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2)
- 2023(16871)
- 2022(13927)
- 2021(12630)
- 2020(10693)
- 2019(23815)
- 2018(23811)
- 2017(44497)
- 2016(24000)
- 2015(27229)
- 2014(26915)
- 2013(26342)
- 2012(24359)
- 2011(21981)
- 2010(22546)
- 2009(21092)
- 2008(20697)
- 2007(18776)
- 2006(16796)
- 2005(15285)
- 学科
- 济(120459)
- 经济(120338)
- 业(89494)
- 管理(82961)
- 企(80518)
- 企业(80518)
- 方法(44268)
- 数学(34817)
- 业经(34510)
- 数学方法(34335)
- 农(30953)
- 中国(28366)
- 财(28085)
- 地方(27917)
- 技术(23857)
- 理论(22154)
- 农业(21966)
- 制(21888)
- 学(21027)
- 务(19163)
- 财务(19116)
- 财务管理(19093)
- 和(19018)
- 企业财务(17981)
- 体(17659)
- 策(17389)
- 划(17297)
- 产业(16223)
- 地方经济(16119)
- 贸(16104)
- 机构
- 学院(348790)
- 大学(341616)
- 济(149224)
- 经济(146170)
- 管理(135821)
- 研究(115800)
- 理学(115554)
- 理学院(114335)
- 管理学(112401)
- 管理学院(111722)
- 中国(88704)
- 京(72275)
- 科学(68825)
- 财(66667)
- 所(57994)
- 农(56160)
- 江(55903)
- 中心(52638)
- 研究所(52100)
- 财经(51980)
- 业大(49111)
- 经(46821)
- 北京(45329)
- 经济学(45050)
- 州(44293)
- 范(44226)
- 农业(43855)
- 师范(43745)
- 院(42182)
- 经济学院(40192)
- 基金
- 项目(225425)
- 科学(178465)
- 研究(169070)
- 基金(160742)
- 家(138602)
- 国家(137357)
- 科学基金(119471)
- 社会(108280)
- 社会科(102635)
- 社会科学(102609)
- 省(92732)
- 基金项目(84497)
- 教育(77337)
- 划(74878)
- 自然(74840)
- 自然科(73166)
- 自然科学(73144)
- 自然科学基金(71861)
- 编号(68866)
- 资助(64730)
- 成果(55470)
- 创(51712)
- 发(50680)
- 重点(50430)
- 课题(48610)
- 部(48055)
- 创新(47477)
- 国家社会(44516)
- 业(44285)
- 项目编号(42645)
- 期刊
- 济(179535)
- 经济(179535)
- 研究(104911)
- 中国(75567)
- 管理(58832)
- 财(54569)
- 农(52188)
- 学报(48782)
- 科学(46483)
- 教育(40695)
- 大学(37787)
- 技术(37469)
- 农业(35760)
- 学学(35397)
- 业经(30049)
- 融(29933)
- 金融(29933)
- 经济研究(28685)
- 财经(26688)
- 经(23438)
- 问题(22749)
- 技术经济(21335)
- 业(21319)
- 图书(18412)
- 统计(18126)
- 策(17928)
- 科技(17510)
- 现代(17335)
- 商业(16753)
- 贸(16742)
共检索到542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王力铭
知识型服务业是最具活力和创新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部门,笔者通过对围绕同济大学集聚的现代设计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和整体数据分析,深入剖析该集群培育的现状和不足,最后以该集群为例从地区政府、大学以及集群内企业三类主体的角度提出构建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培育体系的思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守明 张志鹏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基于知识密集型的环同济设计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亲密的关系和企业浓厚的学习文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较强的吸收能力、企业间较近的组织距离对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较大促进作用;知识的模糊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阻碍作用;中等的知识距离比较远的知识距离更有利于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强 李伯文 刘笑
通过梳理国内外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进行结构剖析,并基于杨浦区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从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环境3个结构层次入手,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进行发展现状分析以及瓶颈问题诊断,最后提出针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玉申 赵京波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就业水平。本文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高度开放和相对竞争力较低的现状,阐述了服务业创新的特点及其对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并从现代服务供给体制改革、知识基础构建、人力资源保障和创业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现代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平台 服务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凌
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及服务知识化趋势的演进,加快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正成为各地区探索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完善与创新相关的行业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财政税收体制、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城市保障体制则是其中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目前相关体制机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行业管理体制、改进行业供求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创新税收调节机制、加强产权保护机制、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人才评估机制、创新信息整合机制和强化宣传引导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华 柳卸林 刘建兵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燕雯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丽芝 曹瑄玮
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业型经济对区域转型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都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创业型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创业型经济构建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创业型人才培育的互动演化分析,论证了区域经济转型及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业人才的培育,并使得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键词:
创业型人才 产业集群 资源依赖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瑱 高运胜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整合来自于集群内外部的隐性和显性知识,通过向相关企业提供服务,日益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来源和技术转移的桥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集群内外的技术溢出效应能进一步提升中间服务职能和集群的植根性,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爽 张阳
文章根据Nonaka和Takeuchi的知识转化理论和员工个体的能力表现构建了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创新能力 模糊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雅蓓
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群治理的典型特征出发,分析了借助组织创新提高集群组织化程度,优化集群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在水平互动的网络治理维度,服务企业、自治性组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参与,契约、政府公序、组织私序、信任、声誉、集群文化等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推动了服务集群的主体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垂直关联的价值链治理维度,通过专业化市场平台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的互动发展,通过塑造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领导企业推动集群模式演进,提供了服务集群实现过程创新和结构创新的两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集群治理 组织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洁 刘思峰 施琴芬
中国企业如何形成具有区域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如何利用知识联盟参与竞争并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下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动机和体系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特征,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下知识的转移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强 赵静
2009年起,国务院相对集中地批准了51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但其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弱于此前获批的国家高新区。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压力加大。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变异系数法分析新升级高新区主要经济和科技指标反映出的主要特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重点探索依托创新型集群培育实现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路径,并形成具体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和平 杨建仁
当前,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从产业集群绩效的局部属性来研究评价指标;二是从产业集群绩效的整体属性来研究评价指标。前者集中于反映产业集群绩效的某一特性,不能全面反映产业集群绩效的涵义,或在评价指标设计时的理论基础支撑方面也有所不足;后者或在评价角度时常错位,或实际应用性差。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子系统,基于系统的视角,产业集群的绩效表现为"产业集聚"、"竞争"、"合作"、"创新"、"产出"和"经济促进"六个方面。本文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从上述六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和较为具备应用性的陶瓷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慕静
文章通过对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的分析,基于循环创新链模式,提出了一种集群内组织边界开放、组织相互协作的服务创新链,分析了服务创新链的结构、节点模型和能力势差,构建了以服务创新链为基础的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体系,并给出了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的实例分析,期望为天津以至我国物流企业集群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