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5)
2023(13107)
2022(10862)
2021(9965)
2020(8345)
2019(18805)
2018(18333)
2017(35390)
2016(18963)
2015(20727)
2014(20160)
2013(20088)
2012(18375)
2011(16412)
2010(16661)
2009(15464)
2008(15712)
2007(14130)
2006(12767)
2005(11603)
作者
(54683)
(45659)
(45378)
(42707)
(29193)
(21882)
(20473)
(17726)
(17030)
(16265)
(15468)
(14880)
(14646)
(14554)
(14283)
(13806)
(13675)
(13566)
(13062)
(13061)
(11490)
(11166)
(11030)
(10465)
(10189)
(10177)
(10025)
(10023)
(9033)
(8907)
学科
(87853)
(83639)
经济(83545)
(80077)
企业(80077)
管理(72592)
方法(35939)
业经(29776)
(29299)
(28847)
(27371)
贸易(27358)
数学(27014)
数学方法(26790)
(26699)
(20797)
财务(20779)
财务管理(20757)
农业(20328)
企业财务(19619)
中国(19465)
技术(19389)
(18982)
(16854)
(15842)
(14755)
(14578)
地方(14546)
理论(14517)
经营(12952)
机构
学院(277439)
大学(270163)
(124920)
经济(122845)
管理(114584)
理学(98573)
理学院(97690)
管理学(96603)
管理学院(96096)
研究(88883)
中国(69732)
(57265)
(55011)
科学(51055)
(50063)
财经(45107)
(44093)
(42674)
业大(41130)
(41027)
中心(40126)
研究所(39619)
农业(39548)
经济学(37016)
经济学院(33755)
北京(33720)
商学(33078)
(33061)
财经大学(33018)
商学院(32772)
基金
项目(180329)
科学(143971)
基金(133390)
研究(131953)
(115945)
国家(114870)
科学基金(99957)
社会(87045)
社会科(82927)
社会科学(82907)
(70865)
基金项目(70418)
自然(64287)
自然科(62909)
自然科学(62891)
自然科学基金(61887)
教育(58656)
(58254)
资助(53786)
编号(52381)
(41524)
(41273)
成果(40953)
(40093)
重点(39919)
(39601)
创新(37721)
国家社会(36391)
课题(34956)
人文(34821)
期刊
(139085)
经济(139085)
研究(79428)
中国(49937)
管理(47088)
(46832)
(46540)
学报(39024)
科学(37972)
农业(31881)
大学(30130)
学学(28988)
(26799)
金融(26799)
业经(25482)
技术(24009)
经济研究(22891)
财经(22464)
(21728)
教育(20768)
(19719)
问题(19417)
(19393)
国际(19018)
技术经济(16354)
世界(15407)
商业(14769)
现代(14313)
财会(12955)
科技(12915)
共检索到417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叶  冯根福  
本文研究了知识溢出(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以及两种影响策略(强制性影响策略和非强制性影响策略)的使用对加工贸易企业成长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对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显性知识溢出和隐性知识溢出能够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成长;强制性影响策略的使用加强了显性知识溢出与企业成长间的正向关系,但减弱了隐性知识溢出与企业成长间的正向关系;非强制性影响策略的使用减弱了显性知识溢出与企业成长间的正向关系,但加强了隐性知识溢出与企业成长间的正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探索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法和途径,形成能够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洪庆  
本文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是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  
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已得到共识,许多学者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以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实施的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为研究案例,分析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显著提高了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水平,且主要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行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第一,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概率,但主要通过促进在位企业出口扩张进而实现当地出口增长;第二,在位企业配置效应对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作出重要贡献,构成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主要提升了大规模在位企业的出口水平和产品创造率,对小规模在位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大规模在位企业承接了相对更多的加工贸易转移订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浩然  
使用2000—2006年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出口水平角度对2003年以来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并且分析了政策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从微观层面发现,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重要渠道,政策通过降低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2)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的进入、退出概率和降低新进入企业的存活概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市场调节机制的结果与不同经营主体企业的动态调整过程有关。(3)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效应和转变贸易方式提升企业出口水平,但是提升幅度没有超过企业进入和退出带来的降低幅度。研究认为,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平均出口水平,内在原因在于企业面临调整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与企业动态变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密切相关。政策促进了贸易方式的转化,这说明转型升级政策优化了贸易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杰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传统加工贸易生产方式面临生存挑战,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从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规律出发,从把握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趋势、加工贸易生产方式本质再认识、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战略路径选择等方面入手,厘清当下存在的不少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把握科学转型的实质,结合广东实际,探索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新思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玉  崔日明  姚娜  
加工贸易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给我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但从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来看,我国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只能获得短暂的表面的数字差额,而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随着低价优势的逐步丧失、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我国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出口产品低价竞争的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地调整出口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珍  
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及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的威胁,更好利用我国成本低、社会投资环境优越的内在优势,克服产业发展不均衡、企业自主研发及市场行销能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物流瓶颈制约等劣势,文章分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策略:1、建立产业评估机制;2、加大对鼓励类商品的优惠政策;3、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4、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5、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文章基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及面临产业"空心化"挑战的背景,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对加工贸易转型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也促进了企业出口量的扩张,并且通过"分工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出口,通过"工资溢价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进一步研究发现:(1)持续出口企业、存在时间较长企业以及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受惠于城市服务业发展,但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生产率水平较高企业的出口却会因城市服务业发展而受损;(2)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受到城市服务业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姜静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外需萎缩导致出口下降,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加大了出口难度,新兴经济体国家汇率降低以及各种资源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浩然  李坤望  
2003年中国首次明确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转型升级政策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并且通过多重检验得到稳健一致的结论。微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过程与企业动态变化和经营主体结构调整密切相关,转型升级政策通过促进企业退出、进入和贸易方式转化等形式对提升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福光  
我国在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被称为"加工贸易新政",以下简称"新政"),对加工贸易特别是东部沿海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试图对"加工贸易新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后"新政"时期的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