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7)
- 2023(11401)
- 2022(9355)
- 2021(8357)
- 2020(7369)
- 2019(16366)
- 2018(16479)
- 2017(31630)
- 2016(16908)
- 2015(18847)
- 2014(18929)
- 2013(18797)
- 2012(16945)
- 2011(15130)
- 2010(15551)
- 2009(14942)
- 2008(14977)
- 2007(13644)
- 2006(12143)
- 2005(11444)
- 学科
- 业(84912)
- 企(78544)
- 企业(78544)
- 济(76301)
- 经济(76177)
- 管理(73945)
- 方法(35613)
- 业经(27523)
- 财(27413)
- 数学(27372)
- 数学方法(26950)
- 农(24021)
- 技术(21681)
- 务(20416)
- 财务(20377)
- 财务管理(20355)
- 制(20283)
- 企业财务(19289)
- 农业(17369)
- 中国(16932)
- 划(14921)
- 理论(14896)
- 体(14560)
- 策(14363)
- 和(14230)
- 技术管理(13541)
- 贸(12774)
- 体制(12767)
- 贸易(12765)
- 易(12446)
- 机构
- 学院(251840)
- 大学(248049)
- 济(107117)
- 管理(106560)
- 经济(104948)
- 理学(91363)
- 理学院(90567)
- 管理学(89192)
- 管理学院(88700)
- 研究(75849)
- 中国(61108)
- 财(52358)
- 京(51486)
- 科学(43647)
- 财经(40695)
- 江(39803)
- 农(39748)
- 所(37412)
- 经(36795)
- 中心(35686)
- 业大(34963)
- 研究所(33133)
- 北京(32022)
- 经济学(31666)
- 州(31120)
- 农业(30917)
- 财经大学(29840)
- 商学(29509)
- 商学院(29235)
- 经济学院(28572)
- 基金
- 项目(162863)
- 科学(130967)
- 研究(121541)
- 基金(120284)
- 家(103050)
- 国家(102155)
- 科学基金(90578)
- 社会(79731)
- 社会科(75759)
- 社会科学(75740)
- 省(64766)
- 基金项目(63193)
- 自然(57758)
- 自然科(56542)
- 自然科学(56531)
- 自然科学基金(55579)
- 教育(54969)
- 划(52375)
- 编号(49172)
- 资助(48836)
- 成果(39529)
- 创(38001)
- 业(36456)
- 部(36330)
- 制(36041)
- 重点(35882)
- 创新(34653)
- 发(33951)
- 国家社会(33319)
- 课题(32443)
- 期刊
- 济(123233)
- 经济(123233)
- 研究(72149)
- 中国(51091)
- 管理(45634)
- 财(44875)
- 农(37665)
- 科学(32915)
- 学报(32658)
- 技术(26852)
- 大学(26200)
- 农业(25789)
- 学学(24672)
- 融(23058)
- 金融(23058)
- 教育(21855)
- 业经(21526)
- 财经(20823)
- 经济研究(18654)
- 经(17949)
- 技术经济(16665)
- 业(15974)
- 问题(15680)
- 图书(13541)
- 财会(13291)
- 现代(12931)
- 策(12862)
- 统计(12804)
- 科技(12783)
- 贸(12366)
共检索到384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安同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作用可以解析为专业化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和创新嵌入效应三个方面。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在所有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研究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皓 周绍杰 胡鞍钢
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发现在知识经济内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运用工具变量法,计算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产出弹性。在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运用EC3SLS方法,本文测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弹性为1.22。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低制造业结构、低收入水平的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弹性更高。本文认为,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皓 周绍杰 胡鞍钢
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发现在知识经济内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运用工具变量法,计算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产出弹性。在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运用EC3SLS方法,本文测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弹性为1.22。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低制造业结构、低收入水平的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弹性更高。本文认为,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琪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态势。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演进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历史过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随相伴,主导着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业自身创新的过程。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不断改造、提升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技术服务业在城市产业中的地位,两者形成了互动发展的价值链体系,从而产生价值增值。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高技术服务业 互动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民乐 金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通过创造和转移知识推动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得出结论:整体上KIBS发展有助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此外,KIBS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存在行业间和地区间差异,相比于西部的消极影响,中、东部的KIBS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因此提出政策建议: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转型,加速KIBS的发展;引进外商投资,培养高素质KIBS人才,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创新动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挺
众所周知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为促进因素,本文引入属地内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作为良性循环计量研究的中介,包括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以及地区内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中国分省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制造业又带动了配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王羊昕 杨文静
运用协同学思想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建立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上海市2006—2015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近年来提升显著;而复合产业系统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受限于先进制造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近年来是否保持"劳动密集"进行了阶段评估。结合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尽管在1994年后进入加速资本深化过程,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保持了相对的劳动要素密集特征,其技术进步也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在部分年份甚至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结果(GranGer),反而是"外生"因素驱动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该类产业在要素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偏离"劳动密集",因而要重点控制加剧资本深化的"外生"因素,并针对性调节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福柱 李倩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3种类型集聚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创新在其集聚驱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相比单个产业集聚,二者协同集聚对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项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利华 王新澄 尹徐念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更重视推动上游研发部门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利华 王新澄 尹徐念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矫萍 姜明辉 叶婉婧
结合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分布的现状,以产业竞争力为关键切入点,逐次分析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FDI的影响路径以及FDI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并以日企在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为例,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外资分布也较多;在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成长阶段,FDI的进入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该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了FDI的进入,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之间通过产业竞争力这一间接导体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关键词:
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产业集聚 F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