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9)
2023(4807)
2022(3846)
2021(3836)
2020(2940)
2019(6952)
2018(6952)
2017(12436)
2016(7324)
2015(8323)
2014(8580)
2013(8159)
2012(8008)
2011(7555)
2010(8502)
2009(8015)
2008(7099)
2007(6203)
2006(5535)
2005(5098)
作者
(21610)
(17921)
(17884)
(17003)
(11763)
(8598)
(8130)
(6963)
(6913)
(6649)
(6359)
(6196)
(5839)
(5774)
(5710)
(5629)
(5411)
(5334)
(5231)
(5231)
(4891)
(4467)
(4464)
(4383)
(4164)
(4110)
(4017)
(3981)
(3786)
(3762)
学科
(25387)
经济(25340)
管理(18899)
(16573)
(15024)
企业(15024)
理论(10282)
方法(10243)
(9472)
数学(7091)
中国(6873)
数学方法(6860)
业经(6767)
(6688)
教学(6573)
教育(6488)
(6048)
金融(6047)
(5766)
(5614)
技术(5162)
(5086)
(4900)
(4893)
银行(4878)
(4734)
农业(4637)
(4499)
学法(4188)
教学法(4188)
机构
大学(111651)
学院(108986)
研究(39083)
(38093)
管理(37616)
经济(37050)
理学(31857)
理学院(31401)
管理学(30687)
管理学院(30488)
中国(28068)
(24535)
科学(24437)
(20416)
(19585)
师范(19406)
(19085)
研究所(18680)
(17754)
中心(16878)
(16822)
师范大学(16066)
北京(15457)
财经(14892)
业大(14608)
(14304)
教育(14247)
技术(13842)
(13613)
(13471)
基金
项目(68300)
研究(53171)
科学(52947)
基金(47311)
(41423)
国家(41035)
科学基金(34198)
社会(30947)
社会科(29070)
社会科学(29063)
教育(27696)
(26414)
基金项目(24517)
编号(23590)
(23005)
成果(22027)
自然(21244)
自然科(20735)
自然科学(20723)
自然科学基金(20360)
资助(18941)
课题(17065)
重点(16160)
(15594)
项目编号(14561)
(14519)
(14465)
(13950)
教育部(13608)
(13590)
期刊
(44307)
经济(44307)
研究(33813)
教育(25715)
中国(25245)
学报(17666)
科学(16343)
(15616)
管理(14946)
(14293)
大学(13569)
学学(12134)
技术(11603)
农业(10955)
(9479)
金融(9479)
图书(8771)
职业(7687)
财经(7546)
(6563)
(6303)
论坛(6303)
(6289)
经济研究(6230)
书馆(6070)
图书馆(6070)
(5863)
问题(5588)
业经(5505)
世界(5445)
共检索到16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定荣  曾文静  
西方学者围绕当代西方课程理论危机的表现、实质、原因与出路开展了跨文化的对话交流,认为西方主流课程理论存在忽视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脱离课程政策实践的危机。课程理论危机的实质在于,课程理论对全球化时代课程变革实践缺乏针对性的回应。课程理论危机的具体原因在于,课程理论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去制度化实践与课程政策对课程理论的边缘化互动。课程理论发展的出路在于,围绕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建立课程社会学、教育学或教育管理学理论等基本共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理论发展要处理好课程理论发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结合课程实践的社会制约性揭示课程实践的育人逻辑,在多元对话中构建中国本土课程理论,把课程知识育人作为课程理论发展的核心内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济广  
引起当前西方经济走向萧条的真正原因不是政策失误、监管疏忽和金融投机,不是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社会化的产品及其所包含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个人所占有,决定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可能和必然,决定了投资不足和投资需求由热到冷,触发生产过剩并引起经济危机。现代金融资本通过对利润的有力掠夺,进一步破坏消费市场,通过诱导过量生产、制造虚假繁荣,引领经济循环。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式、合理的微观企业制度基础和科学的金融体制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停滞衰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成军  
爆发在2009年底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今仍未找出摆脱危机的有效办法。欧债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欧债危机国和整个欧元区域,成为关系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我国作为与欧元区有着重要贸易关系的国家,也深受其影响。本文结合对德、意等欧元区国家的考察,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发展及其原因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就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从打牢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立足国情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了分析思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田夫  
1995年的美元危机,震动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本文详细分析了这次美元危机的特点和原因,并就美元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对我国经贸发展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作者认为,这次美元危机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广泛、深刻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这次美元危机中吸取教训,并适当调整我国的外汇政策和外资政策,将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降低到最小程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徽  
危机事件压力转化(CISD)课程是为了减缓个体在灾后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实施的短时程会谈式团体支持活动,是当前各国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当代CISD课程的基本假设、基本过程与主要技术、组织形式与变式、效果检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其对我国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促进个体自我复原并引导个体在危机中成长;借助团体的支持并结合本土的文化;重视灾后心理评估与长期追踪。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江峰  高波  
