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8)
2023(12082)
2022(10341)
2021(9527)
2020(8075)
2019(18717)
2018(18448)
2017(34808)
2016(19003)
2015(21187)
2014(21198)
2013(20928)
2012(19561)
2011(17631)
2010(17445)
2009(16147)
2008(15959)
2007(14578)
2006(12266)
2005(10771)
作者
(54655)
(46100)
(45754)
(43479)
(29127)
(22171)
(20947)
(17917)
(17283)
(16088)
(15537)
(15479)
(14710)
(14397)
(14302)
(14302)
(14018)
(13622)
(13321)
(13234)
(11329)
(11271)
(11023)
(10501)
(10380)
(10350)
(10143)
(10117)
(9368)
(9266)
学科
(75838)
经济(75778)
管理(56289)
(54507)
(45124)
企业(45124)
方法(32420)
数学(27706)
数学方法(27438)
(21801)
地方(20296)
中国(20120)
技术(19154)
(17981)
业经(17340)
(17024)
农业(14862)
(13726)
贸易(13718)
技术管理(13411)
(13313)
(13221)
理论(12857)
(12686)
环境(11637)
(11211)
银行(11173)
地方经济(10959)
(10908)
(10907)
机构
学院(267680)
大学(267615)
(105177)
管理(103560)
经济(102762)
研究(89884)
理学(89572)
理学院(88478)
管理学(87073)
管理学院(86536)
中国(66635)
科学(57772)
(56421)
(46662)
(46610)
(45573)
中心(42609)
研究所(41833)
(41733)
业大(41171)
(37616)
财经(37502)
师范(37228)
农业(37014)
北京(34762)
(33894)
(33497)
(33071)
经济学(31803)
师范大学(29880)
基金
项目(184258)
科学(144749)
研究(136420)
基金(130726)
(114509)
国家(113475)
科学基金(96652)
社会(84977)
社会科(80430)
社会科学(80409)
(75149)
基金项目(70889)
(63087)
教育(62743)
自然(61969)
自然科(60476)
自然科学(60461)
自然科学基金(59392)
编号(56532)
资助(50538)
成果(45966)
(43444)
重点(41913)
(41564)
(40063)
创新(39761)
课题(39134)
科研(35293)
国家社会(34535)
项目编号(34249)
期刊
(114400)
经济(114400)
研究(74768)
中国(53038)
学报(42576)
(41182)
科学(39506)
(36589)
管理(36059)
教育(32922)
大学(31136)
学学(28902)
农业(27977)
技术(23862)
(21188)
金融(21188)
业经(20091)
财经(17734)
经济研究(17636)
(15972)
图书(15533)
问题(15489)
(15321)
科技(15237)
技术经济(14080)
资源(12940)
(12859)
商业(12288)
(12258)
论坛(12258)
共检索到38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长玲   栾锟   王浩   徐卫杰   王庆华  
[目的/意义]知识变异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创新知识的过程,基于知识变异视角分析学科知识创新生长现状,对于在大科学背景下把握学科发展现状、总结知识创新生长规律、探测复杂学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定义学科交叉背景下知识创新生长的结果表现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的产生,位于不同引用位置的跨学科知识对施引知识创新生长的刺激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将文献引用位置划分为引言、综述、方法、讨论、结论5个部分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从知识合作强度与知识合作有效性两方面构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创新程度测度模型,测度知识变异程度及创新生长现状,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结论]以引文分析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个领域中的核心专业知识与应用方向知识更容易受到跨学科输入知识的刺激。其中,理论概念类跨学科知识的刺激作用需要量的积累,方法类跨学科知识刺激快速高效,技术类跨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差异会影响其刺激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国阳  李长玲  范晴晴  栾锟  
[目的/意义]随着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入,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的生命周期,对于把握学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跨学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改变以往以文献作者标注关键词、题名摘要抽取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的方式,通过对目标学科文献与跨学科参考文献进行全文分词,构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识别模型,全面分析知识节点的影响力与共现强度,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以图书情报学“引文分析”领域为例,全文提取2016—2020年研究文献及其跨学科参考文献关键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引文分析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具有不同特点:形成期不稳定生长;成长期创新发展能力较强,且外来知识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成熟期合作紧密,其中“社会网络分析”是最稳定的外来知识。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赵思喆  刘超  
[目的/意义]展现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揭示学科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法/过程]利用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依据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以下简称ISLS)为例,选择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时间段,建立三个数据集(施引文献集、原始文献集、被引文献集),利用双图叠加可视化的方式探析ISLS与其他学科在期刊层面的知识吸收过程;利用知识扩散广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已成为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相交互的系统,被认为是一种战略管理。掌握知识管理研究主题的变化对知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方法从时间维度对知识管理主题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掌握知识的一般特性与产生规律,以便更好地组织、开发、利用知识。【结果/结论】通过对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主题的分析,发现以知识管理为主题的文献及出版物的数量增长迅速,知识管理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知识管理更加倾向于知识的细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刘国徽  董克  
合作分析是计量方法应用于学科领域知识聚合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作者合作分析流程明确、方法成熟,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拓展性的作者关键词耦合。文章运用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进行聚合研究,以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为例,在作者层面,分析了知识显性聚合、作者—关键词关联聚合、知识隐性聚合,发现知识隐性聚合能清楚、全面地揭示出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得到作者—主题关联聚合,其可视化结果更加具有可读性,因此作者—主题关联聚合方法是分析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理想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晓艺  杨立英  
