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0)
- 2023(14993)
- 2022(12557)
- 2021(11650)
- 2020(9970)
- 2019(22634)
- 2018(22385)
- 2017(42543)
- 2016(22671)
- 2015(25497)
- 2014(24942)
- 2013(23839)
- 2012(21654)
- 2011(19422)
- 2010(19599)
- 2009(17851)
- 2008(16786)
- 2007(14830)
- 2006(12866)
- 2005(11089)
- 学科
- 济(107823)
- 经济(107743)
- 管理(69034)
- 业(63453)
- 企(53990)
- 企业(53990)
- 方法(46130)
- 数学(41030)
- 数学方法(40367)
- 中国(25060)
- 财(22861)
- 农(22854)
- 地方(22780)
- 业经(21189)
- 技术(20791)
- 贸(19557)
- 贸易(19546)
- 易(19059)
- 学(18243)
- 理论(16363)
- 农业(15800)
- 制(15315)
- 地方经济(14328)
- 技术管理(14267)
- 和(14090)
- 环境(13460)
- 出(13311)
- 务(13257)
- 财务(13201)
- 财务管理(13169)
- 机构
- 大学(311703)
- 学院(310653)
- 济(137304)
- 经济(134829)
- 管理(124303)
- 理学(108058)
- 理学院(106984)
- 管理学(104846)
- 管理学院(104256)
- 研究(99040)
- 中国(73823)
- 京(62866)
- 财(60189)
- 科学(57478)
- 财经(48124)
- 所(46913)
- 中心(46237)
- 江(45895)
- 经(43891)
- 经济学(43594)
- 农(43063)
- 业大(42874)
- 研究所(42511)
- 范(39538)
- 师范(39179)
- 经济学院(39109)
- 北京(38651)
- 州(36121)
- 院(36047)
- 财经大学(35819)
- 基金
- 项目(213060)
- 科学(170643)
- 研究(157495)
- 基金(155998)
- 家(134420)
- 国家(133347)
- 科学基金(117440)
- 社会(102898)
- 社会科(97892)
- 社会科学(97871)
- 省(84647)
- 基金项目(82120)
- 自然(74903)
- 教育(74807)
- 自然科(73379)
- 自然科学(73365)
- 自然科学基金(72077)
- 划(69683)
- 资助(63859)
- 编号(62801)
- 成果(50283)
- 创(49082)
- 重点(47344)
- 部(47255)
- 发(45796)
- 创新(45143)
- 国家社会(43265)
- 课题(43238)
- 教育部(41843)
- 大学(41193)
- 期刊
- 济(146668)
- 经济(146668)
- 研究(91180)
- 中国(61631)
- 管理(49460)
- 财(47517)
- 学报(42555)
- 科学(40700)
- 农(37743)
- 教育(37185)
- 大学(34327)
- 技术(31837)
- 学学(31499)
- 农业(25980)
- 经济研究(25592)
- 融(24705)
- 金融(24705)
- 财经(24163)
- 业经(21975)
- 经(20985)
- 问题(18467)
- 技术经济(18333)
- 统计(18209)
- 策(17364)
- 图书(16690)
- 贸(15971)
- 科技(15478)
- 业(14850)
- 决策(14803)
- 商业(13821)
共检索到459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芸 董亚宁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钦礼
迄今为止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 ,虽然已分别有了产品种数扩大的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还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能同时将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创立新全都包含进去。因此 ,给出一个同时包含两类科技创新的统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此统一模型表明 ,导致产品种类增加的新产品发明创新和导致现有产品质量提高的生产工艺革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在创造供给的同时 ,也创造了需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房汉廷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内涵以及决定性要素是什么,一直是经济学没有得到共识的历史难题。本文基于创新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构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资本体系",即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并构建新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型STFE。研究结果说明新社会资本、技术资本、创新资本和企业家资本这些新资本要素,与创新经济增长呈现为指数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既可用来构建创新经济的资本模块,也可以测度一个经济体的创新经济比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博 任菲
本文探讨了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挖掘了潜在的作用机制。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特征,正外部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经济主体间源自发展活动的互动行为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在获取经济资源和增长机会方面的市场竞争效应。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表明我国各区域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同时,研究扩展了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1,而来自区域外部的创新资源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这一研究提出并识别了创新投入的正负外部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溢出 创新投入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李松 贾敬全
文章通过架构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区位理论模型,揭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路径,并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解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科技创新规模、结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科技创新规模提升1%,则会使本省经济水平提升0.0848%,近邻省份提高0.0473%。结构调整方面,在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1191%,近邻省份经济增长提升0.2289%。类似,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率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0696%,近邻省份提升0.1521%。质量方面,三项专利授权率变化对经济的溢出都不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路 孙博文 谢贤君
为了探索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溢出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从一般均衡理论模型角度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溢出影响的理论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以及经济增长地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溢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溢出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前为正外部性,金融危机之后具有负外部性。另一方面,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有助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提升。长期来看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溢出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毗邻地区的经济增长溢出也有正的外部性;短期来看,金融危机之前间接效应损失大于直接效应损失,而金融危机之后则相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席晶 雷钦礼
目前关于产品种类扩大型和熊彼特质量改进型的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均较完善,但缺乏同时纳入两类技术变革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类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综合分析了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进行了测算。测算发现在1995年至2009年期间政府有意识的技术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强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产品研发 质量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颖
文章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区域内企业集聚力与分散力合力的替代变量,从区域经济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差距效率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东中西之间的创新转移效应差距明显,中西部市场化水平相对于东部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创新转移效应是缩小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东部的技术进步效应变动明显大于西部,略大于中部,东中西三个区域都出现了技术效率效应为负的粗放式增长,西部的粗放程度要高于东中部,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变动是扩大东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区域市场化水平差距、技术差距和提高规模效率是现阶段政策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差距 效率检验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帮俊
本文通过对历年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引入协整分析和Granger-causalitg检验,论证了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韩先锋
创新是"一带一路"国家从高碳型向绿色发展转变的驱动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述了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差异。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均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前者的影响路径是技术效率,后者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对亚洲国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欧洲国家。此外,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要么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要么侧重于健康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采用了教育和健康两个指标,但是尚未有研究给出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本文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组合生成。关于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另一种认为经济增长应该归功于人力资本存量。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在此模型中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和存量都会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中既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功劳,也有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我们以这个内生模型为理论依据设定计量模型,利用19...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内生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艳泓 马艳华 宋伟 赵树良
学术界和产业界重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关于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较少。利用计量方法分析北京1999—2016年的数据发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在技术出现的2年内缓慢增长,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比例,这种影响呈现6年一个小周期的特点;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0年以内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和对创新主体的政策优惠力度,降低研发成本、促进技术溢出;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溢出 经济增长 动态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张帆 张年华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和技术进步等变量拓展了传统索洛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方效应,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间中国28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该区初期产出负相关,即初期产出较低的地区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