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3712)
- 2022(11663)
- 2021(10562)
- 2020(8955)
- 2019(20272)
- 2018(19694)
- 2017(36941)
- 2016(20320)
- 2015(22353)
- 2014(21741)
- 2013(21381)
- 2012(19798)
- 2011(18011)
- 2010(17903)
- 2009(16663)
- 2008(16509)
- 2007(15094)
- 2006(12884)
- 2005(11208)
- 学科
- 济(83763)
- 经济(83688)
- 管理(59937)
- 业(58391)
- 企(48317)
- 企业(48317)
- 方法(37819)
- 数学(33062)
- 数学方法(32788)
- 农(22073)
- 中国(21712)
- 财(21327)
- 贸(20320)
- 贸易(20314)
- 易(19782)
- 地方(19519)
- 技术(19395)
- 学(18992)
- 业经(18163)
- 农业(14965)
- 制(14166)
- 技术管理(13715)
- 出(13399)
- 环境(12599)
- 和(12588)
- 务(12466)
- 财务(12450)
- 财务管理(12417)
- 银(12362)
- 银行(12307)
- 机构
- 大学(290683)
- 学院(289307)
- 济(119028)
- 经济(116651)
- 管理(111804)
- 研究(98936)
- 理学(97353)
- 理学院(96155)
- 管理学(94597)
- 管理学院(94042)
- 中国(72718)
- 科学(63990)
- 京(60383)
- 农(55074)
- 财(52049)
- 所(50645)
- 业大(47528)
- 研究所(46603)
- 中心(45752)
- 农业(43963)
- 江(43756)
- 财经(42091)
- 经(38279)
- 范(37655)
- 师范(37175)
- 经济学(37056)
- 北京(36929)
- 院(35681)
- 州(34424)
- 经济学院(33826)
- 基金
- 项目(202321)
- 科学(159904)
- 基金(147855)
- 研究(141476)
- 家(131859)
- 国家(130785)
- 科学基金(111445)
- 社会(91637)
- 社会科(87104)
- 社会科学(87080)
- 省(80634)
- 基金项目(79893)
- 自然(73645)
- 自然科(72037)
- 自然科学(72011)
- 自然科学基金(70757)
- 划(68436)
- 教育(64407)
- 资助(57895)
- 编号(55402)
- 创(47300)
- 重点(45997)
- 发(44209)
- 部(43944)
- 成果(43628)
- 创新(43495)
- 科研(39396)
- 计划(39278)
- 国家社会(38592)
- 课题(38138)
共检索到41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和东
利用FDI、国际贸易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1998—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FDI与国际贸易溢出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空间溢出中,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都有显著正的影响,地理特征中,空间邻接影响更大;社会经济特征中,产业结构相关性影响更大。从总体看,FDI溢出效应为负向显著。国际贸易溢出效应为正向显著。外在环境对创新溢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茹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引入空间计量概念,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是否通过作用于空间知识溢出效果而对我国区域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积累是地区有效利用空间知识溢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社会资本信息交流特征的正向推动作用强于信任特征;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更加依赖于当地社会资本积累去吸收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益。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空间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 媒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茹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引入空间计量概念,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是否通过作用于空间知识溢出效果而对我国区域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积累是地区有效利用空间知识溢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社会资本信息交流特征的正向推动作用强于信任特征;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更加依赖于当地社会资本积累去吸收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益。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空间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 媒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滋
知识溢出的空间有界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纳入到空间计量模型中,分析了1993~1995年与2005~2007年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环境下的知识溢出,以及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与垄断环境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对二个阶段的创新绩效均存在一致、正面的影响;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2005~2007年较之初期有显著的提高,且弹性系数也由负数变为正数;竞争性市场结构比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集聚结构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空间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国富 兰宇宁
文章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在综合考虑内生经济增长和累积因果循环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可能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和导致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而验证上述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政策提供依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城市所属省份的增长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等因素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未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或不经济。文章分析了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首先利用Moran显著性水平图得到近几年较为稳定的区域创新格局:我国大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高创新能力聚集区,以西部三省(新疆、西藏、青海)为低创新能力聚集区。然后通过空间误差自相关模型(SEM)实证表明,区域R&D资金投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但影响力增速逐渐放缓,而区域人力资本量和区域城市化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区域间的创新溢出受到抑制。并结合实证结果分析了区域创新格局形成原因以及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中华
文章基于2004-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并且形成了全局空间的中心-外围模式和局域空间的俱乐部模式;创新产出的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低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宁夏、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动态空间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市场潜能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晓丽
笔者利用省域数据,分析了我国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空间关联,并在回顾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改造,改变传统的单因素投入方式为双因素投入方式,同时将影响知识生产的其他因素如贸易进口、人力资本、FDI等纳入分析,构建以经济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水平邻近的区域间存在积极的知识溢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知识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耀群 葛星
金融业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对绿色和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通过建立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超效率DEA、Moran’s I等,对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验证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特点;区域差异源于局部集聚性和集聚阴影效应;银行业对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证券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明显,保险业对生态效率溢出效应不明显,金融密度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嘉仪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格局,计算其空间集聚度,并通过Moran`sI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确实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含知识溢出的创新知识生产函数,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区之间的知识溢出以及各省市的科技经费、人员投入的差异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其中,知识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 空间集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峰 刘爽 赵毅 孙佰清
为促进区域创新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有关创新数据,构建综合考虑互联网普及和知识溢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测度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与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个省份的创新空间存在极大的非平衡性,区域差异以2012年为分界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其中:互联网普及对本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知识存量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知识质量溢出呈现相反的结果;互联网普及放大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重塑我国区域创新组织形态可行路径,在互联网普及政策制定、加大知识溢出效应和充分发挥互联网与知识溢出协同等方面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量测分析发现,中国创新活动呈区域化状态,有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环渤海湾和长三角城市群。基于截面数据所建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城市化、研发投入和市场化均有助于知识的空间溢出;空间误差模型(SEM)中城市化变量的估计非常显著,明显高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的结果;并且参数λ显著为正,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存在知识在空间上的溢出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制造业整体来看,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和产业内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分技术层面来看,低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中高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能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更多创新收益,大中型企业能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从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新生和年轻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成熟企业创新更多受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