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1)
- 2023(15921)
- 2022(13922)
- 2021(13079)
- 2020(10895)
- 2019(25125)
- 2018(25088)
- 2017(48280)
- 2016(26068)
- 2015(29142)
- 2014(28561)
- 2013(28076)
- 2012(25419)
- 2011(22812)
- 2010(23032)
- 2009(21199)
- 2008(20193)
- 2007(17762)
- 2006(15279)
- 2005(13213)
- 学科
- 济(102666)
- 经济(102555)
- 管理(79009)
- 业(74890)
- 企(64692)
- 企业(64692)
- 方法(49066)
- 数学(42191)
- 数学方法(41479)
- 农(26825)
- 中国(26342)
- 财(25276)
- 业经(23706)
- 贸(22750)
- 贸易(22736)
- 易(22173)
- 技术(22005)
- 学(21815)
- 地方(19455)
- 理论(19437)
- 制(17860)
- 农业(17844)
- 和(16455)
- 务(15650)
- 财务(15570)
- 财务管理(15544)
- 环境(15106)
- 划(14959)
- 企业财务(14647)
- 银(14584)
- 机构
- 学院(360220)
- 大学(359418)
- 管理(146937)
- 济(141132)
- 经济(138035)
- 理学(128154)
- 理学院(126843)
- 管理学(124373)
- 管理学院(123739)
- 研究(113854)
- 中国(83888)
- 京(75262)
- 科学(71263)
- 财(63316)
- 所(55772)
- 农(55042)
- 业大(53423)
- 中心(52034)
- 江(52032)
- 财经(51191)
- 研究所(50914)
- 范(47267)
- 师范(46838)
- 北京(46826)
- 经(46575)
- 农业(42835)
- 州(42400)
- 经济学(41958)
- 院(41804)
- 技术(39085)
- 基金
- 项目(250881)
- 科学(198657)
- 研究(184686)
- 基金(181811)
- 家(157721)
- 国家(156426)
- 科学基金(135816)
- 社会(115970)
- 社会科(109951)
- 社会科学(109924)
- 省(99643)
- 基金项目(96193)
- 自然(88932)
- 自然科(86986)
- 自然科学(86970)
- 教育(86606)
- 自然科学基金(85389)
- 划(82966)
- 编号(76111)
- 资助(75037)
- 成果(60900)
- 重点(55896)
- 创(55620)
- 部(54967)
- 发(52896)
- 课题(52212)
- 创新(51242)
- 教育部(47669)
- 科研(47591)
- 项目编号(47162)
- 期刊
- 济(150305)
- 经济(150305)
- 研究(101936)
- 中国(68292)
- 管理(54780)
- 学报(54489)
- 科学(50959)
- 农(50123)
- 财(47270)
- 教育(45120)
- 大学(41573)
- 学学(38865)
- 农业(35056)
- 技术(33988)
- 融(27570)
- 金融(27570)
- 业经(26351)
- 经济研究(24227)
- 财经(23948)
- 经(20488)
- 图书(20128)
- 问题(19350)
- 科技(19101)
- 业(18906)
- 技术经济(18652)
- 理论(16579)
- 统计(16503)
- 贸(16298)
- 商业(16283)
- 版(15894)
共检索到51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喜征 曹帅 谢悦 梁家莉
构建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互补组织合作创新收益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会选择与知识吸收能力较大的互补组织合作,以获得较大的互补性知识溢出,增加创新收益;同时,组织应通过加大互补性经济好处实现程度来增加合作创新收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喜征 曹帅 谢悦 梁家莉
构建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互补组织合作创新收益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会选择与知识吸收能力较大的互补组织合作,以获得较大的互补性知识溢出,增加创新收益;同时,组织应通过加大互补性经济好处实现程度来增加合作创新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喜征 梁家莉 曹帅 谢悦
文章考虑供应链企业间创新活动的纵向知识溢出效应,引入知识溢出系数、知识利用率、创新投入等变量,建立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利润模型,分析了企业在合作创新与不合作创新情形下的利润。结果表明:在考虑知识溢出效应下,企业的利润及供应链总体利润均比不考虑知识溢出时有所增加,知识溢出系数及知识利用率增大都会使企业利润增大;创新投入增加会使企业利及润供应链总利润增大,且创新投入与利润之间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关系。这可能会致使减弱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投入积极性,因此必须调整供应链合作创新利润分配机制,让企业在合作创新中得到应有的回报以保持其积极性。研究建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应充分利用供应链合作创新的优势,使合作成果得益最大化;通过创新利润分配调整,鼓励企业在创新合作中的投入,使合作创新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关键词:
供应链 合作创新 知识溢出 利润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喜征 梁家莉 曹帅 谢悦
文章考虑供应链企业间创新活动的纵向知识溢出效应,引入知识溢出系数、知识利用率、创新投入等变量,建立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利润模型,分析了企业在合作创新与不合作创新情形下的利润。结果表明:在考虑知识溢出效应下,企业的利润及供应链总体利润均比不考虑知识溢出时有所增加,知识溢出系数及知识利用率增大都会使企业利润增大;创新投入增加会使企业利及润供应链总利润增大,且创新投入与利润之间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关系。这可能会致使减弱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投入积极性,因此必须调整供应链合作创新利润分配机制,让企业在合作创新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关键词:
供应链 合作创新 知识溢出 利润分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良贵 石柱鲜
已有的文献多是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溢出效应,该方法得到的溢出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则是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的方法来衡量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的溢出效应,它能够从溢出指数走势特征中提取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可以辅助投资者预判市场走势,做好资产配置准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特征明显,收益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高点,而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低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演化 知识溢出效应 TD-SCDMA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颖 李宽宽
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创新潜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选择协同创新异质性知识的关键溢出源校、企作为研究主体,以影响知识投入决策的机制和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知识溢出程度将校企合作类别分为连接模式、嵌入模式和耦合模式,建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不同合作模式下校企的知识投入条件。研究表明: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合作阈值并不相同,但领导者占有优势均为合作契约化的基本条件;边际知识产出、知识匹配感知度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正向激励效应对跟随者的影响强于对领导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罗小芳
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并引入各主体合作创新中的创新周期、风险承担因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更公平、合理。举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赵英鑫 刘成明
在对FDI知识溢出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以技术差距为调节变量,构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模型,并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效应,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影响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而技术差距正向调节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玉梅 田恬
本文阐述知识溢出与组织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讨论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及知识溢出的不同经济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知识溢出的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知识溢出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淑英 秦芳
考虑地理空间的溢出效应,基于知识生产函数,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省域空间集群现象;高校R&D创新投入中人员全时当量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而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R&D经费内部支出对高校创新产出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但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程鹏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入,高校R&D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作用越发重要,因而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1 998-201 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校R&D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高校R&D的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提升了本区域的次级创新能力,但不利于本区域基础创新能力的提升;(2)一个区域次级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周边地区次级创新能力提升,但程度较弱,该地区基础创新能力的变化并不利于周边地区相应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喜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且通过对东、中、西部的实证分析,考察了这种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益不具有显著性;FDI对东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中部地区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均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