作为大洋洲的岛国,新西兰曾多次遭受水灾、火灾及地震等灾害的侵袭。新西兰图书馆与信息协会、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及新西兰的一些公共图书馆由此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模式。借鉴新西兰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经验,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完善图书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制定详细的危机预案,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博学  高波  
虽然印度图书馆实施危机管理起步较晚,但是危机管理水平却得到了快速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印度议会和政府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提供了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指导,印度图书馆协会与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各种类型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行业标准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危机管理制度。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为图书馆实施危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图书馆学会应与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各图书馆应健全图书馆危机管理协作制度,图书馆网站应发布对用户数据保护的具体条款,图书馆危机管理方法需灵活创新,以提高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介绍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演变,对此次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的诱因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结合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现状,对中美两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之间的相同及差异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政府在防范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方面应该予以重点关注的几个领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瀚  
英国DB养老金流动性危机2022年9月英国政府调整了财政政策,宣布实施大规模减税。英国历次大规模减税往往会导致通胀和利率上升,因此政府此次推出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同样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担忧。人们质疑政府降低通胀的决心和政策公信力,这也导致英国金融市场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剧烈调整。在2022年9月23日宣布财政刺激计划后,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云  
经过三年的演变,欧洲债务危机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对欧债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欧债危机的进展,通过对危机演变趋势的研究,发现危机出现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增加、核心国家经济前景不确定等新特征,并总结了相应的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启跃  
鉴于高额不良贷款使意大利深陷银行危机,我国应尽快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减小其外溢效应作为欧元区第四大银行体系,意大利银行业当前深陷危机,坏账问题是引发危机的最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增速下滑这一宏观背景外,意大利银行体系中一系列制度障碍,如拨备政策、税收政策、法律政策等都是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不断加大,有必要吸取意大利银行业的教训,切实做好经济增速趋缓背景下不良贷款的化解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锋  
2009年10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点燃了欧债危机的导火索。2010年,债务危机迅速扩大到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2011年,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陷入危机,危机愈演愈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启跃  
鉴于高额不良贷款使意大利深陷银行危机,我国应尽快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减小其外溢效应作为欧元区第四大银行体系,意大利银行业当前深陷危机,坏账问题是引发危机的最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增速下滑这一宏观背景外,意大利银行体系中一系列制度障碍,如拨备政策、税收政策、法律政策等都是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不断加大,有必要吸取意大利银行业的教训,切实做好经济增速趋缓背景下不良贷款的化解工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磊  袁竞峰  
综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现状,及其对美国民生、房地产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从Alt-A和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角度分析了次贷危机可能的未来演进;文章认为劣质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次贷衍生产品推波助澜、信用评级错误、人性和资本贪婪等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武常命  
在希腊的历史上,债务危机有多次,这些危机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在希腊的历史上,债务危机有多次。比如,1893年12月时任希腊首相特里科皮斯在议会宣布"很遗憾,我们要破产";1932年希腊再次陷入债务违约;2009年又爆发了希腊债务危机,这些危机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经济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性希腊经济曾有发展好的时候。1994年至债务危机爆发前,希腊经济连续增长15年。2001~2008年,希腊凭借进入欧元区的便利条件和举办2004年奥运会机会,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段辉煌时期,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实现了较为平稳的快速增长,GDP增速基本保持在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