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3)
- 2023(11829)
- 2022(9545)
- 2021(8391)
- 2020(7008)
- 2019(15435)
- 2018(15053)
- 2017(29134)
- 2016(14854)
- 2015(16027)
- 2014(15871)
- 2013(16162)
- 2012(14999)
- 2011(13406)
- 2010(13831)
- 2009(13267)
- 2008(13020)
- 2007(12043)
- 2006(10965)
- 2005(10223)
- 学科
- 济(95607)
- 经济(95529)
- 业(76205)
- 企(70323)
- 企业(70323)
- 管理(63706)
- 方法(31913)
- 业经(29215)
- 数学(23719)
- 农(23713)
- 数学方法(23628)
- 财(22796)
- 地方(22668)
- 技术(20423)
- 中国(19148)
- 农业(18318)
- 务(16975)
- 财务(16970)
- 财务管理(16962)
- 企业财务(16042)
- 和(15277)
- 制(14715)
- 策(14577)
- 划(14530)
- 技术管理(14276)
- 地方经济(14248)
- 理论(13704)
- 体(12981)
- 学(12568)
- 环境(12274)
- 机构
- 学院(229203)
- 大学(222526)
- 济(114083)
- 经济(112356)
- 管理(95667)
- 理学(81675)
- 理学院(80909)
- 管理学(80212)
- 管理学院(79761)
- 研究(74627)
- 中国(59785)
- 财(49428)
- 京(45037)
- 科学(40577)
- 财经(39078)
- 所(36209)
- 江(35895)
- 经济学(35648)
- 经(35369)
- 中心(33419)
- 研究所(32167)
- 经济学院(31850)
- 农(31622)
- 财经大学(28428)
- 商学(28251)
- 北京(28029)
- 商学院(27968)
- 州(27877)
- 业大(27306)
- 经济管理(26645)
- 基金
- 项目(144262)
- 科学(118256)
- 研究(110109)
- 基金(107456)
- 家(91013)
- 国家(90203)
- 科学基金(80911)
- 社会(76375)
- 社会科(72769)
- 社会科学(72756)
- 省(57607)
- 基金项目(57022)
- 自然(48570)
- 自然科(47523)
- 自然科学(47514)
- 教育(47280)
- 自然科学基金(46788)
- 划(45635)
- 编号(42486)
- 资助(41270)
- 创(36719)
- 发(33946)
- 业(33777)
- 创新(33267)
- 成果(32995)
- 国家社会(32608)
- 部(31864)
- 重点(31846)
- 制(29233)
- 人文(28831)
- 期刊
- 济(138129)
- 经济(138129)
- 研究(72555)
- 管理(43646)
- 中国(43342)
- 财(41288)
- 农(30051)
- 科学(27687)
- 学报(23957)
- 技术(22943)
- 经济研究(22660)
- 业经(22531)
- 融(21453)
- 金融(21453)
- 财经(20954)
- 农业(20742)
- 大学(19553)
- 学学(18826)
- 经(18392)
- 问题(17251)
- 技术经济(17122)
- 教育(15395)
- 业(13441)
- 世界(13264)
- 贸(12999)
- 商业(12595)
- 现代(12595)
- 经济管理(12270)
- 策(11908)
- 科技(11706)
共检索到35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佘时飞
将知识外溢和创新创业纳入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源于知识外溢,创业是知识外溢的导体,知识外溢取决于知识外溢自由度;(2)知识外溢和经济集聚有利于创新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率;(3)产业空间分布取决于需求关联效应、市场拥挤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4)贸易自由度超过持续点后,如果边缘区域居民对工业品的消费支出份额足够大,则边缘区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福利损失小于因经济增长引起的利益增加,从而提高边缘区域的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辉 陈海娜 徐维祥 陈国亮
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规模和质量的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创新创业效应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作用程度大于经济质量型增长,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政策和区位的异质性;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创新创业效应在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影响呈边际效用递增的双门槛效应,对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的三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迎 郑心雨
创新创业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文章从区域发展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了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营商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东、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创业的影响相对更大;此外,营商环境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金融环境可以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务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文化环境能显著增强东部地区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全国要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各地区则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从金融、政务、文化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汤序红
一、引言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政府消费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政府部门对私人部门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为政府能够提供类似于国防、社会保障和社会凝聚力这样的纯公共物品和服务,这些公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玮娜 张耀辉
本文根据2003~2011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高度活跃、一般活跃及不活跃三个区域内不同创业类型和知识溢出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绩效,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提供了新视角,并为不同区域制定和实施创业及研发等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全国来看,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个体户式的生存型创业影响显著为负,研发支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加对经济有积极作用。在创业高度活跃的区域,私营企业创业与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这与该区域较高水平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及机会型创业的高比重密切相关。创业一般活跃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及在位大企业内的研发活动,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作用...
关键词:
创业 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察创新驱动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均对创新驱动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蓉
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注重高校创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区域经济结构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国内众多有关FDI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普遍忽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因此,FDI技术外溢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可能被高估了。本文通过1987-2003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本土创新能力与FDI技术外溢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控制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FDI本身产生的外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FDI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本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王舒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中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知识空间溢出现象,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基于多样化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聚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在区域层面上,东中部产业集聚的本地溢出效应比西部地区更加显著,而东部的专业化知识溢出的作用有所削弱;对外开放水平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影响程度也不同,东部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对推动邻地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显著。为实现更高质量的产业集聚水平,提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促进产业互补,提升多样化溢出效应,以及加强知识空间积累,提升知识和人才储备,拓宽技术升级范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静 徐海龙 王宏伟
中国区域创新呈现出明显的梯次分布特征,东部区域科技资源相对集聚,中西部地区劣势明显,创新资源与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在这一过程中,是推动遍地开花式的创新创业,还是发挥区域优势、利用科技创新活动本身存在的知识溢出效应和空间关联,实现区域创新和经济的协同增长,是两种不同的政策思路。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影响下,中国各区域创新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收敛特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分析中国知识资本存量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特征入手,根据知识资本空间溢出的特征,构建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知识的空间溢出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认为:(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无条件的单一稳态趋同,经济倾向在空间邻近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形成多稳态的俱乐部趋同。其中伴随资本和人员流动的知识跨越区域溢出,是地理邻近或经济社会水平相似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重要机制。(2)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知识溢出影响下的三大地区经济增长也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其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收敛速度最快,趋同半生命周期最短,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趋同相对较慢。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收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罗汉祥
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且该激励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路径间接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该路径隐含着更为细致的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因果链条传导路径,即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创新产出水平提升的重要诱因,创新产出的增加与应用实现了区域整体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作为重要驱动力显著激励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链条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关键词:
区域创业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