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1)
- 2023(17300)
- 2022(14609)
- 2021(13578)
- 2020(11583)
- 2019(26442)
- 2018(26088)
- 2017(50503)
- 2016(27150)
- 2015(30388)
- 2014(29975)
- 2013(29520)
- 2012(26643)
- 2011(23492)
- 2010(23268)
- 2009(21348)
- 2008(21034)
- 2007(18453)
- 2006(16004)
- 2005(14017)
- 学科
- 济(112231)
- 经济(112110)
- 业(106932)
- 企(97164)
- 企业(97164)
- 管理(96093)
- 方法(54359)
- 数学(44327)
- 数学方法(43760)
- 财(36470)
- 业经(34239)
- 农(33176)
- 务(28031)
- 财务(27955)
- 财务管理(27919)
- 企业财务(26599)
- 中国(25950)
- 技术(24588)
- 农业(23478)
- 理论(21335)
- 制(20598)
- 学(19890)
- 和(19873)
- 地方(19290)
- 划(18846)
- 贸(18789)
- 贸易(18779)
- 易(18261)
- 策(17658)
- 环境(16272)
- 机构
- 学院(384445)
- 大学(380354)
- 管理(161908)
- 济(154306)
- 经济(151191)
- 理学(140667)
- 理学院(139306)
- 管理学(137105)
- 管理学院(136399)
- 研究(116064)
- 中国(88692)
- 京(79508)
- 财(71289)
- 科学(70819)
- 农(59084)
- 财经(58014)
- 所(55942)
- 业大(55939)
- 江(55424)
- 中心(53860)
- 经(52977)
- 研究所(50741)
- 北京(49269)
- 范(47256)
- 师范(46824)
- 农业(46213)
- 经济学(45558)
- 州(44843)
- 商学(43616)
- 财经大学(43303)
- 基金
- 项目(263949)
- 科学(210119)
- 研究(195562)
- 基金(193247)
- 家(166539)
- 国家(165077)
- 科学基金(145161)
- 社会(124177)
- 社会科(117864)
- 社会科学(117835)
- 省(103703)
- 基金项目(103098)
- 自然(94720)
- 自然科(92628)
- 自然科学(92607)
- 自然科学基金(90984)
- 教育(90202)
- 划(85852)
- 编号(80163)
- 资助(78878)
- 成果(62853)
- 部(58486)
- 重点(58070)
- 创(57312)
- 发(55456)
- 课题(53483)
- 创新(52917)
- 国家社会(51000)
- 教育部(50906)
- 人文(50378)
- 期刊
- 济(166222)
- 经济(166222)
- 研究(107389)
- 中国(66991)
- 管理(63333)
- 财(58772)
- 学报(54618)
- 农(53674)
- 科学(52712)
- 大学(42920)
- 学学(40686)
- 教育(40178)
- 技术(38244)
- 农业(37824)
- 业经(29919)
- 融(29432)
- 金融(29432)
- 财经(28416)
- 经济研究(25726)
- 经(24367)
- 业(21857)
- 技术经济(21673)
- 问题(21563)
- 科技(19048)
- 财会(18899)
- 现代(18705)
- 图书(17962)
- 商业(17791)
- 理论(17737)
- 版(17160)
共检索到547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艳梅 刘龙
企业引进技术的途径有很多种,母子公司间通过知识反哺的形式来提高母公司技术能力,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来讲,通过在国外成熟市场设立子公司或者与技术领先公司合资成立子公司,并通过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知识的转移从而提高母公司的技术能力,在实践中仍然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文章以中国企业的具体实践为背景,借鉴技术创新和仿生学的理论,从母子公司的视角对知识反哺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章构建了知识反哺与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反哺的各个因素对企业技术能
关键词:
技术能力提升 知识反哺 母子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宝强 罗翠华
一、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协同治理本质企业集团是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由众多独立的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伴随着我国企业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集团生产经营多元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集团发展领域越来越壮大,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母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层级越来越多。如何强化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一)协同与协同治理"协"是协调,"同"是一致,协同是指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阳 王凤彬 孙春艳
继承有关事业部制组织中"战略权集中、经营权分散"的权限分类研究逻辑,本文将决策权解构为战略、投资、人事、财务、预算和经营6个子类权限,并从管理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交互作用角度,以中国104家中央企业集团为样本,对不同子类决策权在集团母公司与其直属单位之间的配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研究发现:①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呈现战略权和投资权集中程度高、经营权分散程度高、其他权限居中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差异化配置特征:②各子类决策权的分权程度在职能型、事业部型和控股型管控架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母子公司治理距离间的差异,尤其是预算权和财务权配置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③母子公司治理距离在集团管控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晨嫣 张先治
基于决策权配置理论,以2007—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为样本,考察母子公司人员管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揭示代理成本和知识转移成本的中介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母子公司人员管控会引致双重成本发生动态变化,随着人员管控力度的增强,集团整体创新水平得到提升,但在拐点之后这一水平逐渐降低,母子公司人员管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机制探讨结果表明,母子公司人员管控的加强能够降低代理成本,却提高了母子公司间的知识转移成本。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子公司规模较大、内部信息环境较好以及国有企业集团会削弱人员管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为母子公司理性确立权力配置、优化人员管控,进而提升集团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房茂涛 邹昭晞
在母、子公司的博弈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和子公司执行战略的努力程度反映了双方不同的博弈策略。当母、子公司的博弈实现纳什均衡时,战略收益的分配关系或分配机制是影响母、子公司行为的主要因素。母子公司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配置的一种均衡,通过均衡分析,可找到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配置间的具体联系,揭示母子公司治理的本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母子公司治理 博弈 战略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黎群 章彩云
