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7)
2023(8923)
2022(7352)
2021(6871)
2020(5653)
2019(12790)
2018(12623)
2017(22963)
2016(12031)
2015(13552)
2014(13371)
2013(12954)
2012(11882)
2011(10950)
2010(11050)
2009(10343)
2008(10159)
2007(9175)
2006(8252)
2005(7752)
作者
(33469)
(28028)
(27716)
(26520)
(17696)
(13132)
(12763)
(10648)
(10632)
(9988)
(9459)
(9388)
(8943)
(8873)
(8497)
(8436)
(8254)
(8223)
(8100)
(8085)
(7113)
(6662)
(6454)
(6380)
(6260)
(6258)
(6203)
(6132)
(5468)
(5442)
学科
管理(45659)
(43485)
经济(43398)
(40590)
(35371)
企业(35371)
(16738)
方法(15986)
(14515)
中国(14165)
业经(13596)
(12974)
数学(11962)
数学方法(11763)
(10892)
财务(10864)
财务管理(10840)
企业财务(10365)
理论(10211)
(10030)
(9824)
技术(9522)
(8942)
(8872)
银行(8864)
农业(8857)
体制(8583)
(8502)
(8443)
(8228)
机构
大学(177560)
学院(173568)
(71312)
管理(70142)
经济(69800)
理学(59537)
理学院(58903)
管理学(58135)
管理学院(57778)
研究(57578)
中国(43782)
(37593)
(37140)
科学(31589)
财经(28868)
中心(27460)
(27189)
(26663)
(26091)
(24233)
师范(24063)
研究所(23986)
北京(23183)
经济学(21910)
财经大学(21496)
(21388)
(21139)
业大(20893)
(20746)
师范大学(19721)
基金
项目(113471)
科学(92071)
研究(89515)
基金(83934)
(71334)
国家(70742)
科学基金(62352)
社会(58622)
社会科(55548)
社会科学(55540)
基金项目(44161)
(42561)
教育(41581)
编号(38058)
自然(37425)
自然科(36612)
自然科学(36604)
(36148)
自然科学基金(35991)
成果(33890)
资助(31993)
(28032)
(26075)
重点(25312)
项目编号(25132)
国家社会(25025)
课题(24839)
(24521)
教育部(23517)
(23332)
期刊
(81484)
经济(81484)
研究(54679)
中国(40150)
(31431)
管理(27860)
教育(24928)
学报(22945)
科学(22284)
(20304)
大学(18263)
(16699)
金融(16699)
学学(16441)
财经(14951)
技术(14434)
图书(14237)
农业(13164)
经济研究(12987)
(12949)
业经(12878)
情报(10442)
理论(10264)
问题(10169)
书馆(9394)
图书馆(9394)
实践(9339)
(9339)
(8671)
论坛(8671)
共检索到27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琳玮  
知识从哪里来?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如何学习知识的?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提出信息即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将信息、势与导数统一了起来,推导出知识的本质是有序化的信息。知识学习的动力机制即"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信息作用机制,推动着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由共享走向创新,在空间维度上由封闭走向不断势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聚焦横向上的差异、聚合纵向上的联系,将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综合同化,在知与不知之间建立连接,帮助学生调整或者重组认知结构,实现融会贯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郭晓珍  
动力机制的协调有序运转是驱动社区学习共同体健康长效运行的关键。当前,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广泛建立,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实践表明,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共同体往往昙花一现,难以长久为继。本文基于动力学的研究视角,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动力机制生态模型,进而提出模型在实践运行中的实现路径。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创生性的探索,以期全面揭示社区学习共同体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为当前现实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德昌  周丽华  
宇宙万物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势(物质势与信息势)推动下进行的。本文通过研究信息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在提出势增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动力之源是信息势,对称化是方法路径,和谐结构群是数理模型,最好的教育是实施"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对称化教育,形成人才素质的对称化和谐结构群。势科学理论体系为人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为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重构教育学理论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与视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是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以组织的视角为出发点,首先根据组织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将组织的隐性知识管理任务划分为三部分,然后根据影响组织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若干因素设计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明确在组织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及反馈关系,最后提出提高组织隐性知识管理效率的若干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使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的6.0降到目前的1.8,已低于临界生育率水平,并稳定地保持了近10年。扭转了过去300多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有望于2030年前后达到零增长,把人口稳定在15亿左右的水平上,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条件。全世界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高于临界生育率,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2050年可能突破100亿。继续降低总和生育率仍然是人口学界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要保持中国未来人口系统的稳定和提高人民的福祉,加强人口学科学研究,建立人口全息系统工程,对全社会的人口状态进行不间断监测,为逐步完善人口政策提供实时信息。该系统的信息应能准确到人,关爱到人,服务到人,与其它社会信息系统联网,如电子健康(eHealth)、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社会保障和安全、教育系统等,形成国家基础信息系统的骨干主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薇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刻画了基于学习的竞合关系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对于影响竞合关系存续能力的两个因素-企业目标知识的可转移性以及企业获取知识的效率,其伙伴间的差异越明显,竞合关系的稳定性就越低;竞合关系的持续运行,需要借助于伙伴间对收益分配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其可调整次数,即竞合关系的存续时间,则取决于伙伴的耐心程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大众创新时代是一种分布式创新,创新者是一个个知识化的普通个体。