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1)
2023(10206)
2022(9172)
2021(8814)
2020(7271)
2019(17064)
2018(17127)
2017(32552)
2016(17964)
2015(20594)
2014(20931)
2013(20414)
2012(18314)
2011(16396)
2010(16353)
2009(14527)
2008(13935)
2007(11983)
2006(10348)
2005(8791)
作者
(51532)
(42509)
(42298)
(40129)
(26995)
(20545)
(19366)
(17002)
(16158)
(15128)
(14836)
(14054)
(13329)
(13251)
(13158)
(13129)
(12765)
(12660)
(12032)
(12015)
(10593)
(10391)
(10161)
(9752)
(9632)
(9474)
(9402)
(9335)
(8601)
(8579)
学科
(66191)
经济(66121)
管理(51091)
(46864)
(40852)
企业(40852)
方法(33871)
数学(29086)
数学方法(28597)
(16251)
(15989)
中国(15829)
理论(15404)
(15355)
业经(14887)
地方(13556)
教学(13163)
(12313)
技术(12209)
教育(11554)
农业(10919)
环境(10819)
(10658)
贸易(10652)
(10312)
(10276)
财务(10211)
财务管理(10191)
(10170)
(10017)
机构
大学(252222)
学院(250627)
管理(102546)
理学(89809)
(88883)
理学院(88802)
管理学(87048)
管理学院(86630)
经济(86617)
研究(78040)
中国(54469)
(53925)
科学(51639)
(38958)
业大(38627)
(38460)
(37006)
(36554)
师范(36192)
中心(35672)
研究所(35526)
(34988)
北京(34022)
财经(32170)
师范大学(29297)
(29278)
(29225)
农业(29047)
技术(29045)
(28642)
基金
项目(178028)
科学(138375)
研究(131650)
基金(125594)
(108771)
国家(107842)
科学基金(92931)
社会(78360)
社会科(74091)
社会科学(74070)
(71400)
基金项目(67913)
教育(62955)
自然(61869)
自然科(60417)
自然科学(60401)
(59836)
自然科学基金(59264)
编号(55508)
资助(51945)
成果(45031)
重点(39434)
(38576)
课题(38562)
(36879)
(36677)
项目编号(34403)
创新(34212)
大学(33989)
科研(33967)
期刊
(92568)
经济(92568)
研究(70373)
中国(46730)
教育(40058)
学报(39261)
管理(37275)
科学(36051)
(32313)
大学(29739)
(28402)
学学(27420)
技术(26065)
农业(23593)
图书(16308)
业经(15356)
(14893)
金融(14893)
财经(14522)
经济研究(13665)
科技(13625)
理论(12807)
技术经济(12296)
情报(12279)
(12208)
实践(12121)
(12121)
(11933)
问题(11749)
资源(11477)
共检索到34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娬  
知识建构教学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延伸,强调创建信息技术支持的问题式和协作式学习环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追求者,教师是整个知识建构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者和帮助者。近年来,学习评价理论和实践发展都趋向于强调采用多元方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与知识建构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知识建构学习评价应以社区知识评价为中心,强调形成性评价,以发展性为基本原则,以技术为支撑,并将量规作为推动知识建构的脚手架,采用的方法包括量规评价、社会网络评价、语义分析评价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觅  钟志贤  
本文从理解知识和知识建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知识建构的特点,比较了知识建构与传统学习的差异,阐述了知识建构的方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角度讨论了有效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文章认为,有效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设计必须围绕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等七大基本要素来进行。这一学习环境设计方法为知识建构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框架,有益于教师帮促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实现高阶能力的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生全  田洵洵  
学习性评价以"学习为本"为根本价值旨归,旨在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规定,促进学习性经验的生成和改进与完善学习效果,转变传统教师本位导向下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转变下的教学设计需转向以学习性评价为取向,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旨归重新设定目标,以学习力、表现力、生成力的提升建构教学过程,以学习水平的提升进行质量监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娜娜  安宽洙  
在"互联网+"时代,成人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知识建构水平是评价成人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成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知识建构浅层化、吸引力下降、模块与功能设计同质化、情感交流不足、教师参与交互频度不足等问题,并从提升知识建构效能的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爽  
"翻转教学"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为学习者构建了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然而,由于翻转教学包含着混合学习的不同维度,使有效开展翻转教学变得异常复杂,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质疑与困惑。在分析典型翻转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该模式课前学习环节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进行设计与优化,试图为翻转教学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静娟  赵珊珊  
知识自主建构取向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实现这一教学设计的策略至少有三个层面,即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书本知识与学生起点相链接的结构化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创生:探究问题取向与形成性评价的兼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佳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新旧知识体系的重构与再造,是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启示。翻转课堂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优质资源与教育结合的教学范式,其对教师依赖性的弱化与建构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符号性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在分析知识建构理论内核的基础上,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索,进而对教育发展的多元认知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伟  陈琦  
建构主义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和教学呢?对于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已经做了一些分析。Newmann&Wehlag认为,真正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等①。容志贤则列举了建构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学习重在学习科学意义,学习科学过程意在成为一名好的问题解决者。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于通过教学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促进科学理解的经验、环境与活动。关于知识的假设以及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及其学习理论对科学教学设计与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为科学探究提供了认识论支撑;强调科学教学以发展意义为先,提供了导致科学理解的教学指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理解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质性地拓展了教学设计的发展空间;提供了科学教育研究进行内部批判的思想工具。关于建构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科学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对待建构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本文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层面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识别三个层面的建构主义各自力图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及其和认识对象、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一个哲学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和个体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对学习发生过程的实然性的描述,主要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基本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要探索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或学习观相一致的教学实践方式,是一个应然性的、规范性的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恩铭  
近年来,从错误中学习逐渐受到国际教育心理学界的关注。如何设计从错误中学习的教学条件促进深度学习,成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梳理计算模型模拟人类思维过程、记忆提取过程、概念转变和元认知与自我调节四条研究脉络,明确从错误中学习作为高阶学习活动和自我调节学习活动的内涵,并引入错误学习模型和错误反应模型作为支持证据。本文还通过分析与比较生成效应、问题解决为先、样例学习、概念转变、错误的自主处理和语言学习六个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指出错误的来源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时机、方法、形式、过程与结果等教学条件,或是调节既有教学模式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南,以及从实践层面讨论如何将从错误中学习的理论成果嵌入既有教学设计,为创设利用错误学习的课堂提供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合作学习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研究进展以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体验学习快乐,培养合作精神,激励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目前,合作学习初步形成了基本理论,也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其在基础教育的兴起与成功,为社区教育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通过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调查发现,合作学习适合于社区教育教学。为此,需要加强社区教育合作学习的目标设计、组织设计、策略设计等教学设计环节。同时,合作学习在社区教育的应用中,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形成合作学习新机制;开展教学研究,打造合作学习新模式;强化技术支持,拓展合作学习新途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曹晓明  
本文针对目前教学支持系统同质化、低层次重复,设计理念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流"理念架构教学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重点关注学习活动和学习流程的设计和管理,一系列经过详细规划的"学习流"取代了原来的学习对象,成为教师的设计对象和学习者的学习对象。本文介绍了"学习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学习流"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并阐述了设计和开发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辜筠芳  
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教学活动要切实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就必须重视学习风格的研究。因为个体的学习风格是直接参与、监控认识过程的。为此 ,我们有必要研究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设计 ,本文旨在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柯勃〔1〕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 ;第二部分介绍柯勃关于学习过程的研究 ;第三部分介绍大脑功能研究的新进展 ;第四部分介绍伯妮斯〔2〕根据柯勃的学习风格理论而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