本文从企业集团和子公司角度构建集团文化管控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集团管控模式和子公司业务相关性对集团母子公司文化管控程度有显著的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力度越大,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管控程度越小;企业集团战略管控力度越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管控程度越大;企业集团运营管控力度越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管控程度越大;子公司业务相关程度越高,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管控程度越大。
关键词:
母子公司 文化管控 集团管控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国定 杨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廖斌 安义中 都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喜芳 颜世富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有时由于目标不同,双方存在利益冲突。过去大量的激励博弈主要研究企业所有者(委托人)对企业经营者(代理人)的激励机制对策及其互动的影响。不同于之前的委托代理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既定情境下的母子公司互动博弈的简单纳什均衡模型,旨在强调在企业集团董事会提供顶层设计前提下,两个代理人即母公司高管团队与子公司之间的监控博弈均衡,探讨并构建激励机制博弈模型。模型的演绎机制揭示:在提供顶层设计前提下,母公司董事会加强对母公司高管团队监控子公司的激励,将提升母子公司监控有效性;而母公司董事会越过母公司高管对子公司加重惩罚是无效的。本研究结论对母子公司有效监控和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向艺 方政
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的同时,中国学者忽略了自身资本市场的特点,即实际控制人的存在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自主性。虽然部分母子公司治理研究关注到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干预和控制,但是忽略了子公司的自主性以及母子公司间的互动性,导致现有研究陷入"母公司单向治理"的窠臼。旨在完善现有母子公司治理研究,本文分析了"母公司单向治理"视角的不足,并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验证了基于"双向治理"研究视角的子公司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合理性,证实了母公司对子公司信息披露控制的差异性,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互动的存在性。研究结论说明,相较于第一类代理问题,第二类代理问题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中更为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乐琦 蒋松桂 蒋峦
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631家企业集团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企业集团中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集团上市成员中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连锁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中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2)持股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子公司中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3)在子公司中薪酬委员会的设置有利于总经理报酬的增加。而企业集团董事会的其它结构特征包括下派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内部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均与总经理报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集团中,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都有待改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强 郑胜华
母子公司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本文运用企业知识论的观点 ,采用知识的结构分析方法 ,提出了企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模型 ,并运用这个基本模型对母子公司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分析 ,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母子公司的理解。
关键词:
知识结构 母子公司 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过程中必然伴随母国知识的转移活动,而由于国情不同,在母公司发展起来的优势知识到了海外市场可能无法适应,知识的内隐程度和地区嵌入程度将影响零售知识的跨国转移效果。本文以沃尔玛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在华经营活动,从知识特性的角度分析了母子公司间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发现:知识内隐程度的高低可以影响转移的媒介,地区嵌入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知识转移的深度及本土化程度。内隐程度高的知识倾向以人员作为转移媒介,通过人员媒介可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逐渐固化成标准化的物件范式;内隐程度低的知识则倾向以物件作为转移媒介。地区嵌入程度高的知识,母公司仅转移知识架构,在华子公司自行建构知识具体内容,以本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剑民 蒋尧明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力度体现为母子公司多种具体财务控制方式的均衡过程,而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结构化安排的动因在于一种特殊能力——母子公司潜在财务控制能力的实现。本文以动力能力观的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认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的改进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实现潜在财务控制能力,是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的改进机理。我国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现状要求现阶段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应探索分权的财务控制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
财务控制结构 潜在财务控制能力 改进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云
跨国公司的跨境特点和业务的复杂性,使其代理问题呈现出与单一公司不同的特点,包括总部与子公司在目标,利益等方面的冲突,双方委托代理关系的层级性特征,以及子公司的双重网络嵌入性等。本文通过回顾委托代理理论近几十年的发展,提出了运用更广泛的代理理论框架对跨国公司总部-子公司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将关注视角由代理人转向委托人;考虑代理问题产生的其他原因如代理人的"有限能力";探讨组织中代理关系的层级性,社会环境嵌入性等。这将有助于缓解跨国公司中总部-子公司关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为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性框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委托代理 层级关系 嵌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