源;"管理人责任定价"可解发行定价之难题;政府隐性担保和金融工具可作为撬动杠杆;金融稳定的监测评价可控制风险。通过试点规范引导知识产权直接证券化,能够盘活政府财政科研体制中的知识产权,引导金融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知识产权流入实体企业,助力知识产权和金融、科技和经济的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  
文章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对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经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对四个知识密集服务开发项目的服务创新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识别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结构维与过程维,结合规则正式化、决策集体化、资源共享和任务协作四大核心要素,构建起"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顾客知识整合—新服务开发绩效"内在关系的六个研究命题,得出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影响新服务开发绩效是通过顾客技术知识整合和顾客情景知识整合两条路径共同实现的基本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  
文章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对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经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对四个知识密集服务开发项目的服务创新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识别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结构维与过程维,结合规则正式化、决策集体化、资源共享和任务协作四大核心要素,构建起"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顾客知识整合—新服务开发绩效"内在关系的六个研究命题,得出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影响新服务开发绩效是通过顾客技术知识整合和顾客情景知识整合两条路径共同实现的基本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  
文章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对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经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对四个知识密集服务开发项目的服务创新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识别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结构维与过程维,结合规则正式化、决策集体化、资源共享和任务协作四大核心要素,构建起"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顾客知识整合—新服务开发绩效"内在关系的六个研究命题,得出了知识密集服务企业-顾客交互影响新服务开发绩效是通过顾客技术知识整合和顾客情景知识整合两条路径共同实现的基本结论,从而在理论上丰富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解释企业-顾客交互创新机制的相关研究,是对共同创造范式下的创新管理规律的有益探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荣伟  毛蕴诗  
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hip)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得到组织授权和资源保证的组织内部的创业行动。通过这种行动,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实现细分市场的新价值。本文尝试通过内部创业的理论分析,探讨跨国公司在内部创业过程中的三维行动要素以及内部创业的行动逻辑,进而探讨大公司如何通过内部创业机制引入内部创业精神,克服大企业病,并创造市场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目的]“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小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文章针对现阶段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种地如何赚钱”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生产托管实践路径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推进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联合、推动小农户组织化、满足农户个性化生产经营需求、健全小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的风险分担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小农生产现代化的逻辑创新。[结果]农业生产托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巩固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小农户排斥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之外。[结论]文章提出灵活推进各种规模化经营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生产托管供需市场等改进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昊光   岳启明  
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范式的转变,以及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为国家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者、资本、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信息数据、社会过程这六大要素不断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体系政策、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是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平衡之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莫经梅   张社梅  
全面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实践领域绿色创业的成功率偏低,打开农业绿色创业过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探寻绿色创业成功的条件就显得重要而紧迫。本文以7名返乡入乡农业绿色创业成功者为案例,重点探究创业者心理因素创业韧性和外部因素资源拼凑两者对农业绿色创业过程影响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1)市场预测、资源积累和价值认同是驱使返乡入乡人员选择农业绿色创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时,返乡入乡人员才会进行农业绿色创业;(2)创业韧性与资源拼凑是影响返乡入乡人员农业绿色创业的关键因素,但不同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具有差异性,资源拼凑在初期行动阶段更占主导地位,创业韧性在困境调适阶段更起支撑作用;(3)农业绿色创业推进过程中必须注重创业者胜任力与创业阶段所要求的综合能力相匹配,成功推进农业绿色创业需要充分考虑创业者个体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本文解构了农业绿色创业过程中微观创业者内外部因素互动的影响机理,为提升农业绿色创业成功率提供新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协同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然而,多元普世性的逻辑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与产业科研协同创新的实体化组建。近年来,国外大量关于影响大学与产业科研协同创新逻辑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探讨了大学与产业科研协同创新的动机因素、制约因素和决定因素,取得了富有规律性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浦阳  杨鑫垚  卢泓宇  牛君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份额移动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型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层面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创新,并且在东部沿海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结构性差异上,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弘颖   喻雯  
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推动着大学治理范式的变迁,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教育优先的新格局使建设新时代创业型大学成为必然趋势。瞄准大学根基与体制冲突,立体剖析创业型大学语境下科技创新发展,横向平衡大学精神、管理价值和国家战略,纵向结合理论模型、国家政策和转型实践,将多重知识、多面育人和多元组织的逻辑统一贯穿其中。解构创业型大学生态系统中参与共治的宏观、中观、微观和外延主体,明确其角色赋予的责任担当;科技联盟各自发挥动能优势、聚力提升体系效能,探寻全链条耦合的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创新治理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昌振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待培育的新动能。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资本市场是推动资本、技术等各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通道,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深入分析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机理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和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效能,加快培育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志腾  刘文云  黄平平  
[目的/意义]高校机构知识库作为高校服务科研的重要平台,建设必须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服务创新实践,寻找其服务创新优化的实现路径,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方法/过程]在服务逻辑视角下,分析高校机构知识库服务理念,架构出基于服务逻辑的服务创新模式,并从服务主导逻辑的参与者、资源、服务、价值和制度这5个核心要素出发,提出高校机构知识库实现服务创新优化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在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服务创新过程中,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技术、资源和制度的保障下,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用户与机构知识库的价值共创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