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学科知识流动是指科研学者在共同的科研过程中,将相同或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设定恰当的计量指标,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以独著论文中的学科知识流动表现为基础,对比分析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学科知识在学科内与学科外的流动表现及其变化。最后对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在此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流动差异进行分析,展示各个国家药物化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流向及其研究动态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国阳  李长玲  范晴晴  申力旭  
[目的/意义]在提倡“文理交叉”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识别跨学科潜在知识组合,并分析其合作方案的可行性,对于把握跨学科创新方向、推动学科转型与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多路径分析和全文知识提取,构建跨学科潜在知识组合合作潜力识别模型,从路径连通性、平衡性、有效潜在路径数三方面反映两知识的合作潜力,并以图书情报学“引文分析”领域为例,全文提取2016—2020年研究文献及其跨学科参考文献关键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多组已形成知识路径识别平衡性较好的跨学科潜在知识组合,并发现“引文网络—技术跨越”“相似度分析—激活函数”“聚类分析—扩散曲线”等识别结果具有理论合作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秀娟  吴鸣  
[目的/意义]调研分析化学领域科研数据知识库现状,让科研人员了解化学领域数据知识库的概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数据知识库发表科研数据提供参考;从图书馆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角度,探索基于化学领域科研数据发表的数据服务。[方法/过程]通过re3data.org、Databib、OAD 3个数据知识库的注册和目录系统,调研化学领域科研数据知识库的创建国家、建立时间、知识库的类别、存储数据的化学领域以及知识库的开放情况,对专门针对化学学科数据建立的知识库服务特点进行总结,并选取3个典型的数据知识库——Cambridge Structural Database、ChemSpider和ChemSynthesis...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长玲  徐璐  范晴晴  荣国阳  
[目的/意义]基于引文网络识别跨学科交流中承担中间人角色的跨学科知识,一方面有利于了解跨学科交流现状,另一方面为后续基于中间人识别跨学科相关知识、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基于中间人角色分类理论,提出跨学科知识交流的中间人角色分类;构建模型,识别目标学科在当前跨学科交流中各类当采跨学科中间人。[结果/结论]选择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力较大、跨学科程度较高的6种期刊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采跨学科输入守门型中间人有语义相似度、条件随机场、国家安全、智库等;当采跨学科输出代理型中间人有KANO模型、特征分析、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等;当采跨学科输入输出沟通型中间人有政策分析、区块链、信息安全、网络舆情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晓艺  杨立英  
[目的/意义]在科研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内容是多样的,而学科知识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从区别于基于引文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角度,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期望从合著论文中分析出因科研合作过程而产生的学科知识流动特征。[方法/过程]基于合著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确定此论文的多学科共现属性,并根据此属性构建合著论文的多学科共现网络,即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通过网络的整体特征和网络的节点特征两个方面对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其中,网络整体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广泛性、学科流动的有效性、学科流动的新颖度、学科流动的流通度;网络节点(即学科节点)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核心性、学科流动的连续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萍  吴琼  
研究基于形式概念分析(FCA)的学科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提出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义和表示模型,详细阐述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以图书情报学为例,以SCI和SSCI收录的1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在2001-2013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对基于FCA的学科知识结构探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测到新世纪以来图书情报学的9个主要研究主题,并揭示每个研究主题的核心关键词和活跃作者。与传统的知识结构探测方法相比,基于FCA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合理地描述复杂概念及其层次关系,还能客观地显示出聚类和关联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继东  谭宗颖  
以JCR数据库中期刊间的引用关系为基础,应用期刊引文网络分析方法,从学科整体和期刊个体两个层面分析纳米科技学科领域的知识交流。在学科整体层面,发现纳米科技内部知识交流密集,NANOTECHNOLOGY、NANO LETT和J PHYS CHEM C等期刊是知识交流的核心节点。在期刊个体层面,通过分析NAT NANO和NANOMED这两种代表性期刊的引证网络和被引网络,发现纳米科技在学科间的知识交流中起纽带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自强  王效岳  白如江  
探测、识别某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过程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于掌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主题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存在多种变量,如主题强度、结构和内容等,目前研究主要以单一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信息负荷过大,存在感知局限性。本文提出多维度视角下学科主题演化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标注方法对关键词进行语义角色分类,利用Fast UnFolding算法识别出具有语义特征的学科主题;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公式计算学科主题相似度判定演化关系;构建多维度学科主题演化分析模型,并设计了三种创新性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学科主题强度、结构和内容三个维度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快速消化、理解信息和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操玉杰  梁镇涛  毛进  
科学知识系统中的知识模因是一种微观知识单元,起到传承科学知识的作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模因反映了相关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整合。文章提出新的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结构的分析方法。首先识别跨学科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模因,进而借助知识模因来定量分析跨学科领域知识来源的学科构成,并在知识模因共现基础上分析学科间的关系结构。文章以医学信息学为例,实证分析该跨学科领域的知识模因来源学科以及这些学科的知识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