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3752)
- 2022(11271)
- 2021(10021)
- 2020(8391)
- 2019(18948)
- 2018(18758)
- 2017(36037)
- 2016(19007)
- 2015(21124)
- 2014(21070)
- 2013(21287)
- 2012(19826)
- 2011(18151)
- 2010(18855)
- 2009(17791)
- 2008(17563)
- 2007(15782)
- 2006(14510)
- 2005(13648)
- 学科
- 济(112005)
- 经济(111908)
- 业(80478)
- 企(72616)
- 企业(72616)
- 管理(69836)
- 方法(40190)
- 业经(31769)
- 数学(31566)
- 数学方法(31161)
- 农(27444)
- 中国(26940)
- 地方(26828)
- 财(25159)
- 农业(20197)
- 技术(19428)
- 制(18768)
- 务(17991)
- 财务(17958)
- 财务管理(17939)
- 和(17212)
- 企业财务(16962)
- 学(16473)
- 策(16322)
- 理论(16318)
- 贸(15996)
- 贸易(15980)
- 地方经济(15768)
- 易(15399)
- 划(15268)
- 机构
- 学院(287429)
- 大学(282266)
- 济(132730)
- 经济(130235)
- 管理(115342)
- 研究(98119)
- 理学(97632)
- 理学院(96624)
- 管理学(95204)
- 管理学院(94638)
- 中国(77478)
- 京(59738)
- 财(58533)
- 科学(55937)
- 所(49631)
- 财经(45710)
- 江(45505)
- 农(44798)
- 研究所(44191)
- 中心(44118)
- 经(41296)
- 经济学(40456)
- 北京(38321)
- 业大(37698)
- 州(36487)
- 经济学院(36031)
- 范(35421)
- 师范(35120)
- 院(34720)
- 农业(34533)
- 基金
- 项目(179437)
- 科学(143607)
- 研究(134083)
- 基金(130703)
- 家(112089)
- 国家(111052)
- 科学基金(97269)
- 社会(88953)
- 社会科(84527)
- 社会科学(84504)
- 省(71839)
- 基金项目(68013)
- 自然(60172)
- 教育(59394)
- 自然科(58863)
- 自然科学(58853)
- 划(57945)
- 自然科学基金(57846)
- 编号(53861)
- 资助(53434)
- 发(44150)
- 成果(43452)
- 创(40170)
- 重点(39883)
- 部(38898)
- 业(37627)
- 国家社会(37102)
- 创新(36725)
- 课题(36707)
- 发展(36285)
- 期刊
- 济(162586)
- 经济(162586)
- 研究(89641)
- 中国(60370)
- 管理(50016)
- 财(47003)
- 农(42370)
- 科学(37173)
- 学报(36483)
- 融(29248)
- 金融(29248)
- 农业(29050)
- 技术(28816)
- 大学(28722)
- 学学(26990)
- 业经(26817)
- 经济研究(26173)
- 教育(25788)
- 财经(23851)
- 经(20826)
- 问题(20344)
- 技术经济(19058)
- 业(17503)
- 统计(16196)
- 贸(16156)
- 世界(15727)
- 图书(15460)
- 策(15261)
- 商业(14954)
- 现代(14753)
共检索到45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明霏
通过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梳理,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线出发,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把日益专业化的知识要素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引入到商品生产部门的载体,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带动制造业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瑱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伴随着产业链的重新分化和组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顺应了低碳经济对产业竞争力的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文章在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蔡汝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晖 周勇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和文化需求满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求拉动供给,文化需求拉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需求层次提升拉动和需求多样化拉动。基于四类典型的文化需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获得了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发展的四类产业延展空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人类在追求自己欲望满足的过程中也不断获得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中外发展经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文化需求拉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 服务业 需求拉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游
文章测度了中国28个省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发展的关联网络,并采用复杂网络和QAP方法分析了网络的关联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28个省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存在257条关系,且网络关联性和稳定性较强;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可分为“双向溢出”“经纪人”“主受益”和“净溢出”四大板块,“双向溢出”和“经纪人”板块分别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较为领先的11个省份和发展活力较强的8个省份构成,“主受益”和“净溢出”板块则分别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较快的4个省份和发展相对落后的5个省份构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关联存在“邻里互动”“俱乐部集团”和“门当户对”的特征,地理邻接矩阵和制造业集聚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开放度差异可共同解释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空间关联关系的71.3%。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空间关联 复杂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英华 王婷婷 熊建练
在界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10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区域创新环境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教育支撑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外部知识联系、政府行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施卫东 朱新琴
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东中西三部21个省份2010-2013年面板数据作为对比和研究对象,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讨了所构建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以信息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辅助产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加强外部知识联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实物的对外开放对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化质量低、市民化程度低、居民消费水平低降低了区域环境对带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程度;而以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科技论文发表篇数衡量的...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琪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态势。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演进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历史过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随相伴,主导着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业自身创新的过程。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不断改造、提升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技术服务业在城市产业中的地位,两者形成了互动发展的价值链体系,从而产生价值增值。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高技术服务业 互动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挺
众所周知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为促进因素,本文引入属地内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作为良性循环计量研究的中介,包括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以及地区内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中国分省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制造业又带动了配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作用的机理,并以上海为例,构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并没有起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和增强其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关联效应也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进程,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需求;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茜 郑琴琴
传统的成本优势观点一直在我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各地区在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适用成本优势原理?本文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殊性,借助地区服务能力因素(服务设施和人员供给能力)和成本因素(服务设施和人员成本),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采用广告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1999—2008年10年间30个地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能力因素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发展很重要,而传统的成本因素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志勇 张瑾
随着知识资源的日益扩张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其高知识度、高技术度、高互动度和高创新度,在国家经济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显现出未来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正处于国民经济结构向"Ⅲ>Ⅱ>Ⅰ"转型的关键时期,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芳
知识和创新溢出存在空间壁垒,高速铁路能打破区域空间阻隔,缩小时空距离,促进以知识和创新为显著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构建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层面和细分产业层面研究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速铁路建设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影响不够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起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高速铁路修建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打破了区域阻隔,有助于增进知识溢出效应、加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辛枫冬 赵国杰
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深入开发和应用企业的知识,运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促进自身和客户企业的创新活动;隐性知识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的主体与核心;服务创新的前提是隐性知识的发掘和共享提升组织知识量:服务创新依赖于服务提供者和客户间相互作用的质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加快对复合型服务人才的培养,构建全方位需求的服务供应体系,深刻分析自身知识的特点与结构,在创建适合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前提下,对现有的隐性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利用,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创新能力。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隐性知识 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