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5)
- 2023(17899)
- 2022(15244)
- 2021(13853)
- 2020(11920)
- 2019(27068)
- 2018(26998)
- 2017(52198)
- 2016(28248)
- 2015(31621)
- 2014(31521)
- 2013(31465)
- 2012(28746)
- 2011(25614)
- 2010(25726)
- 2009(24235)
- 2008(24064)
- 2007(21394)
- 2006(19092)
- 2005(17381)
- 学科
- 济(121545)
- 经济(121379)
- 业(104476)
- 管理(99132)
- 企(92524)
- 企业(92524)
- 方法(56473)
- 数学(46349)
- 数学方法(45724)
- 财(36958)
- 农(34893)
- 业经(34139)
- 中国(29394)
- 制(26498)
- 务(25268)
- 财务(25184)
- 财务管理(25150)
- 技术(24471)
- 农业(24446)
- 企业财务(23857)
- 学(22751)
- 地方(22443)
- 理论(21944)
- 贸(20869)
- 贸易(20856)
- 和(20667)
- 易(20265)
- 划(19432)
- 体(18664)
- 策(18151)
- 机构
- 学院(408740)
- 大学(407853)
- 济(167324)
- 管理(167178)
- 经济(163796)
- 理学(144217)
- 理学院(142724)
- 管理学(140301)
- 管理学院(139532)
- 研究(130763)
- 中国(100367)
- 京(86623)
- 财(79906)
- 科学(79323)
- 农(65357)
- 所(65127)
- 财经(63165)
- 江(61292)
- 业大(59609)
- 中心(59486)
- 研究所(58619)
- 经(57372)
- 北京(54430)
- 农业(50994)
- 范(50438)
- 经济学(50088)
- 师范(49998)
- 州(49168)
- 院(47337)
- 财经大学(46794)
- 基金
- 项目(273433)
- 科学(216885)
- 研究(201256)
- 基金(200151)
- 家(173226)
- 国家(171773)
- 科学基金(149621)
- 社会(128597)
- 社会科(122046)
- 社会科学(122014)
- 省(106951)
- 基金项目(105468)
- 自然(96840)
- 自然科(94666)
- 自然科学(94649)
- 自然科学基金(92972)
- 教育(91779)
- 划(88555)
- 资助(82642)
- 编号(81675)
- 成果(65967)
- 重点(60589)
- 部(60347)
- 创(58839)
- 发(57576)
- 课题(55436)
- 创新(54423)
- 国家社会(53194)
- 制(52810)
- 教育部(52194)
- 期刊
- 济(186518)
- 经济(186518)
- 研究(120573)
- 中国(79189)
- 管理(65869)
- 财(64049)
- 学报(60627)
- 农(60093)
- 科学(56851)
- 大学(46741)
- 学学(43967)
- 教育(41743)
- 农业(41533)
- 技术(38819)
- 融(35276)
- 金融(35276)
- 财经(31321)
- 业经(31289)
- 经济研究(29186)
- 经(26872)
- 问题(24143)
- 业(23481)
- 技术经济(23023)
- 图书(22625)
- 科技(19986)
- 理论(19545)
- 现代(19374)
- 统计(19296)
- 商业(18252)
- 策(18195)
共检索到608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皓 周绍杰 胡鞍钢
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发现在知识经济内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运用工具变量法,计算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产出弹性。在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运用EC3SLS方法,本文测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弹性为1.22。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低制造业结构、低收入水平的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弹性更高。本文认为,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皓 周绍杰 胡鞍钢
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发现在知识经济内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运用工具变量法,计算结果显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产出弹性。在考虑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运用EC3SLS方法,本文测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弹性为1.22。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低制造业结构、低收入水平的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高技术制造业产出弹性更高。本文认为,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福柱 李倩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3种类型集聚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创新在其集聚驱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相比单个产业集聚,二者协同集聚对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项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琪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态势。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演进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历史过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随相伴,主导着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业自身创新的过程。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不断改造、提升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技术服务业在城市产业中的地位,两者形成了互动发展的价值链体系,从而产生价值增值。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高技术服务业 互动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民乐 金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通过创造和转移知识推动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得出结论:整体上KIBS发展有助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此外,KIBS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存在行业间和地区间差异,相比于西部的消极影响,中、东部的KIBS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因此提出政策建议: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转型,加速KIBS的发展;引进外商投资,培养高素质KIBS人才,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创新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王羊昕 杨文静
运用协同学思想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建立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上海市2006—2015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近年来提升显著;而复合产业系统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受限于先进制造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安同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作用可以解析为专业化效应、知识转移效应和创新嵌入效应三个方面。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在所有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研究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时省 洪进 赵定涛
文章基于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关联网络DEA和tobit回归分析,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与创新生产过程相结合,探讨KIBS作为创新系统中的第二知识基和知识传播者对区域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首先,我国KIBS整体上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够;其次,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信息与通信类业和科技服务业结果不显著;最后,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化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KIBS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挺
众所周知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为促进因素,本文引入属地内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作为良性循环计量研究的中介,包括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以及地区内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中国分省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制造业又带动了配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作用的机理,并以上海为例,构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并没有起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和增强其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关联效应也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进程,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需求;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密集服务业的研究日益深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吸纳就业的能力要低于其他服务业,然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够通过对其他行业提供知识密集性的服务产品带动其他行业的生产,从而扩大其他行业的就业规模,间接解决众多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本文试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就业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测度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明霏 曹红
文章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内在机理,并运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反而会阻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芳
本文测度了1991~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构建了要素禀赋指数来反映地区要素禀赋的整体状况,进一步,计算了各省区的资本劳动比和技术劳动比,并根据要素充裕度将各省区分为四种类型:资本技术充裕型、资本充裕技术稀缺型、资本稀缺技术充裕型、资本技术稀缺型,最后,建立时序横截面模型分析了要素禀赋对要素密集型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的要素禀赋对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要素相对于技术要素和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的相对充裕相对于资本要素的绝对充裕,对机械电子制造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