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0)
- 2023(10295)
- 2022(8184)
- 2021(7293)
- 2020(6203)
- 2019(13934)
- 2018(13898)
- 2017(27195)
- 2016(14185)
- 2015(15780)
- 2014(15524)
- 2013(15756)
- 2012(14429)
- 2011(12447)
- 2010(12816)
- 2009(11947)
- 2008(11949)
- 2007(10899)
- 2006(9825)
- 2005(9353)
- 学科
- 业(78139)
- 济(70496)
- 经济(70416)
- 企(69877)
- 企业(69877)
- 管理(59364)
- 方法(32777)
- 业经(25679)
- 农(24982)
- 数学(24884)
- 数学方法(24770)
- 财(23831)
- 技术(20749)
- 农业(18889)
- 中国(17618)
- 务(17032)
- 财务(17014)
- 财务管理(17000)
- 贸(16540)
- 贸易(16533)
- 易(16215)
- 企业财务(16057)
- 制(13504)
- 技术管理(13056)
- 和(12807)
- 策(12791)
- 出(12551)
- 划(12515)
- 理论(12511)
- 经营(10921)
- 机构
- 学院(211336)
- 大学(206535)
- 济(99261)
- 经济(97597)
- 管理(90700)
- 理学(77556)
- 理学院(76962)
- 管理学(76249)
- 管理学院(75846)
- 研究(64226)
- 中国(52744)
- 财(44467)
- 京(42561)
- 科学(35494)
- 财经(35262)
- 农(34369)
- 江(33284)
- 经(32157)
- 所(31632)
- 经济学(30664)
- 中心(30002)
- 业大(28620)
- 研究所(28111)
- 经济学院(28021)
- 农业(26833)
- 北京(26398)
- 财经大学(25887)
- 商学(25831)
- 州(25702)
- 商学院(25598)
- 基金
- 项目(135719)
- 科学(109864)
- 研究(102713)
- 基金(101247)
- 家(86489)
- 国家(85686)
- 科学基金(76190)
- 社会(69762)
- 社会科(66504)
- 社会科学(66489)
- 省(53053)
- 基金项目(53016)
- 自然(46525)
- 自然科(45595)
- 自然科学(45588)
- 自然科学基金(44902)
- 教育(44870)
- 划(42245)
- 编号(41224)
- 资助(40620)
- 业(33680)
- 创(32319)
- 成果(31862)
- 部(30505)
- 国家社会(30094)
- 发(29449)
- 重点(29419)
- 创新(29349)
- 制(27572)
- 人文(27074)
- 期刊
- 济(111060)
- 经济(111060)
- 研究(61614)
- 中国(42829)
- 管理(38802)
- 财(37535)
- 农(32219)
- 科学(26758)
- 学报(25288)
- 技术(23621)
- 农业(22705)
- 大学(20491)
- 业经(19543)
- 学学(19273)
- 融(18328)
- 金融(18328)
- 财经(18186)
- 经济研究(17970)
- 经(15884)
- 技术经济(15838)
- 教育(15552)
- 业(15030)
- 问题(14582)
- 贸(13650)
- 图书(12530)
- 世界(11898)
- 现代(11421)
- 国际(11293)
- 商业(10852)
- 科技(10485)
共检索到32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卫民 李猛 董哲昱
基于拓展的知识生产和技术进步两部门模型,从小微企业主知识溢出视角深入分析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2000-2018年30个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析知识外溢到技术部门并通过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带来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途径。得到结论与政策启示:要高度重视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小微企业对于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知识溢出通过改进技术水平和扩大技术服务市场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中人口流动过程必须促进劳动力知识的有效增长;知识溢出的过程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更为明显,为避免成本病和抽租模式发生,对于小微企业主群体,大力推进知识共享与溢出、出版更多的管理或经营方面的图书等出版物、提高其知识量,对于完善企业家市场、提高服务业的竞争程度、提高劳动力重组的可能性和劳动力流动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展 李殷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基于增长核算法测算工业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探索两者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资本深化是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TFP对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但却严重制约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质量改善对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相对较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低于工业的决定性原因在于TFP增长缓慢。服务业内部劳动再配置效应带来的效率改善不足以弥补资本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致使资源再配置净效应对服务业TFP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庆瑞 王伟强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那么技术进步的工作模式如何确定?本文在引入几个劳动生产率概念基础上,分析如何根据劳动生产率状况确定技术进步工作模式。一、各类劳动生产率概念的提出根据企业系统要素的组成和协调发展状况,可以将劳动生产率分为相对先进劳动生产率、前沿劳动生产率、潜在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劳动生产率。所谓潜在劳动生产率指的是不出现下列两种情况的劳动生产率:(1)从投入看,一个系统如果可能减少某种投入的数量而不增加任何其它投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砚文 温思美 汪晓银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还是一个技术相对"停滞"的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工业化初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未来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非均衡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云霞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基础构造创新产出变量,并结合资本存量、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等变量,分区域考察了我国创新产出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有反作用,而实用新型专利则有不太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此外,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均显示出不同的影响。这说明,在国内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的条件下,短期内创新产出的增加并不一定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专利 创新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中一