在信息化社会,学校既是教育组织也是信息场。因此,从信息及信息动力学的视角可构建人才创新能力的"学习能力数理模型"和"素质自旋稳定性模型",提升创新人才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对不同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动力学过程分类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到"集约型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提升国民后天创新素质的目的。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唐晓波  李新星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逐渐成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的渠道,然而由于其具有社交性和知识性双重属性,其知识共享的机制较为复杂。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改善社区中知识传播的效果与效率。【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关系维度对于社区知识共享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构维度对于共享有明显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灿姣  黄立雄  
知识服务动力机制,是指推动知识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的复杂系统。它主要包括原动力、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三大要素。原动力是知识需求者的需求,内部动力来自于知识服务者、知识资源,外部动力来自于知识服务政策与评估、市场竞争、经费、信息技术与标准等诸多因素。通过研究知识服务三大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构建知识服务动力机制,促进知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德茗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资源,而知识的运用必须依赖于沟通。本文研究了企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沟通转化问题,探讨了影响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沟通的动力模型。研究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沟通动力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即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传播隐性知识的动力因素、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学习隐性知识的动力因素、组织员工之间隐性知识沟通的阻力因素。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子柯  
近年来,在线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情报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而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和防控。本文从复杂网络角度总结了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结构、算法和动力学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在线社交网络结构分析、信息传播动力学、网络结构预测算法;系统地总结和比较了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模型和算法,并指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归纳了评价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深层次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理论,并为舆情监控和信息侦测等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锴丰   施建刚   吴光东   周佳宁   刘聪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持续演进并有序发挥作用的复杂、有机的运作系统。为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相关理论体系,进而指导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并分析了4类驱动情景(包括基准情景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基础动力三类动力因素驱动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水平以及综合水平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讨论了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1)现状延续型发展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不同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向好;(2)三类动力因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路径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能够弥补彼此在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方面驱动力不足的劣势;(3)外生动力和基础动力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效果明显弱于内生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艾诗根  
从人类学习的获得、参与和知识创造隐喻的发展为序来看,不同学习隐喻的出现催生了对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作为获得隐喻的教师学习,承认教师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却易受掌握熟练教学技能模式的主导,走上技术型的教师发展道路。参与隐喻将教师学习视为维系学校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身份的获得和分享实践,却可能产生学校实践共同体边界的固化与忽视有经验教师的学习提升。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视教师为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生活,教师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跨越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申静  于梦月  
智库的知识服务是基于对知识的获取、开发利用和创新,为决策者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最佳的理论、策略、方法和思想,探究其发展机制能有效推动智库的知识服务健康发展。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通过分析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系统结构,厘清系统内部的动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智库的知识服务发展机制理论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库知识服务发展机制模型是由客户知识服务需求、智库知识服务模式、智库知识服务创新和智库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智库的知识服务发展。该模型不仅揭示了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系统结构和作用机理,还为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动因、模式、创新和趋势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推进智库的知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