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9)
- 2023(2869)
- 2022(2480)
- 2021(2370)
- 2020(2039)
- 2019(4519)
- 2018(4415)
- 2017(8137)
- 2016(4231)
- 2015(4853)
- 2014(4722)
- 2013(4396)
- 2012(4171)
- 2011(3752)
- 2010(3846)
- 2009(3412)
- 2008(3425)
- 2007(3188)
- 2006(2746)
- 2005(2392)
- 学科
- 管理(15661)
- 济(13968)
- 经济(13937)
- 企(13663)
- 企业(13663)
- 业(13618)
- 方法(6559)
- 人事(5906)
- 人事管理(5906)
- 业经(4607)
- 中国(4516)
- 技术(4494)
- 理论(4374)
- 学(4236)
- 和(4124)
- 数学(4049)
- 数学方法(3976)
- 文化(3783)
- 农(3773)
- 策(3633)
- 教育(3540)
- 划(3469)
- 技术管理(3347)
- 财(3313)
- 经营(2912)
- 产业(2816)
- 企业经济(2750)
- 计划(2749)
- 决策(2739)
- 经济理论(2602)
- 机构
- 大学(62034)
- 学院(59882)
- 管理(25081)
- 济(22034)
- 理学(21717)
- 经济(21531)
- 理学院(21428)
- 管理学(21096)
- 管理学院(20964)
- 研究(19397)
- 中国(13501)
- 京(13028)
- 科学(11682)
- 财(10279)
- 范(9798)
- 师范(9716)
- 所(9254)
- 中心(9028)
- 江(8967)
- 研究所(8446)
- 财经(8318)
- 农(8001)
- 师范大学(7967)
- 北京(7934)
- 业大(7911)
- 经(7649)
- 州(7112)
- 商学(6711)
- 商学院(6649)
- 院(6604)
- 基金
- 项目(41301)
- 科学(33558)
- 研究(31204)
- 基金(30961)
- 家(27754)
- 国家(27018)
- 科学基金(23111)
- 社会(20714)
- 社会科(19608)
- 社会科学(19601)
- 基金项目(16350)
- 省(15447)
- 自然(14444)
- 教育(14377)
- 自然科(14164)
- 自然科学(14160)
- 自然科学基金(13947)
- 划(13174)
- 编号(12902)
- 成果(11772)
- 资助(11688)
- 部(9252)
- 创(9196)
- 重点(8871)
- 项目编号(8865)
- 国家社会(8622)
- 创新(8357)
- 教育部(8284)
- 人文(8202)
- 发(8187)
共检索到90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晶照 曹亚东
文章从儒家文化的视角出发,论证非物质激励对中国知识员工特殊的作用,考察中国知识员工对非物质激励的反应。提出在儒家文化的视野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仅要考虑物质激励的因素,更要有恰当的非物质激励手段。
关键词:
知识员工 非物质激励 儒家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关键词:
儒学 文化教育传统 儒家文化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常赛超 陈春花 晁罡 刘子成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强国,如何缓解中国员工面临的巨大工作压力,一直是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单案例纵向研究,发现企业通过深入、持续地开展包括"言教""身教""境教"在内的儒家文化教育实践,能够从情感和认知上影响员工,进而改善员工对待工作和同事的态度和行为,并最终实现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这一良好效果。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基于文化传统这一独特视角,提出了"文化相宜—工作压力缓解模型",剖析了儒家文化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的内在机制,认为其表层原因在于儒家文化是员工生活的主要传统,而深层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倡导自强不息和内求自省的精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仕华 杨江变 杨周萍 叶彦
儒家文化在财富分配中强调“均平”思想,那么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强的企业在内部财富分配中是否会秉持这一思想,从而使得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较小呢?为此,选取中国2003—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儒家文化对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强的企业,其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越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强的企业,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越弱。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影响着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 ,儒学作为一种入世的文化 ,宗教意识淡漠 ,态度宽容 ,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未来社会发展中 ,以“五缘”网络为基础 ,将形成一种伦理中心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儒家文化是润滑剂 ,起着和谐社会秩序 ,砥砺现代管理理念 ,化解现代管理危机的功能 ,从而支撑华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五缘网络 管理危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寓聪 伍中信
文章选取2011—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研究儒家文化与普通员工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儒家文化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普通员工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在普通员工薪酬较高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儒家文化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会更强;在高学历员工比例较高以及员工福利较高的公司,儒家文化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普通员工薪酬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贵玉 徐向艺 徐鹏
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检验创新合法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中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组织创新绩效和创新合法性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晋升激励与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组织创新合法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在情感激励、环境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部分是通过提升创新合法性实现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贵玉 徐鹏
首先,从主体特质观、工作特征观、创新资源观界定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然后,从微观层面(知识型员工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需求特征、工作经验或个体技能、企业家领导风格、教育程度、价值观等)、中观层面(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性质等)和宏观层面(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梳理影响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设计的因素;最后,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员工满意度、创新行为、工作绩效)和组织层面(经营绩效、组织创新)分析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切入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窦鹃鹃 孙继伟
企业员工的性格千姿百态,尤以"野马"与"黄牛"的性格差异最大。面对这两类迥然不同的典型员工,管理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卢少辉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对现代企业家伦理塑造上。作为有着精神特质的现代企业家,“儒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建构起了指导管理过程的管理伦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儒家文化的改造和更新,现代企业家展现出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新型“儒商”形象。
关键词:
儒商 管理伦理 义利合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磊 蒋南
人性研究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儒家对人性的研究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本文从儒家人性论角度谈图书馆的激励管理,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儒家的思想精华指导图书馆激励管理的开展。
关键词:
儒家 人性论 激励管理 图书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先柱 殷欢 吴义东
住房自有率的文化层次影响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本文也尝试从文化层面来阐释,采用全球各主要文化圈中27个国家(地区)199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OLS估计,以邻里效应和家庭认知效应作为文化规范效应的替代变量,另加入儒家文化,检验其与住房自有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邻里效应、家庭认知效应与住房自有率均正向相关,即文化规范效应具有正向效应;儒家文化圈国家在文化规范效应的影响下具有更高的住房自有率。此结论为从文化经济学方面解释中国所在的儒家文化圈住房自有率如此之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先柱 殷欢 吴义东
住房自有率的文化层次影响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本文也尝试从文化层面来阐释,采用全球各主要文化圈中27个国家(地区)199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OLS估计,以邻里效应和家庭认知效应作为文化规范效应的替代变量,另加入儒家文化,检验其与住房自有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邻里效应、家庭认知效应与住房自有率均正向相关,即文化规范效应具有正向效应;儒家文化圈国家在文化规范效应的影响下具有更高的住房自有率。此结论为从文化经济学方面解释中国所在的儒家文化圈住房自有率如此之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刚 王燕飞 何丽
儒家文化内生于降低家庭内部交易成本和提高家庭内部治理效率的需要,其家庭主义观念及伦理秩序可能不仅影响了人际信任的半径,而且有助于强化家庭组织的风险分担功能。因此,儒家文化可能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以明清进士密度衡量儒家文化,并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回归发现,以明清进士密度衡量的儒家文化显著提高了家庭投资风险资产的概率。对影响机制的检验发现,强化了家庭组织的风险分担功能可能是儒家文化促进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最主要机制,但并未发现有儒家文化显著影响一般信任的经验证据。这一研究发现增进了对儒家文化与家庭金融之间关系的理论和经验认知,意味着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风险资产 流行病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