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9)
- 2023(11720)
- 2022(9772)
- 2021(8811)
- 2020(7236)
- 2019(15736)
- 2018(15343)
- 2017(29268)
- 2016(15376)
- 2015(16503)
- 2014(15460)
- 2013(15153)
- 2012(13297)
- 2011(11868)
- 2010(11527)
- 2009(10692)
- 2008(10029)
- 2007(8423)
- 2006(7074)
- 2005(5839)
- 学科
- 济(61554)
- 经济(61492)
- 管理(47952)
- 业(46237)
- 企(39311)
- 企业(39311)
- 方法(25844)
- 数学(21987)
- 数学方法(21824)
- 农(17308)
- 业经(16567)
- 财(15668)
- 中国(14835)
- 贸(13295)
- 贸易(13293)
- 地方(13067)
- 易(12955)
- 技术(12943)
- 产业(12301)
- 农业(11588)
- 学(11244)
- 制(10758)
- 务(10033)
- 财务(10019)
- 财务管理(10003)
- 环境(9886)
- 划(9815)
- 企业财务(9489)
- 和(8939)
- 银(8691)
- 机构
- 学院(209120)
- 大学(205604)
- 济(87924)
- 经济(86478)
- 管理(85717)
- 理学(76108)
- 理学院(75387)
- 管理学(74292)
- 管理学院(73922)
- 研究(65360)
- 中国(47865)
- 科学(40487)
- 京(40036)
- 财(37432)
- 农(36321)
- 业大(33455)
- 所(31277)
- 财经(30790)
- 中心(30682)
- 农业(29018)
- 研究所(28860)
- 江(28639)
- 经(28066)
- 经济学(26753)
- 范(25078)
- 师范(24723)
- 经济学院(24482)
- 院(23778)
- 商学(23677)
- 北京(23454)
- 基金
- 项目(152934)
- 科学(122276)
- 基金(112921)
- 研究(109365)
- 家(99523)
- 国家(98730)
- 科学基金(85906)
- 社会(73470)
- 社会科(70050)
- 社会科学(70038)
- 省(61199)
- 基金项目(60835)
- 自然(55264)
- 自然科(54074)
- 自然科学(54057)
- 自然科学基金(53136)
- 划(50679)
- 教育(48993)
- 资助(43257)
- 编号(42985)
- 创(34406)
- 重点(34212)
- 发(34053)
- 部(32729)
- 成果(32300)
- 创新(32005)
- 国家社会(31140)
- 科研(29384)
- 人文(28743)
- 制(28572)
共检索到28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华 杨灵
基于知识协同视角,构建以知识协同为中介变量的产业联盟稳定对联盟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探索知识协同在产业联盟稳定与联盟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从湖北六大产业联盟所收集的样本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联盟稳定对知识协同具有显著的正向性影响,知识协同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性影响,而产业联盟稳定对联盟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主要通过知识协同的中介作用对二者关系进行传递,即知识协同在产业联盟稳定对联盟绩效影响中扮演完全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产业联盟稳定通过知识协同中介作用对联盟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为提高联盟绩效提供科学的实现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云龙 张新启 刘永松 杨立生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新波 李佳磊 刘博
本文探讨了知识联盟中激励协同和联盟绩效的关系。界定了激励协同序参量,并将激励协同序参量和知识联盟绩效联系起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本文的数据来自知识联盟企业,研究表明,活性激励对显性、隐性和涌现激励有显著直接影响;显性激励对隐性激励有显著的影响;显性和隐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活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它通过影响显性和隐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有显著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对提高知识联盟绩效有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粤亮 梁心怡 徐琳琳 韩世曦
[目的/意义] 科研数据知识库联盟(RDRA)有助于实现科研数据的统一管护和服务,是科研数据共享的发展趋势,从协同视角探究国际最佳实践的运行策略,可为我国RDRA的协同构建、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协同理论梳理RDRA中的主体、要素、流程协同问题,并以加拿大FRDR平台为例,剖析其在平台构建、组织架构设置、不同环节数据服务中的协同策略。[结果/结论] 对我国RDRA建设与优化的启示包括:联合广泛的RDM利益相关者,形成全国合作网络;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和落实职责;统一平台运行,协同规范元数据标准与资源组织;加强人员沟通,实现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全流程分工协作;制定使用规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数据安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萤 陈霞 谢雯欣
通过对29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表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有利于促进企业数字创新;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企业数字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随着企业网络能力的增强,标准联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揭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协同通过标准联盟对企业数字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企业运用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来提升数字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渊 曲世友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关系营销视角,探讨了组织文化差异如何影响校企知识创新联盟稳定性的问题。通过结构化问卷获得了241份来自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方调研数据,并采用了分层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差异与校企可持续合作关系负相关;整合在组织文化差异与可持续合作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并且时间导向差异与组织柔性差异通过整合影响可持续合作关系的间接效应受到沟通的负向调节,即只有当沟通水平低时,这一间接效应才显著;但是沟通对于市场导向差异与整合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校企协同创新的研究,有助于校企合作创新的管理实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媛媛 刘那 王丽丽