现行经济理论及实践中流行着一种提法,即要做到工资收入的合理分配,工资增长率不能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此,有人提出异议。笔者亦认为前述命题经不起严格的推敲,不过在理解上又有所差别,以下谈谈自己的想法。工资的增长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其物质基础,但劳动生产率不能全面衡量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除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条途径外,还能通过增加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人数(这时劳动生产率不一定提高)来达到。就后一条途径看,如果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砚耘
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和“六五”时期,其他各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都比较慢,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也不高。三年调整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走的是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六五”时期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份额变化分析方法,把工业作为整体细分地区,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各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原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通过结构细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增长 区域 工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吴泽雄
本文基于中国投资与消费的产业增加值构成差别显著的事实,在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投资的产业构成,研究了投资影响结构转型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经济机制。本文理论模型能够很好拟合中国非农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增长趋势。对模型进行的反事实数值模拟表明,中国投资的产业构成变化对结构转型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但投资率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部门生产投资品的相对技术是影响投资的产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投资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速更是显著。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相对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并不显著,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强化。劳动配置结构变化贡献度较小,与劳动力跨部门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行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与分工演进、资本深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密切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光宇
职工工资是劳动者为谋生所必须的那一部分劳动的报酬,在量上必须同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相一致。在现阶段,劳动报酬和消费品资料价值都以货币来表现,于是,工资、物价、劳动生产率就相互依存为一定的函数关系。人们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求得建立合理的增长模式,以促使生产持续发展,物价保持稳定,人民生活相应改善,经济运行协调运动。本文试图就三者的增长关系,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看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FDI是一国获取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13个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就服务业FDI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2004~2008年期间,中国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服务业FDI显著地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FDI 技术溢出 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和分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家庭 李艳旭 马洪福 曹清峰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息息相关。本文在考虑到区域与行业具有异质性的情况下,运用反事实方法与非参数方法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估算出了各省份以及分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力,并探究了制造业增长动能的转换过程。整体上看,支撑中国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动能正逐步由资本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呈现"低水平双驱动—资本驱动—高水平双驱动—技术驱动"的动能转换过程。区域层面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部稳定、中西部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东部地区的技术驱动优势一直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引领着中国制造业增长动能转换。行业层面看,不同类型的制造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动能和动能转换路径也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行业增长的技术驱动特征逐渐显现,制造业行业整体呈现出技术驱动。基于以上结论以及经济发展事实,本文认为技术或创新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需要在考虑区域或行业异质性基础上,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实现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
流通设施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地的空间可达性,降低了运输成本,能够带来更便捷、迅速的旅游观光体验。而且,批零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多样化,从而促进了旅游消费,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内贸市场一体化,促进邻边省市区域的旅游商品供给。本文借助了杜宾空间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邻边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通过区域贸易改善旅游市场的商品供给结构,提高多元化水平,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协同效应。第二,地方旅游市场应当打造联合区域性品牌,优化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促进区域旅游观光的一体化。
关键词:
流通业 旅游业 涓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