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7)
2023(11446)
2022(9499)
2021(9123)
2020(7454)
2019(17010)
2018(17168)
2017(31900)
2016(17391)
2015(20078)
2014(19759)
2013(18526)
2012(16282)
2011(14653)
2010(15042)
2009(13675)
2008(13007)
2007(11912)
2006(10333)
2005(8909)
作者
(44468)
(36853)
(36510)
(35052)
(23314)
(17579)
(16936)
(14148)
(14025)
(13356)
(12550)
(12309)
(11702)
(11460)
(11385)
(11144)
(11046)
(10888)
(10762)
(10506)
(9071)
(8852)
(8781)
(8661)
(8364)
(8275)
(8254)
(8230)
(7451)
(7222)
学科
(62118)
经济(62059)
管理(47861)
(41551)
(35317)
企业(35317)
方法(27842)
数学(23890)
数学方法(23315)
中国(20797)
(19084)
(17092)
贸易(17084)
(16753)
(16320)
业经(15166)
理论(14432)
地方(13254)
教育(12427)
农业(12012)
(11960)
(11848)
(11604)
技术(10933)
教学(10547)
(10342)
(9257)
银行(9252)
(9128)
(8888)
机构
学院(227444)
大学(226138)
管理(86374)
(86145)
经济(83963)
理学(73822)
理学院(73038)
管理学(71264)
管理学院(70860)
研究(68399)
中国(52038)
(47146)
(41304)
科学(40378)
(36428)
(33208)
中心(33026)
师范(32950)
财经(32156)
(31848)
(29981)
业大(29836)
(29379)
北京(29259)
(29176)
研究所(28278)
技术(26770)
经济学(26747)
师范大学(25745)
(25632)
基金
项目(148869)
科学(117661)
研究(117134)
基金(104433)
(88385)
国家(87623)
科学基金(76595)
社会(72803)
社会科(68863)
社会科学(68847)
(60849)
教育(57595)
基金项目(54138)
编号(51412)
(49772)
自然(46926)
自然科(45894)
自然科学(45887)
自然科学基金(45014)
成果(42803)
资助(42749)
课题(36101)
重点(33291)
(32466)
(32142)
(31889)
项目编号(31684)
(30992)
大学(30608)
创新(29678)
期刊
(98852)
经济(98852)
研究(69727)
中国(52728)
教育(43851)
(32930)
管理(32862)
学报(29548)
(29045)
科学(27276)
大学(24760)
技术(23862)
学学(21285)
农业(19935)
业经(18785)
(18676)
金融(18676)
图书(17308)
经济研究(16108)
财经(15270)
(13299)
职业(13118)
问题(12651)
书馆(12461)
图书馆(12461)
(11895)
统计(11432)
(10965)
(10954)
论坛(10954)
共检索到34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静  
新型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模式的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发展平台的创新。"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特殊意义在于,地方本科院校因建在小镇而具有"新型"特质,小镇因地方本科院校的融入而具有"文化"特色。从知识溢出视角看,"新型大学"与"特色小镇"互为知识溢出源,产教城融合和校政企一体是"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建筑物空间布局融合、高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融合、园区社区与高校融合,是"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付晓东  蒋雅伟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根植性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建立了"特色"形成的理论体系,将根植性的表现形态分为自然资源禀赋、社会资本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偏好这三类,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特色的形成,并得出根植性本身具有独特性、网络性、发展性、继承性和易逝性的特性。根据根植性的理论原理,本文对我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各区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特征,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付晓东  蒋雅伟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根植性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建立了"特色"形成的理论体系,将根植性的表现形态分为自然资源禀赋、社会资本基础以及市场需求偏好这三类,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特色的形成,并得出根植性本身具有独特性、网络性、发展性、继承性和易逝性的特性。根据根植性的理论原理,本文对我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各区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特征,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张旭亮  
特色小镇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探索推进"小城镇大发展、小区域大平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创新"的城市新空间发展思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小镇,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强  魏婷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诉求推动了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迅速开展,作为特色城镇空间的重要建构意涵,有待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源认知及政策探索进一步深入。以资源整合理论为视角,通过阐释浙江典型特色小镇整合地方性特色资源的特征和路径,从环境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三种资源面向入手,对特色小镇资源特性的价值性、集聚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四类特征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协调性、盟约性和统合性三种政策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燕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法宝。本文基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并借助DID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特色小镇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特色小镇以农业及制造业型小镇为主,部分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得分较低;特色小镇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小镇的GDP,但对小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汪杰  雷雅清  
本文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特殊战略意义,并介绍了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文章认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可借助PPP模式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近期,特色小镇建设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转型的样板试验田,其建设被视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朝睿  
自2016年国家推出特色小镇方面的引导政策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特色小镇运动如火如荼,一方面令全社会开始关注特色小镇建设,引发了投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对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然而就特色小镇现有的发展情况而言,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政策缺细则、有流程缺准则、有方向缺路径、有建设缺特色的大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清文  陆小成  资武成  
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引擎作用,依托绿色金融服务维护和发挥好特色小镇的绿色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发展。新时代特色小镇的绿色金融发展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碳交易等多种模式。新时代特色小镇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构建绿色激励机制;优化绿色基金环境,完善绿色价值链;创新绿色保险模式,构建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拓展碳交易项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海生  王艳飞  金浩然  
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突破点。在理论研究和案例梳理基础上,总结经营模式的五部分内容,包括界定参与主体、归纳经营内容、梳理典型模式、分析收益来源和判断发展趋势。其中,依据地方实践,提炼出四种典型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的内生型特色小镇模式、政企合作的内生型特色小镇模式、政府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模式和企业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艺芬  
本文从资产建设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消费带动储蓄养老、以储蓄激励消费的消费养老保险,来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并且以上海、重庆为例,探讨了消费养老保险在社会实施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以及关于构建资产型消费养老模式的构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水彬  应可福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一种所谓的"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变化,这种数量关系无论如何积累,本身并不能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发展。"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己不是仅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科技己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要素,而创新又是科技前进的主要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裴晓敏  张增常  
以完备心理品质评价体系为指导,对"行商"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从行商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了集智商、情商、行商于一体的创新型人才评价和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为一体的完备素质教育结构,对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