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8)
- 2023(9071)
- 2022(7930)
- 2021(7631)
- 2020(6615)
- 2019(15843)
- 2018(15713)
- 2017(30825)
- 2016(16982)
- 2015(19343)
- 2014(19483)
- 2013(19405)
- 2012(18502)
- 2011(16816)
- 2010(16926)
- 2009(15828)
- 2008(16018)
- 2007(14831)
- 2006(12709)
- 2005(11543)
- 学科
- 济(71731)
- 经济(71648)
- 管理(48200)
- 业(45920)
- 企(38235)
- 企业(38235)
- 方法(33828)
- 数学(28967)
- 数学方法(28618)
- 农(19901)
- 财(17398)
- 中国(17185)
- 学(17085)
- 地方(15489)
- 业经(15197)
- 贸(14646)
- 贸易(14638)
- 制(14373)
- 易(14201)
- 农业(12958)
- 理论(12234)
- 和(11712)
- 务(10789)
- 财务(10761)
- 财务管理(10728)
- 技术(10665)
- 银(10308)
- 银行(10271)
- 体(10253)
- 融(10061)
- 机构
- 大学(251957)
- 学院(247948)
- 济(98004)
- 经济(95702)
- 管理(94807)
- 研究(82621)
- 理学(81522)
- 理学院(80516)
- 管理学(79030)
- 管理学院(78545)
- 中国(62399)
- 京(53982)
- 科学(52684)
- 财(44588)
- 农(43753)
- 所(42664)
- 中心(39378)
- 研究所(38835)
- 江(38705)
- 业大(37995)
- 财经(35638)
- 范(35009)
- 农业(34726)
- 师范(34633)
- 北京(33673)
- 经(32153)
- 州(30833)
- 经济学(29789)
- 院(29183)
- 师范大学(27937)
- 基金
- 项目(162216)
- 科学(126882)
- 研究(117386)
- 基金(117047)
- 家(102008)
- 国家(101180)
- 科学基金(86198)
- 社会(72780)
- 社会科(68798)
- 社会科学(68774)
- 省(63556)
- 基金项目(62859)
- 自然(56636)
- 自然科(55317)
- 自然科学(55303)
- 教育(54721)
- 自然科学基金(54346)
- 划(53675)
- 编号(48909)
- 资助(48200)
- 成果(40897)
- 重点(36190)
- 部(36076)
- 发(34343)
- 创(33221)
- 课题(32773)
- 科研(31272)
- 创新(31059)
- 教育部(30772)
- 大学(30676)
- 期刊
- 济(109385)
- 经济(109385)
- 研究(70288)
- 中国(48340)
- 学报(41476)
- 农(39141)
- 科学(37442)
- 财(35704)
- 管理(33093)
- 大学(30640)
- 学学(28403)
- 教育(27515)
- 农业(26116)
- 技术(21673)
- 融(20809)
- 金融(20809)
- 业经(17854)
- 财经(17711)
- 经济研究(16865)
- 图书(16279)
- 问题(15422)
- 经(15334)
- 业(14504)
- 技术经济(12928)
- 版(12907)
- 贸(12754)
- 理论(12346)
- 资源(11504)
- 统计(11323)
- 商业(11266)
共检索到367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阎海峰
企业可以被视为知识共同体。对企业而言 ,不仅知识存量 ,而且知识的有效流动 ,都将成为其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分析影响知识流动的五个主要因素入手 ,以跨国网络结构为例 ,探讨了网络结构中知识流动的主要角色 ,进而从信息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网络结构和有效激励机制是对付知识流动障碍、提高流动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知识流动 竞争优势 网络组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茜 徐蕾
跨国公司的网络组织结构及其知识流动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现代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网络特点 ,网络中知识流动的过程 ,进而说明网络组织结构与跨国公司知识流动互为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网络组织 知识流动 竞争优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倩倩 关婉湫 张淑君 张勤 罗志成
将维基百科分类网络与WordNet、同义词词林3个概念网络分别看作自组织知识系统网络与他组织知识系统网络的代表,并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对这3个网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3个知识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并且在微观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说明知识体系本身是有共性的。
关键词:
知识系统 复杂网络 维基百科 比较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露元 邹忠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产业集群的跨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了"跨国网络结构特征—知识、技术流动与扩散—集群绩效"的概念模型,以广西和越南制造业集群为例,基于116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逐一验证。研究发现: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在跨国网络结构与集群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广西与越南制造业集群之间的资源共享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不显著,亟需加强双方节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集群网络结构推动了知识、技术跨区域的流动和扩散,进而提升整体集群的绩效。本文以产业集群跨国合作网络为研究视角,探讨不同国家集群间相互联系与发展的关系,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形势,为"一带一路"下相关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集群 跨国网络结构 绩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茜
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支持全球竞争战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正在由传统的价值链连接形式向“全球网络组织”转变,基于组织结构的创新,获得更有效的全球化内部配置资源的能力。从根本上说,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实现内部跨单元的资源流动,尤其是知识资源的转移与共享。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远亚丽 张长森
