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0)
2023(4761)
2022(3904)
2021(3555)
2020(2984)
2019(6647)
2018(6490)
2017(12403)
2016(6266)
2015(7051)
2014(6904)
2013(7146)
2012(6711)
2011(6090)
2010(6040)
2009(5275)
2008(5184)
2007(4841)
2006(4103)
2005(3674)
作者
(18614)
(15604)
(15339)
(14681)
(9811)
(7234)
(7051)
(6167)
(5662)
(5491)
(5152)
(5034)
(4968)
(4943)
(4838)
(4724)
(4676)
(4404)
(4369)
(4366)
(3881)
(3811)
(3778)
(3512)
(3431)
(3404)
(3394)
(3288)
(3200)
(3109)
学科
(33556)
经济(33538)
管理(23094)
(22841)
(18757)
企业(18757)
方法(14366)
技术(14068)
数学(12236)
数学方法(12141)
(11179)
贸易(11178)
(10999)
(10934)
产业(9306)
业经(8422)
技术管理(8324)
(8269)
(8010)
出口(7990)
出口贸易(7990)
中国(7722)
地方(7394)
(5859)
农业(5780)
(5713)
结构(5319)
地方经济(4778)
人事(4692)
人事管理(4692)
机构
学院(96900)
大学(96407)
(47548)
经济(46823)
管理(42098)
理学(36651)
理学院(36316)
管理学(35957)
管理学院(35758)
研究(31673)
中国(22443)
(19914)
科学(17877)
(17716)
经济学(15394)
(15217)
财经(14608)
中心(14525)
(14358)
经济学院(14209)
研究所(13839)
(13314)
业大(13278)
(13061)
北京(12004)
(11651)
经济管理(11592)
师范(11553)
(11202)
商学(11200)
基金
项目(68183)
科学(55751)
基金(51050)
研究(50984)
(44016)
国家(43735)
科学基金(38496)
社会(35188)
社会科(33888)
社会科学(33883)
基金项目(27329)
(26746)
自然(23181)
自然科(22750)
自然科学(22748)
自然科学基金(22383)
教育(22025)
(21498)
资助(20010)
编号(19524)
(16011)
(15949)
国家社会(15592)
(15449)
创新(14957)
重点(14941)
成果(14753)
人文(13748)
教育部(13622)
发展(13374)
期刊
(48498)
经济(48498)
研究(26946)
中国(18932)
管理(16730)
科学(13339)
(12465)
学报(12127)
技术(11829)
(11788)
大学(9616)
学学(9060)
农业(8592)
经济研究(8217)
业经(8178)
技术经济(8034)
(7795)
教育(7633)
财经(7418)
问题(7151)
科技(7098)
(6644)
国际(6261)
(5996)
金融(5996)
图书(5506)
(5405)
(5386)
(5340)
论坛(5340)
共检索到141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文章构建了一个技术溢出模型,模型的重要因素是知识和创新都是累积性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知识员工的流动。通过模型分析了第一代创新和第二代创新的成功概率及其收益关系,企业为了分享技术溢出的好处,在选择企业区位时会尽力聚集在同一地区,聚集也有利于创新和产业利润的提高,同时商业秘密保护并不能阻止技术的溢出,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聚集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宇  陈健生  
知识溢出是影响产出的重要因素,但怎样估计知识溢出的规模有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使用技术相似性指数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情况,可以得到结论:高技术产业及其知识规模都向主要发达省份集聚,而技术溢出和水平溢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技术溢出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水平溢出则会因为模仿产生负面影响。并且知识规模存在门槛效应,只有投入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对产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灿  曾刚  
笔者利用2000年~2011年中国省域单元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外部性思想理论,同时考虑地区间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及省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贡献弹性都显著为正,劳动的贡献比资本小;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多样化溢出的影响在行业间有所不同,而企业竞争程度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秀梅  蔡莉  张危宁  
本文以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渠道、企业吸收能力及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有效发挥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邬滋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局域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将地理邻近性与技术相似性因素纳入到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了邻域(地理/技术)地区研发投入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一方面受到周边邻近地区创新投入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邻近对"本地区"的创新产出也很重要,但技术相似性与地理邻近性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重叠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邬滋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局域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将地理邻近性与技术相似性因素纳入到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了邻域(地理/技术)地区研发投入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一方面受到周边邻近地区创新投入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邻近对"本地区"的创新产出也很重要,但技术相似性与地理邻近性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重叠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分年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国外研发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吴亚莉  
为促进立体多式交通在中国的生态集约效应及红利共享效应增长,推进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多式交通相结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8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公路、铁路、航空3类主要交通方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逻辑路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相邻省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正向溢出;3种交通方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存在差异,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度高的省份,与其位置相邻、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获得其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航空或铁路运输次之,而与其位置相邻、技术条件相似的省份则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次之为航空运输,最后才是公路运输。据此提出建构并完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有先后空间时序地建设不同交通、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整体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梁旭  
目前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 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有较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志辉  庄丽娟  万俊毅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可以提供资源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加剧竞争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出口贸易、产业成长能力、研发资本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支持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