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7)
- 2023(10630)
- 2022(9522)
- 2021(9095)
- 2020(7700)
- 2019(17919)
- 2018(17926)
- 2017(34460)
- 2016(18831)
- 2015(21081)
- 2014(21030)
- 2013(20855)
- 2012(18942)
- 2011(17128)
- 2010(17010)
- 2009(15552)
- 2008(14902)
- 2007(12746)
- 2006(11036)
- 2005(9503)
- 学科
- 济(75431)
- 经济(75351)
- 管理(57453)
- 业(51875)
- 企(45476)
- 企业(45476)
- 方法(39693)
- 数学(34511)
- 数学方法(33956)
- 学(17934)
- 中国(17558)
- 财(17266)
- 农(17234)
- 业经(15968)
- 理论(14264)
- 地方(14056)
- 技术(13062)
- 和(12668)
- 贸(12119)
- 贸易(12114)
- 易(11735)
- 农业(11597)
- 务(11493)
- 财务(11425)
- 财务管理(11407)
- 划(11278)
- 制(11238)
- 环境(11236)
- 企业财务(10856)
- 教育(10217)
- 机构
- 大学(267266)
- 学院(263779)
- 管理(110554)
- 济(100423)
- 经济(98186)
- 理学(97311)
- 理学院(96242)
- 管理学(94266)
- 管理学院(93804)
- 研究(84832)
- 中国(60757)
- 京(56734)
- 科学(54834)
- 财(43844)
- 所(42299)
- 业大(40816)
- 农(40257)
- 研究所(38913)
- 中心(38007)
- 财经(36203)
- 江(36003)
- 北京(35654)
- 范(35344)
- 师范(35039)
- 经(33015)
- 农业(31626)
- 院(30776)
- 州(30010)
- 经济学(28645)
- 师范大学(28441)
- 基金
- 项目(186950)
- 科学(147332)
- 基金(136403)
- 研究(134768)
- 家(118697)
- 国家(117743)
- 科学基金(101948)
- 社会(83182)
- 社会科(78873)
- 社会科学(78853)
- 省(73095)
- 基金项目(72866)
- 自然(68792)
- 自然科(67261)
- 自然科学(67250)
- 自然科学基金(65988)
- 教育(62557)
- 划(61676)
- 资助(57166)
- 编号(55205)
- 成果(44258)
- 重点(41164)
- 部(40861)
- 创(39071)
- 发(38372)
- 课题(37189)
- 创新(36272)
- 科研(35940)
- 教育部(35139)
- 大学(34808)
- 期刊
- 济(103798)
- 经济(103798)
- 研究(74886)
- 中国(45181)
- 学报(42799)
- 管理(40700)
- 科学(39174)
- 农(35370)
- 大学(32014)
- 财(31433)
- 教育(30574)
- 学学(29913)
- 农业(25231)
- 技术(23437)
- 融(17540)
- 金融(17540)
- 图书(16716)
- 财经(16630)
- 业经(16569)
- 经济研究(16413)
- 科技(14293)
- 经(14027)
- 理论(13711)
- 技术经济(13386)
- 业(13174)
- 问题(13029)
- 实践(12706)
- 践(12706)
- 情报(12335)
- 统计(12119)
共检索到368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贵玉 徐鹏
首先,从主体特质观、工作特征观、创新资源观界定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然后,从微观层面(知识型员工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需求特征、工作经验或个体技能、企业家领导风格、教育程度、价值观等)、中观层面(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性质等)和宏观层面(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梳理影响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设计的因素;最后,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员工满意度、创新行为、工作绩效)和组织层面(经营绩效、组织创新)分析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切入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贵玉 徐向艺 徐鹏
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检验创新合法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中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组织创新绩效和创新合法性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晋升激励与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组织创新合法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在情感激励、环境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部分是通过提升创新合法性实现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民
以近年来中国关于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国内学者在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激励因素、激励策略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给出了完善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需求 激励 综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飞龙 袁云峰
本文以期望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期望偏好 ,介绍了美国MTV公司的员工与雇主之间签定“期望协议”的做法 ,并以我国京沪穗深经理人薪酬大调查的数据为主 ,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经理期望的满意程度 ,希望能为我们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期望激励 期望协议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镇 季晓燕 张维
本文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主要因素,探讨最具价值的激励因素,并以此建立知识型员工不同激励方法的比较和适用参照表,找出针对不同特征与类型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因素 激励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琪
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领导而不是管理,管理职能可以更多地通过他们的自我管理来完成。"知识型员工"这个概念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的经济,它包括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等,其中人才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结合知识工作者行为特征,从制度上探索对知识型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管理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冰 纪晓丽 胡杨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企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 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晋 马弘 马建民
业务成就、个人成长、工作环境、薪酬福利是我国知识型员工四个主要的激励因素。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人才层级、不同学历水平的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要,因人而异,着眼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珍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文章在分析知识型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从薪酬、个人职业发展、自我学习与工作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因素 激励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金明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崛起,服务业中知识含量较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传统服务业中区分开来,作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群体,知识型服务业中知识型与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活动,本文以价值性和独特性为标准对知识型服务业中从业人员进行类别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别的激励要素需求进行研究,得出系统的知识型服务业激励要素框架。
关键词:
知识型服务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华
本文首先在整理和总结事业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不同事业周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对国内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实证分析了处于立业阶段的知识型员工和处于前进阶段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需求差异及重要性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企业管理处于不同事业周期阶段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因素 事业周期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易娟
在探究知识型员工特征及其社会偏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偏好视角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系统。分析认为,有效的激励系统应该包含3个方面,即经济偏好激励子系统、社会偏好激励子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通过对社会偏好系统包含的6个子系统的详细研究,指出强化对知识型员工的社会偏好激励,不仅是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实践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知识型员工产出效率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社会偏好 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