以80家物流企业为对象,获取大量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验证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知识流动水平在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楠 虞重立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网络结构与创新知识传播的关系问题,以无锡市数字电影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内关键知识传播网络密度相对较低,但是成员间的信息交换更有指向性且信息质量较高;集群内的技术领先企业占据结构洞位置,不仅拥有对创新知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对集群内其他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官产学研网络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方面,对于创新中关键知识的传播不存在明显的集散和控制作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露允 曾德明 陈静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知识整合和知识组合配置,知识整合和知识组合配置策略的不同带来了异质性的知识网络结构特征,从而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决策的差异性。运用中国汽车产业2001—2014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筛选出961家企业,并利用企业专利数据中的专利分类号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分析了知识网络关系特征和聚集特征演变过程。通过2821个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分析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知识网络关系特征总体水平较低,但仍呈现出了上升趋势,汽车产业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局部知识聚集和全局知识聚集,但局部聚集程度明显高于全局聚集程度;依据是否参与协作研发或技术标准制定将企业进行分类,不同类别下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有助于揭示我国汽车产业知识融合发展规律,为日后推动技术跨界融合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汤勇力 周小林 胡欣悦
采用1999—2015年华为公司PCT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分阶段的跨国研发网络模型,考察研发单元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着重探究守门人角色的演变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华为公司跨国研发网络内的研发单元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但尚未明显地涌现外部导向型研发单元;除不活跃研发单元外,守门人与内部导向型研发单元构成了跨国研发网络中的主体;研发单元守门人角色的形成主要遵循"不活跃单元-内部导向型-守门人"的路径。通过识别华为公司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角色的演变路径,可为企业在研发国际化实践中制定知识获取策略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欣悦 孙飞 汤勇力
以中国ICT行业的领先企业——华为为研究对象,利用WIPO公布的华为PCT专利申请数据中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地址信息,基于不同地址反映的研发合作关系构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2002—2013年华为各研发单元的空间分布以及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路径。结果显示: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网络联系不断增多,且逐渐形成了以深圳、美国的研发单元为中心的"核心-半边缘"结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建军 李江
首先分析各学科领域网络链接研究的基本特征,然后详细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网络空间分析、虚拟民族志三种社会科学方法的含义及其在网络链接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旨在为情报学领域从事网络链接研究的学者提供新的视角。最后解释这三种社会科学方法在网络链接研究领域受关注程度的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杜杨沁 霍有光 锁志海
本文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块化模型,引入中心性度量和集聚系数两类系统化的社会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微博社会网络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并以"上海发布"政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描绘出微博社会网络结构的个体特性,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特征向量指数、页面排序指数、权威性指数等综合舆情指标的引入丰富了网络中个体的评价依据。此外,本文分析得到的结论对政务微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模块化 舆情指标 政务微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剑平
本文应用中枢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在IT产业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体系重构问题。文章将城市对外公路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考虑,提出了一种公路主枢纽网络结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能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局面、提高公路主枢纽市场化运营效率并提高其信息化管理程度。
关键词:
公路枢纽 城市公共交通 中枢网络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也正处于生态化发展阶段,并从组织模式重构、物流网络结构优化等角度不断发展。物流企业自身的逐利性是其进行生态发展与组织重构和网络优化的根本动力。在市场经济中,物流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的需求为基本标准而开展。和谐的社会与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促进生态物流的组织模式和网络结构发展,需要制定生态物流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培养生态物流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此外,还需借助"互联网+"战略提升生态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
关键词:
生态物流 组织模式 网络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