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2)
- 2023(12605)
- 2022(10967)
- 2021(10237)
- 2020(8629)
- 2019(19672)
- 2018(19449)
- 2017(37426)
- 2016(20542)
- 2015(22860)
- 2014(22549)
- 2013(22358)
- 2012(20248)
- 2011(18302)
- 2010(17998)
- 2009(16252)
- 2008(15651)
- 2007(13416)
- 2006(11621)
- 2005(9785)
- 学科
- 济(77145)
- 经济(77052)
- 管理(61592)
- 业(57155)
- 企(48082)
- 企业(48082)
- 方法(38456)
- 数学(33111)
- 数学方法(32756)
- 农(20797)
- 财(19597)
- 学(19311)
- 中国(18919)
- 业经(17707)
- 贸(14885)
- 贸易(14879)
- 地方(14799)
- 易(14448)
- 技术(14224)
- 农业(14099)
- 理论(13474)
- 和(12959)
- 务(12902)
- 财务(12842)
- 财务管理(12822)
- 环境(12808)
- 制(12652)
- 企业财务(12179)
- 划(12049)
- 银(10659)
- 机构
- 大学(292625)
- 学院(289201)
- 管理(118591)
- 济(109667)
- 经济(107326)
- 理学(104544)
- 理学院(103387)
- 管理学(101566)
- 管理学院(101076)
- 研究(94886)
- 中国(67234)
- 科学(63010)
- 京(61812)
- 农(53048)
- 业大(49569)
- 所(47897)
- 财(47445)
- 研究所(44498)
- 中心(42638)
- 农业(42210)
- 江(39895)
- 财经(39502)
- 北京(38284)
- 范(37925)
- 师范(37452)
- 经(36069)
- 院(34184)
- 州(32648)
- 经济学(31779)
- 商学(30663)
- 基金
- 项目(210245)
- 科学(164254)
- 基金(153083)
- 研究(147625)
- 家(135960)
- 国家(134859)
- 科学基金(115081)
- 社会(92154)
- 社会科(87309)
- 社会科学(87285)
- 基金项目(82829)
- 省(81988)
- 自然(78136)
- 自然科(76312)
- 自然科学(76289)
- 自然科学基金(74932)
- 划(70068)
- 教育(67426)
- 资助(62144)
- 编号(59626)
- 重点(46797)
- 成果(46789)
- 部(45497)
- 创(44194)
- 发(43730)
- 创新(41131)
- 科研(40955)
- 课题(40084)
- 计划(40017)
- 教育部(38513)
- 期刊
- 济(111308)
- 经济(111308)
- 研究(78679)
- 学报(53689)
- 中国(48880)
- 科学(46835)
- 农(46815)
- 管理(41194)
- 大学(39268)
- 学学(37231)
- 财(34013)
- 农业(32458)
- 教育(29968)
- 技术(22799)
- 融(19791)
- 金融(19791)
- 业经(19252)
- 财经(18387)
- 经济研究(17897)
- 业(16850)
- 图书(16391)
- 科技(16232)
- 经(15549)
- 问题(14793)
- 业大(14634)
- 版(14573)
- 理论(14312)
- 技术经济(13631)
- 实践(13323)
- 践(13323)
共检索到396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文勤 孙锐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对知识型团队与知识型员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分享等知识活动行为越来越受到组织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合运用目标取向理论与团队反思理论,将知识团队反思纳入到知识员工目标取向对知识活动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并推导出一个跨层次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对116个知识团队(含601个知识员工)样本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 :知识员工学习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团队反思可以显著调节(增强)学习取向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作用;证明取向对知识获取行为的影响效应不显著,但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团队反思可以显著调节(增强)证明取向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知识型团队是为适应知识员工特点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而采取的团队设计模式。在知识型团队中,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是团队成员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扮演的两种重要角色。本研究结合这两种不同角色,基于交互过程视角,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首先,通过对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主题分析,初步揭示了交互过程视角下团队成员分别扮演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享行为结构,并根据结构内涵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其次,通过对252份预试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对440份正式调查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获得了交互过程视角下知识分享行为的三因子结构,包括知识寻求、知识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琦 金畅 魏扣
探索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有助于有效激发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整合人格特质理论、工作需求资源模型以及社会感知理论,构建三相交互调节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并利用219份有效问卷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责任心人格、工作技能需求以及知识分享自我效能对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技能需求和知识分享自我效能联合调节责任心人格与知识分享行为间的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昱方 范芸
虚拟团队在组织的知识应用与协作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究虚拟团队内部的交互记忆系统(TMS)。文章针对虚拟团队更难以形成和运行TMS的特征,尝试探讨虚拟团队TMS的各维度内涵与传统团队的区别,用团队行为整合替代协调,探索行为整合与认知成分的相互关系,提出一个更全面的TMS模型,以期为虚拟团队的研究与管理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
交互记忆系统 虚拟团队 知识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中华 孟凡臣
