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9)
- 2023(14843)
- 2022(12806)
- 2021(12058)
- 2020(10030)
- 2019(23405)
- 2018(23471)
- 2017(44699)
- 2016(24649)
- 2015(27881)
- 2014(28134)
- 2013(27595)
- 2012(25424)
- 2011(23105)
- 2010(23475)
- 2009(21030)
- 2008(20307)
- 2007(17813)
- 2006(15793)
- 2005(14071)
- 学科
- 济(101972)
- 经济(101875)
- 管理(68883)
- 业(65131)
- 企(53731)
- 企业(53731)
- 方法(45063)
- 数学(38912)
- 数学方法(38218)
- 中国(30772)
- 农(26867)
- 地方(25456)
- 业经(23221)
- 学(22017)
- 财(20802)
- 理论(18842)
- 农业(18179)
- 技术(17876)
- 贸(17210)
- 贸易(17195)
- 易(16605)
- 和(16394)
- 制(16362)
- 环境(15594)
- 银(15200)
- 银行(15159)
- 融(14872)
- 金融(14871)
- 行(14586)
- 教育(14298)
- 机构
- 学院(345096)
- 大学(342371)
- 管理(136618)
- 济(132195)
- 经济(129093)
- 理学(117907)
- 理学院(116565)
- 研究(116469)
- 管理学(114176)
- 管理学院(113572)
- 中国(85335)
- 京(74487)
- 科学(73717)
- 所(59245)
- 财(58831)
- 农(55285)
- 研究所(53978)
- 中心(52454)
- 业大(51526)
- 江(51476)
- 范(48865)
- 师范(48417)
- 北京(47686)
- 财经(46774)
- 农业(42988)
- 州(42395)
- 经(42388)
- 院(42375)
- 技术(41145)
- 师范大学(38728)
- 基金
- 项目(234341)
- 科学(184506)
- 研究(173364)
- 基金(166845)
- 家(145093)
- 国家(143820)
- 科学基金(123600)
- 社会(105766)
- 社会科(100169)
- 社会科学(100141)
- 省(93983)
- 基金项目(88321)
- 教育(82608)
- 自然(81145)
- 划(79313)
- 自然科(79309)
- 自然科学(79294)
- 自然科学基金(77799)
- 编号(72959)
- 资助(69892)
- 成果(58587)
- 发(53208)
- 重点(52843)
- 课题(51635)
- 部(51095)
- 创(48906)
- 创新(45414)
- 科研(44310)
- 项目编号(44275)
- 教育部(43862)
- 期刊
- 济(147847)
- 经济(147847)
- 研究(100589)
- 中国(71746)
- 学报(52703)
- 管理(51852)
- 教育(50542)
- 农(50480)
- 科学(49790)
- 财(42243)
- 大学(39787)
- 学学(37112)
- 技术(36475)
- 农业(35554)
- 融(28992)
- 金融(28992)
- 业经(25909)
- 经济研究(23334)
- 财经(21721)
- 图书(20420)
- 业(18922)
- 问题(18808)
- 经(18490)
- 科技(17410)
- 技术经济(17261)
- 职业(17131)
- 理论(16348)
- 坛(15990)
- 论坛(15990)
- 统计(15761)
共检索到512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维德 吴冰
所谓知识员工,是指主要用脑力创造价值的员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日益成为社会最关键的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在客观上要求重新审视以往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立足于知识员工的特点进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发展知识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实现组织与知识员工共同、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瑜 谢富纪 郭鑫
本文基于生态创新视角,通过对10家知名高科技企业的调研,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影响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6个生态创新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并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的方向定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彩霞
本文以A公司为例,将贡献值评价方法引入职业发展体系,构建了适合设计企业知识员工特点的立体式职业发展通道和发展规则。
关键词:
知识员工 贡献值 职业发展通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春 曹卫国
为了探索本土化的企业员工职业承诺结构,文章在参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和AMOS软件通过对预试问卷及正式问卷的编制与分析,探讨企业人员的心理变化及其发展模式,对职业承诺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职业承诺的一因子模型、四因子模型及五因子模型,经比较发现四因子模型是拟合度最佳的结构。
关键词:
职业承诺 问卷编制 工作绩效 因子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季晓明 杨洋溢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是任何组织激励员工成长,完善内部管理的必经之路,但不同的单位性质,不同的员工特点对发展通道的设计必然提出会不同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在航天系统背景下,承担国家重要任务的科研事业单位,从员工资历、能力、责任等角度,为完成国家任务,引领技术发展,激励员工保有持续的工作动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职业发展通道 激励 任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科
我国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员工"职业枯竭"与"职业高原"的高发期。构建员工纵向、横向与同心圆发展的职业发展三维模型,更新职业发展管理对象和管理重心,平衡企业中职业发展阶梯宽度、长度和频度的关系,将是现代企业缓解或消除"职业枯竭"与"职业高原"现象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琦华
随着"80、90"后陆续进入职场,新生代员工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本文基于YL公司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建立以多元化激励为基础的纵向与横向发展相结合的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使企业在帮助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生产与经营的收益。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职业发展通道 YL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艳莉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破裂感差异。通过463份有效的研究样本发现,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破裂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生涯探索期员工交易契约责任和发展契约责任破裂感水平高于立业期和维持期员工,职业生涯维持期员工交易契约责任和发展契约责任破裂感水平最低。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组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健虎
本文通过对广东企业494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职业动机在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具有的中介效应,以及在不同个体背景变项下员工的就业能力差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动机在职业自我效能与就业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不同学历和不同婚姻状况的员工其就业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位层次的员工其就业能力均呈现出显著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自伟 吴隆增 吴湘繁
文章以社会资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领导员工交换、领导员工关系、员工个人权力、领导个人权力和员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广东省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中的235名员工及其主管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员工交换和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职业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领导员工交换和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个人权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个人权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个人权力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员工个人权力在领导员工交换与员工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红
知识型员工在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时期,其价值观念、个人特质、心理需求、工作方式、工作能力各有特点。企业必须根据知识员工不同阶段的需求,设计有效的激励方式,充分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实现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敏
分析了现阶段国内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找出问题,并借鉴国外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成功做法,提出建立国内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国内企业 知识型员工 职业生涯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江楠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深刻改变了电力市场格局,电网企业加速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人才战略将成为电网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并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更是电网企业未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引擎。G公司从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出发,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网格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员工职业发展网格地图和职业发展通道发展互联互通机制。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网格化 职业发展通道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裴宇晶 赵曙明
对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等工作态度的影响以及职业承诺在职业召唤与上述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已有关于召唤的相关研究结论,提出职业召唤-职业承诺-工作态度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以981位国有、民营及外(合)资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完全中介职业召唤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部分中介职业召唤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在中国情景下验证西方关于职业召唤的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职业召唤的培养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