应用协同论原理对R&D联盟知识协同系统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国内外知识影响因素实证以及企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分析,构建了R&D联盟知识协同系统包括知识协同主体、知识协同特性和知识协同环境3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入协同机制、信任机制和文化机制,建立了R&D联盟的知识协同SD发展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系统流图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知识协同发展模型中的动态效应进行研究,揭示出不同机制的动态效应作用。
关键词:
知识协同系统 R&D联盟 动态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松 徐雅静 刘新民
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团队异质性理论为依托,从知识共创视角提炼出社区知识协同中多维要素异质性的计量方法和共创情境的表征变量,利用Python程序爬取魅族社区数据,考察不同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传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共创过程中用户异质性、内容异质性和表达形式异质性对社区知识场活性具有正向影响,情感异质性对知识场活性具有倒U型影响;知识场活性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在用户异质性、内容异质性、表达形式异质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生延超
Logistic生物种群共生进化模型给技术联盟共生体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企业通过分工形式形成各种关系,以激烈的竞争维持着共生模式的稳定性,遵守联盟规则、维护联盟整体利益最优将是联盟企业的最优选择,政府应该尽力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为联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技术联盟 利益共生 稳定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妮娜 朱先奇 史竹琴
技术共享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企业创新联盟。研究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网络展开研究,构建企业之间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研究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博弈的演化路径和均衡点的位置,得到系统演化的数值解及不同初始创新概率下策略演化趋势,讨论了企业之间技术共享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参与技术共享协同创新的企业技术外化程度和吸收能力都会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资源的共享,并且企业选择博弈的初始意愿越接近均衡策略点,达成联盟稳定的周期越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宇露 李元旭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和协同演化理论,探讨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研究的网络、社会、协同范式,基于这一范式,深入剖析了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的演化机理和演化过程,并结合中外合资企业实际,提出了防范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啸 张浩
通过运用SEM模型,从激励协同视角系统分析中小银行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激励协同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激励协同通过促进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进而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激励协同序参量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及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激励协同 战略联盟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陆琳
循环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最佳产业组织模式,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功能特征,指出循环产业集群模式是当前中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为一种高级的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实际的运行存在着很多变数,这其中由于联盟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而导致循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低效率,甚至解体的实际风险尤为突出,利润分配机制是循环产业集群高效率运作和持久存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多人合作对策博弈论构建循环产业集群联盟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继荣 靳景玉 郑贤贵
以我国轿车工业中国际合资企业(IJV)竞争性战略联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性资产至于战略联盟协同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性资产对于战略联盟协同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联盟系统结构对战略联盟协同产生间接影响,但是,关系性资产对于战略联盟协同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而对战略联盟系统结构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战略联盟系统结构对于战略联盟协同的正向影响也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