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1)
2023(10442)
2022(9311)
2021(8832)
2020(7280)
2019(16753)
2018(16708)
2017(32441)
2016(17650)
2015(19733)
2014(19563)
2013(19199)
2012(17482)
2011(15727)
2010(15481)
2009(14010)
2008(13524)
2007(11618)
2006(10139)
2005(8660)
作者
(49868)
(41272)
(40940)
(38919)
(26274)
(19712)
(18524)
(16363)
(15764)
(14563)
(14212)
(13655)
(13038)
(12944)
(12720)
(12493)
(12324)
(12303)
(11666)
(11626)
(10220)
(9953)
(9843)
(9361)
(9185)
(9108)
(9104)
(9043)
(8267)
(8184)
学科
(67087)
经济(67004)
管理(57613)
(51684)
(45458)
企业(45458)
方法(33425)
数学(28248)
数学方法(27927)
(17789)
(17498)
业经(16195)
(15902)
中国(15897)
地方(12989)
理论(12644)
技术(12566)
(12058)
(11911)
(11864)
财务(11852)
财务管理(11829)
农业(11641)
(11420)
企业财务(11305)
环境(11206)
(11032)
贸易(11027)
(10698)
教育(9846)
机构
大学(250245)
学院(246972)
管理(106260)
理学(93467)
(93426)
理学院(92496)
经济(91303)
管理学(91056)
管理学院(90623)
研究(77665)
中国(55809)
(52862)
科学(49136)
(41953)
业大(37511)
(37498)
(36696)
中心(35139)
财经(34738)
研究所(34501)
(33778)
北京(32924)
(32816)
师范(32549)
(31664)
农业(28680)
(28466)
(28082)
商学(27163)
商学院(26865)
基金
项目(177134)
科学(140307)
研究(130469)
基金(129859)
(112444)
国家(111494)
科学基金(96988)
社会(81615)
社会科(77237)
社会科学(77215)
基金项目(70091)
(68411)
自然(64127)
自然科(62638)
自然科学(62627)
自然科学基金(61510)
教育(59573)
(57756)
编号(53886)
资助(52460)
成果(43351)
(39062)
重点(38660)
(37252)
(36326)
课题(35725)
创新(34563)
项目编号(34007)
教育部(33791)
科研(33711)
期刊
(97910)
经济(97910)
研究(69494)
中国(41772)
学报(38701)
管理(38236)
科学(36594)
(32900)
(30578)
大学(29456)
教育(27794)
学学(27592)
农业(23419)
技术(20725)
(16956)
金融(16956)
业经(16540)
财经(16226)
图书(15287)
经济研究(14802)
(13636)
理论(13230)
科技(13094)
问题(12540)
实践(12400)
(12400)
技术经济(11981)
情报(11767)
(11583)
现代(11402)
共检索到340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中华  孟凡臣  
在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跨国并购中,企业的知识治理在激励目标方员工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他们自愿留任、服务于我国企业战略,但已有研究未能就激励的机理给出解释。基于ERG需求理论,本文构建了知识员工的需求结构模型,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重点探索了并购方的知识治理与目标方知识员工核心需求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并购方的知识治理机制包含人员凝聚、组织平等构建、跨文化交流和发展助推四个过程。此种安排下的知识治理重点作用于目标方知识员工的成长和相互关系两种核心需求,这与他们的需求结构十分匹配,从而形成了有效激励。本文刻画了后发国家企业的知识治理对目标方知识员工核心需求的作用路径,为知识治理机制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丹  施徐景  戴昌钧  
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来源于知识员工激励管理的成效。根据行为科学的研究,任何激励策略都必须作用于人的行为动力才能发挥作用。显然,激励策略与员工行为动力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激励的有效性。本文借助“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知识员工的行为动力源与行为动力架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荷锋  马庆国  
利用SPSS11.5,选择软件开发、化工、金融、制造和通讯5个行业中从事知识密集度较高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取134份有效研究样本,对"挤出效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际利他性知识分享行为"(KSB-I),还是"组织公益性知识分享行为"(KSB-O),均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相对KSB-I而言,KSB-O中的"挤出效应"更加强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飞龙  袁云峰  
本文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期望偏好 ,介绍了美国MTV公司的员工与雇主之间签定“期望协议”的做法 ,并以我国京沪穗深经理人薪酬大调查的数据为主 ,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经理期望的满意程度 ,希望能为我们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一点帮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水洪  李艳波  杨斌  
IT企业是知识型企业的代表,知识型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许多关键技术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把握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在制度和管理层面上激励员工,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潜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镇  季晓燕  张维  
本文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主要因素,探讨最具价值的激励因素,并以此建立知识型员工不同激励方法的比较和适用参照表,找出针对不同特征与类型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和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胡淼鑫  禹献云  
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员工之间知识转移,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关键,而知识转移的效果又取决于高位势知识员工转移知识的意愿和低位势知识员工吸收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引入知识吸收系数,探讨高知识位势员工、低知识位势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机制下知识转移的效果,分析了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知识拥有者采用精神激励加团队收益激励的策略,最有利于员工知识转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琪  
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领导而不是管理,管理职能可以更多地通过他们的自我管理来完成。"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玉林  
目前企业激励方式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重视经营者激励而忽视了对员工的激励,二是将一般员工激励与知识员工激励等同。忽视前者的结果是导致了非X效率;忽视了后者的结果是员工激励效用的非最大化。一般员工激励主要是一种结果激励,激励效用最大化主要是通过经济报酬激励实现的;而知识员工的激励主要是一种过程激励,激励效用最大化主要是通过复合激励实现的;进而为知识员工激励提供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的经济,它包括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等,其中人才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结合知识工作者行为特征,从制度上探索对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管理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冰  纪晓丽  胡杨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企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斐斐  
知识管理作为人们对于知识的一种全面的视角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找到了巨大的现实应用。在对显性知识合理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目标。本文重点从文化、激励方式和内部沟通机制等方面讨论如何最大程度地鼓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着重从非物质的因素中寻找推动知识共享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晋  马弘  马建民  
业务成就、个人成长、工作环境、薪酬福利是我国知识型员工四个主要的激励因素。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人才层级、不同学历水平的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要,因人而异,着眼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林于  蒋登  池丽敏  
由于目前很多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知识员工的特征出发,明确他们的激励因素,再结合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证研究的成果,建立适应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实现企业与知识员工的双赢与多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