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3)
- 2023(11137)
- 2022(9879)
- 2021(9383)
- 2020(8080)
- 2019(18780)
- 2018(18771)
- 2017(35979)
- 2016(20156)
- 2015(22929)
- 2014(23003)
- 2013(22383)
- 2012(20337)
- 2011(18249)
- 2010(18276)
- 2009(16309)
- 2008(15586)
- 2007(13320)
- 2006(11503)
- 2005(9896)
- 学科
- 济(77847)
- 经济(77761)
- 管理(59031)
- 业(54395)
- 企(46962)
- 企业(46962)
- 方法(41759)
- 数学(36488)
- 数学方法(35931)
- 中国(22720)
- 农(18628)
- 学(17790)
- 财(17473)
- 业经(16437)
- 理论(15871)
- 技术(14754)
- 地方(14730)
- 和(12880)
- 农业(12615)
- 贸(12574)
- 贸易(12569)
- 易(12151)
- 教育(11726)
- 务(11603)
- 财务(11531)
- 财务管理(11513)
- 环境(11496)
- 划(11357)
- 制(11289)
- 企业财务(10941)
- 机构
- 学院(278625)
- 大学(278204)
- 管理(114659)
- 济(103256)
- 理学(101069)
- 经济(100837)
- 理学院(99920)
- 管理学(97775)
- 管理学院(97299)
- 研究(88030)
- 中国(61055)
- 京(58821)
- 科学(56819)
- 财(45011)
- 所(44003)
- 业大(42280)
- 农(41354)
- 研究所(40586)
- 中心(39259)
- 范(39234)
- 江(38948)
- 师范(38908)
- 财经(37399)
- 北京(37004)
- 经(34069)
- 技术(33095)
- 农业(32430)
- 州(32133)
- 院(31994)
- 师范大学(31253)
- 基金
- 项目(198136)
- 科学(157009)
- 研究(145843)
- 基金(142912)
- 家(123839)
- 国家(122752)
- 科学基金(106319)
- 社会(89350)
- 社会科(84544)
- 社会科学(84523)
- 省(78846)
- 基金项目(76452)
- 自然(70930)
- 教育(70820)
- 自然科(69353)
- 自然科学(69338)
- 自然科学基金(68034)
- 划(66886)
- 编号(61113)
- 资助(59632)
- 成果(48586)
- 重点(44225)
- 部(43997)
- 课题(42756)
- 创(41581)
- 发(41219)
- 创新(38456)
- 教育部(38133)
- 科研(37823)
- 项目编号(37757)
- 期刊
- 济(105236)
- 经济(105236)
- 研究(75798)
- 中国(51486)
- 学报(43303)
- 教育(41539)
- 管理(41258)
- 科学(40445)
- 农(35954)
- 大学(32663)
- 财(32052)
- 学学(30559)
- 技术(30195)
- 农业(25674)
- 业经(17437)
- 财经(17310)
- 融(17026)
- 金融(17026)
- 经济研究(16603)
- 图书(16151)
- 职业(15131)
- 经(14630)
- 科技(14369)
- 技术经济(13932)
- 理论(13640)
- 问题(13593)
- 业(13296)
- 统计(12952)
- 实践(12750)
- 践(12750)
共检索到386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健虎
本文通过对广东企业494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职业动机在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具有的中介效应,以及在不同个体背景变项下员工的就业能力差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动机在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不同学历和不同婚姻状况的员工其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位层次的员工其就业能力均呈现出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裴宇晶 赵曙明
对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等工作态度的影响以及职业承诺在职业召唤与上述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已有关于召唤的相关研究结论,提出职业召唤-职业承诺-工作态度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以981位国有、民营及外(合)资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完全中介职业召唤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部分中介职业召唤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在中国情景下验证西方关于职业召唤的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职业召唤的培养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斌 张烨 夏梦
知识型员工更需要而且更能够对职业生涯进行自我管理。本文在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职业探索、职业决策管理等前沿理论的分析,重点研究中国情境下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横向、纵向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通道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知识型员工职业成功的早试错、靠近性、积累性、持续性四原则;对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有较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
中国企业 知识型员工 职业生涯 自我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敏
分析了现阶段国内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找出问题,并借鉴国外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成功做法,提出建立国内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国内企业 知识型员工 职业生涯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郭鑫
本文基于生态创新视角,通过对10家知名高科技企业的调研,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影响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6个生态创新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并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方向定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志朋 李朋波 朱丽 李志成
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以知识型零工为代表的“新个体”正在崛起,并成为我国就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现象、新趋势。然而,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的动机及形成机理尚是个“黑箱”。为此,本研究从自主动机视角出发,运用建构型扎根理论的方法 ,深度探讨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自主动机的结构内涵、驱动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的自主动机由价值认同动机和压力整合动机构成;继而,本文沿着“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结构框架探索价值认同动机和压力整合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结机制,最终构建出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自主动机的形成机理。具体来说,平台政策、个体技能化和职业价值取向会通过影响个体对职业转换意义的感知进而对职业转换价值认同动机产生影响,个体主动性特质在感知职业转换意义和价值认同动机之间发挥强化作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现状不满和平台政策会通过职业转换认可度对职业转换压力整合动机产生影响,个体的调节匹配能力在职业转换认可度和压力整合动机之间起到制约作用。本研究既能为后续开展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框架,又能为零工平台有效激励“新个体”、促进零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知识型零工 自主动机 职业转换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学军 冼宇熙 袁佳丽
本文在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究知识型员工的职业高原对知识寻租行为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职业高原的三个维度(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均对知识外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均对知识垄断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对知识垄断行为有显著预测力,动机高原与层级高原对知识外泄行为有显著预测力。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职业高原 知识寻租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龙 赵迪 郭名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员工幸福感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呼唤对幸福感等生活工作变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359名来自全国24个省份和地区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0.0和AMO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呼唤、职业承诺和工作幸福感两两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呼唤对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呼唤对职业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对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职业承诺在职业呼唤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薪酬显著负向调节职业呼唤和职业承诺的关系,并且在职业承诺对职业呼唤和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如
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与路径分析发现,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相互影响,职业价值观通过中间变量对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增益作用。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职业价值观路径主要有四条:成长前景、能力发挥、薪酬福利和生活方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结合中国组织情境,考察了职场排斥对员工职业倦怠倒U型影响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对问卷收集到的匹配数据做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显著调节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即员工心理授权越高,职场排斥对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弱,而员工集体主义导向越高,职场排斥对其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功香 芦吉虎
在对204名大四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能力中的职业成长能力存在显著相关。(2)文科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就业能力高于理科生。(3)高职业自我效能和高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均高于低自我效能和低职业价值观的大学生。(4)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义忠 宋岩
本研究旨在考察企业员工就业能力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不安全感在二者间的可能中介机制。在对470位企业员工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就业能力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这两个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方面;(2)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3)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工作不安全感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职业生涯满意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义忠 宋岩
本研究旨在考察企业员工就业能力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不安全感在二者间的可能中介机制。在对470位企业员工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就业能力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这两个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方面;(2)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3)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工作不安全感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职业生涯满意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静 陈传明
从认知图式复杂性和灵活性出发,结合情境因素探讨直觉效用的前因变量和作用机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样本,实证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个体双元能力与知识型员工的直觉效用显著正相关;市场环境动态性和技术环境动态性在自我效能与直觉效用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市场环境动态性在个体双元能力与直觉效用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中介中心性在个体双元能力与直觉效用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宁 张莉 张振铎 王伊芹
文章通过对233名科研院所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并采用层级回归法检验了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员工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员工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职业成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挑战性压力 职业成长 职业自我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