在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跨国并购中,企业的知识治理在激励目标方员工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他们自愿留任、服务于我国企业战略,但已有研究未能就激励的机理给出解释。基于ERG需求理论,本文构建了知识员工的需求结构模型,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重点探索了并购方的知识治理与目标方知识员工核心需求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并购方的知识治理机制包含人员凝聚、组织平等构建、跨文化交流和发展助推四个过程。此种安排下的知识治理重点作用于目标方知识员工的成长和相互关系两种核心需求,这与他们的需求结构十分匹配,从而形成了有效激励。本文刻画了后发国家企业的知识治理对目标方知识员工核心需求的作用路径,为知识治理机制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路琳 陈晓荣
本文聚焦人际关系中的和谐取向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根据个体员工在人际和谐取向上的差异,将和谐取向细分为价值观型、工具型以及否定型三种类型,并研究不同的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还进一步加入组织公民行为和沟通作为中介变量,建立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据此开展问卷调查,在不同的企业中上司与下属配对收集了168套问卷,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路径关系。
关键词:
和谐取向 知识共享 组织公民行为 沟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泽民 苏涛永 雷星晖
基于交互作用视角,探讨了作为环境因素的领导-部属交换与作为个体因素的员工传统性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交互效应,并选取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员工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层次回归结果显示: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与传统性对知识分享的交互效应显著存在,即对低传统性的员工而言,他们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对高传统性的员工而言,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朋伟 董晓庆 翟怀远 冯群
以87个团队的408名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讨论共享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与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知识分享在共享领导与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凝聚力在共享领导与知识分享之间具有跨层次的正向调节作用,团队凝聚力对知识分享在共享领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共享领导 创新行为 知识分享 团队凝聚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浩 黄剑
团队知识隐藏会对交互记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是交互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为了揭示团队知识隐藏对交互记忆系统尤其对其行为要素的影响机理,本文整合了交互记忆系统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以交互记忆系统为因变量,团队知识隐藏为自变量,团队情感信任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团队知识隐藏是交互记忆系统的阻碍因素,削弱了交互记忆系统的功能,并且不利于团队成员间信任关系,其中包括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建立与维持。团队情感信任能够促进团队成员在信任彼此专长和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协调,并解释协调不畅的原因。研究揭示了交互记忆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发现了可信维度对协调维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维德 蔡宁伟
文章综合前人理论,就知识员工的敬业行为加以界定。然后,以上海知识员工为例,通过偏相关分析,从忠诚度、责任度、适配度、绩效度、满意度、勤奋度六个维度研究与敬业行为的相关关系。最后,初步探讨了上海知识员工敬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敬业行为 知识员工 上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彭纪生
探讨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调节作用。统计分析发现: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长期雇佣,可雇佣性对短期雇佣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回避失败倾向、雇佣方式和可雇佣性的三项交互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彭纪生
探讨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调节作用。统计分析发现:可雇佣性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长期雇佣,可雇佣性对短期雇佣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回避失败倾向、雇佣方式和可雇佣性的三项交互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武 滕昕 朱明宣 王汝涛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格特质这个话题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本文以中电集团、中科院所属10所科研机构的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国有科研机构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质维度构成——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稳定性、开放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通过SPSS对收集的952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知识型员工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人格特质取向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知识型员工健康的人格特质不容忽视,应该将这一因素纳入科研院所招聘、考核和激励体系。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人格特质 工作满意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蓉华 周永生
一、知识 1.企业差异说: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租金的是企业拥有的独特知识。经济学家很早就在思考:企业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异,企业之间的差异取决于什么因素。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早期经济学家把企业利润归结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