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2)
- 2023(14546)
- 2022(12441)
- 2021(11660)
- 2020(9819)
- 2019(22110)
- 2018(21819)
- 2017(41315)
- 2016(22705)
- 2015(25422)
- 2014(24981)
- 2013(24807)
- 2012(22708)
- 2011(20516)
- 2010(20207)
- 2009(18218)
- 2008(17643)
- 2007(15341)
- 2006(13375)
- 2005(11515)
- 学科
- 济(86975)
- 经济(86871)
- 管理(65809)
- 业(63374)
- 企(52740)
- 企业(52740)
- 方法(41820)
- 数学(35899)
- 数学方法(35470)
- 农(23744)
- 中国(22986)
- 财(22649)
- 学(22300)
- 业经(20029)
- 技术(17532)
- 地方(17035)
- 农业(16459)
- 贸(16280)
- 贸易(16273)
- 易(15796)
- 理论(15660)
- 和(14577)
- 制(14469)
- 务(13682)
- 环境(13671)
- 财务(13616)
- 财务管理(13593)
- 企业财务(12892)
- 划(12630)
- 银(12477)
- 机构
- 大学(326296)
- 学院(322024)
- 管理(128072)
- 济(122428)
- 经济(119730)
- 理学(112384)
- 理学院(111074)
- 研究(110967)
- 管理学(108879)
- 管理学院(108354)
- 中国(78939)
- 科学(74597)
- 京(70242)
- 农(62317)
- 所(57202)
- 业大(55960)
- 财(53108)
- 研究所(53008)
- 农业(49614)
- 中心(49468)
- 江(45674)
- 北京(44043)
- 财经(43399)
- 范(42854)
- 师范(42268)
- 院(40339)
- 经(39631)
- 州(37152)
- 技术(35899)
- 经济学(35723)
- 基金
- 项目(232519)
- 科学(181501)
- 基金(168240)
- 研究(162527)
- 家(150589)
- 国家(149356)
- 科学基金(126561)
- 社会(100534)
- 社会科(95161)
- 社会科学(95133)
- 省(91524)
- 基金项目(90269)
- 自然(86121)
- 自然科(84111)
- 自然科学(84083)
- 自然科学基金(82593)
- 划(78368)
- 教育(74219)
- 资助(68668)
- 编号(65011)
- 重点(52384)
- 成果(51340)
- 部(49942)
- 创(49404)
- 发(49201)
- 创新(46045)
- 科研(45251)
- 计划(45247)
- 课题(44865)
- 大学(42327)
- 期刊
- 济(127209)
- 经济(127209)
- 研究(90189)
- 学报(62079)
- 中国(61478)
- 农(55134)
- 科学(54431)
- 管理(45603)
- 大学(45428)
- 学学(42970)
- 农业(38289)
- 财(38225)
- 教育(36835)
- 技术(26506)
- 融(23108)
- 金融(23108)
- 业经(21458)
- 经济研究(20846)
- 财经(20446)
- 科技(19905)
- 业(19879)
- 图书(17851)
- 经(17404)
- 业大(17179)
- 问题(16596)
- 版(16539)
- 技术经济(15613)
- 理论(15360)
- 实践(14178)
- 践(14178)
共检索到456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国元 武红玉 孔令凯 马永红
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距离与学习能力这二方面引入到知识存量与科技成果转化关系中,构建知识距离、学习能力与知识存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存量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距离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学习能力对知识距离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且在知识存量与知识距离、知识存量与科技成果转化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胜 宓洪乐 郭英远
本文通过对技术转让、研发服务和衍生企业三种典型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知识距离是指导人们选择成果转化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转化不确定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不同转化方式下,科技成果提供方和转化方间的知识距离表现出不同特点;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转化实施方在技术转让、研发服务和衍生企业三种方式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逐渐变大的。最后,本文提出技术转让、研发服务和衍生企业三种方式都是必要的,都应该得到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玥 刘希宋 喻登科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支点,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演进的序参量。本文阐释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特征,提出知识流转机理、知识固化机理、知识深化机理,揭示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竞争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学习 机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巧甜 郭蓉 夏健明
现有对团队变革型领导力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层次或跨层次的纵向垂直分析,而缺乏跨边界的横向协同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跨界团队中变革型领导、知识共享和权力距离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利用2017—2018年对169个金融科技企业项目团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跨界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变革型领导通过推动跨界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程度而提高团队协同创新绩效;(3)跨界团队内的权力距离越小,将越增强变革型领导对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推动作用;(4)团队内权力距离越小,知识共享在变革型领导与跨界团队协同创新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中国情境下跨界团队中领导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经济下组织有效地提高适应性协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宵 林珊珊 李青 庄美儿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为了实现创新追赶,其中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十分关键。然而,已有考察距离对创新追赶影响的研究大多对制度距离单一维度笼统加以考察,进而得到片面结论,忽视了两国之间距离概念的丰富性和多维性。基于此,本文同时考察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创新追赶过程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二者的作用边界。基于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1)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知识距离强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而制度距离削弱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2)企业研发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距离的调节作用,而企业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3)对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进行两两组合后分组回归分析发现,知识距离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制度距离带来的成本。本文不仅丰富了制度距离在企业跨国战略中的应用,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复合层面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追赶绩效研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艺 龙明莲 朱桂龙
以嵌入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学研机构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对产学研合作网络是否有利于学研机构科研团队提升学术绩效这个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学研机构科研团队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位置中心度以及网络规模对其学术绩效均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这种倒"U"型影响受到学研机构科研团队与企业之间知识距离的负面调节。研究结论对学研机构在建设"双一流"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合理妥善处理与产业界所建立的合作网络关系来提升自身学术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水利 史童 王春嬉 魏书妍 刘欢
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研究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的三个维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依次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行为耦合、资源耦合;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对组织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在产学研合作耦合关系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效应,且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耦合关系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宇 陆艳红
核心企业对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具有关键作用,如何有效运用核心大企业的知识权力保证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尚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惯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从网络惯例的新颖视角出发,给出了核心企业知识权力与集群知识创造能力之间关系的新解释,进一步考察了不同情境下二者关系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核心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框架,更为细致地刻画了核心企业在知识创造层面上对集群创新活动的作用和约束条件。以集群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核心企业知识权力与集群的知识创造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网络惯例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集群权力距离对于核心企业知识权力与集群知识创造能力、核心企业知识权力与网络惯例之间的关系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核心企业拥有适度的知识权力时集群会有较佳的创新绩效,要确保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核心企业应设计并维持合理程度的网络惯例,营造低权力距离的文化氛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希宋 李玥 王辉坡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转移、转化,知识对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动因为切入点,对不同转化方式下知识对接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模型,揭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的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信息 成果 知识管理 知识对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元 赵嘉晨 贾佳
母公司持股比例直接影响子公司财务绩效且受制于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现有相关文献尚无关于中国情境下母公司持股比例对子公司财务绩效影响及其边界条件的实证研究成果。笔者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理论,构建了母公司持股比例、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子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模型,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子公司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实证母公司持股比例对子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母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子公司财务绩效越好;地理距离削弱母公司持股比例对子公司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抑制母公司持股比例对子公司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母公司持股比例如何影响子公司财务绩效的学术探讨,揭示出二者关系的机理,丰富了关于子公司财务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文献,为母公司合理配置子公司股权和子公司提升财务绩效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仲理峰 孟杰 高蕾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由202位下属及其领导构成的领导—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了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社会交换有正向影响作用,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权力距离取向不仅调节了社会交换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即员工的权力距离取向水平越高,道德领导通过社会交换对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怀超 侯佳雯 张晶 范建红
基于知识基础观,就所获取的156份有效样本,采取调节和中介两种方法对外部知识获取与企业营销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营销绩效的直接影响;其次,检验了环境宽松性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最后,检验了营销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营销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营销绩效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环境宽松性增强了二者的关系;营销能力在外部知识获取影响企业营销绩效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验证了"知识—能力—绩效"的范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添天 柴菁敏 郑敏钰
知识异质性在为研发团队带来跨领域知识和多元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知识复杂性、背景差异和沟通障碍。为厘清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以两者为核心的基础模型,考察了知识整合能力、主观关系体验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有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而主观关系体验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添天 柴菁敏 郑敏钰
知识异质性在为研发团队带来跨领域知识和多元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知识复杂性、背景差异和沟通障碍。为厘清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以两者为核心的基础模型,考察了知识整合能力、主观关系体验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有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而主观关系体验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璐 杨蕙馨
跨国并购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模式。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迅速增长,从制度距离层面对跨国并购整合效果与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热点。然而,不同学者对制度距离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不同结论,其作用机制与效果仍待进一步探究。以中国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60起跨国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以样本企业并购事件发生前后两年总资产收益率变化为因变量,通过剖析制度距离不同层面及并购母公司国际经验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明确了制度距离不同维度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路径与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组织募捐方式对员工捐赠数额的影响研究——面子倾向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员工情绪耗竭的影响:强迫激情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
产学研协同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合作关系认知的调节作用
跨国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影响要素的协同机理研究
品牌依恋对品牌对抗忠诚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距离的调节作用
制度距离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调节作用
威权式领导行为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下属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研究
员工权力距离对其抑制性建言的影响:真实型领导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