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0)
2023(6996)
2022(6127)
2021(5592)
2020(4892)
2019(11609)
2018(11664)
2017(22121)
2016(12376)
2015(14277)
2014(14974)
2013(14837)
2012(13936)
2011(12850)
2010(13096)
2009(12078)
2008(12377)
2007(11547)
2006(9855)
2005(8874)
作者
(37449)
(31455)
(31260)
(30039)
(19932)
(15211)
(14569)
(12345)
(11729)
(11411)
(10585)
(10554)
(10197)
(10154)
(9866)
(9800)
(9738)
(9279)
(9201)
(9039)
(7946)
(7902)
(7653)
(7411)
(7171)
(7098)
(7044)
(7009)
(6472)
(6387)
学科
(53013)
经济(52964)
管理(36562)
(33980)
(27840)
企业(27840)
方法(25661)
数学(22241)
数学方法(22025)
(14580)
(13344)
中国(13097)
(12082)
地方(11672)
业经(10744)
(10526)
贸易(10523)
(10184)
(9759)
农业(9545)
理论(9528)
(9070)
技术(8488)
(8356)
财务(8333)
财务管理(8297)
(7877)
银行(7854)
企业财务(7763)
(7409)
机构
学院(184957)
大学(184688)
(72995)
经济(71204)
管理(70332)
理学(59823)
研究(59606)
理学院(59143)
管理学(58086)
管理学院(57734)
中国(45396)
(39197)
科学(37760)
(33922)
(32230)
(31321)
(30103)
中心(28509)
研究所(28152)
业大(28084)
财经(26761)
农业(25494)
(25143)
师范(24895)
北京(24582)
(24022)
(23967)
经济学(22167)
技术(21109)
(20829)
基金
项目(116709)
科学(90179)
研究(86987)
基金(81798)
(70531)
国家(69918)
科学基金(59142)
社会(52428)
社会科(49577)
社会科学(49559)
(47259)
基金项目(43661)
教育(41195)
(39314)
编号(37991)
自然(37661)
自然科(36732)
自然科学(36720)
自然科学基金(36051)
资助(33668)
成果(31867)
重点(26272)
课题(25890)
(25676)
(25531)
(24499)
项目编号(22964)
创新(22909)
科研(22404)
大学(22066)
期刊
(81833)
经济(81833)
研究(52693)
中国(38090)
学报(28716)
(28640)
(28143)
科学(25448)
管理(23530)
教育(23388)
大学(20951)
学学(19350)
农业(18836)
技术(18245)
(15332)
金融(15332)
业经(14080)
财经(13043)
经济研究(12637)
图书(12183)
问题(11325)
(11180)
(10579)
技术经济(10247)
理论(9916)
商业(9435)
(9315)
(9195)
实践(9175)
(9175)
共检索到276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文章总结分析了知识协同的概念、要素和特点,提出基于流程的知识协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运行模式,构建知识协同的二维运行模式。由知识协同的二维模式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网络图,又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知识协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由知识协同图到知识网络图的转化问题,从而可以对知识协同的内涵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基于此,文章在给出非知识协同行为(NKCB)概念的基础上,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特性、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机理进行了剖析,进而又与"知识协同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分析了"非知识协同行为"与"知识协同行为"的转化问题。研究指出,非知识协同行为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具有非协同性(滞后性)、两面性、无序性、群体性等特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使非知识协同行为向有利的方向转化,直至转化为知识协同行为,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完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英男  柳晓露  宫宁  
政策协同是利用协同思维解决跨界问题的新兴政策管理模式,被视作政府科学决策的基本思维范式,然而它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学术界对其内涵的解读并不一致。通过系统梳理政策协同的内涵及维度,基于决策演进视角,分别从作用效果、现状评估、实施阻滞、实现途径4个方面进行述评,并进一步聚类政策协同研究领域,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应聚焦的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英男  柳晓露  宫宁  
政策协同是利用协同思维解决跨界问题的新兴政策管理模式,被视作政府科学决策的基本思维范式,然而它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学术界对其内涵的解读并不一致。通过系统梳理政策协同的内涵及维度,基于决策演进视角,分别从作用效果、现状评估、实施阻滞、实现途径4个方面进行述评,并进一步聚类政策协同研究领域,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应聚焦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红珊  
只有教师之间协同互馈和互补、进行知识渗透与融合,才能实现知识协同创新。高校教师协同团队要加强与外界的信息、知识、物质、能量等交流交换,形成知识创新的开放系统。在尊重知识转化和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在目标体系、知识体系和内部环境中推动创新涌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鸥  李云霞  
商务高尔夫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正确理解商务高尔夫的内涵,将有利于提升商务高尔夫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水平,进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商业目标。本文以发达国家商务高尔夫运作为背景,结合中国商务高尔夫起步现状,提出商务高尔夫内涵和特征,以及商务高尔夫与高尔夫商务的区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工学结合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实践开展的重要原因。工学结合研究需要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而内涵是建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需要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现实维度进行考查,以此为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确立理论依据。工学结合内涵的界定要兼顾历史上不同的发展形态以及国外的现实特征,并结合自身独特性,以此为基础确立内涵的要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继安  
知识社会确立了高素质劳动者对知识的主体地位,反映了高职生具有职业特点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客观必然性。知识观的转型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高职生学习的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全新内涵。知识社会的视野实现了高职生发展知识、能力素质这种学习内涵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如军  
当代大学由职能分化、错位导致学校与教师深陷困境的事实启示我们,职能协同是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实践中,职能协同要求大学正确认识不同职能关系的本真逻辑,需要大学与教师在职能担当过程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变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成磊  王玉华  赵陈芳  
结合创新创业交互过程中的多主体合作目标、过程与绩效协调需求,借助协同学对系统相关关系与状态的分析视角,提出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评价理论及方法。通过整合有关创业组织管理、多团队协调的研究成果,从群体、环境、机会、能力4个维度结构化梳理出创业团队簇协同策略的要素构成,在探讨创业团队簇目标、资本、效能三类协同效应的基础上,提炼出能够表征要素系统协同有效性的策略协同度概念,围绕子系统间成对要素关联判定的多层次参照问题,引入界面局部协调理念,改进常规ANP方法的直接判断矩阵构造步骤,形成创业团队簇策略协同评价方法,并以某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张云开  蒲泓宇  
[目的/意义]作为科技信息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信息协同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基本的概念和内涵仍含糊不清,理论研究成果分散,急需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信息协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协同交互过程,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创造良好的协同效应。[方法/过程]对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集成以及信息网络等与信息协同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信息协同与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界定信息协同的概念,分析其内涵。[结果/结论]界定"信息协同"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信息协同"概念模型。基于信息协同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预测了"信息协同"未来的研究方向及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  齐建国  刘建翠  
本文结合技术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协同理论,提出"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概念并探讨其产生的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循环经济措施使社会经济系统各子系统间通过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协同效应,影响系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效率,具有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生态学内涵。根据市场的自组织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水平的不同,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分为自组织意义和他组织意义上的协同效应。本文拓展了我国循环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源北  陈小娟  
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培育。从政府层面,要完善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资格框架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夯实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基础;从学校层面,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品德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在企业层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生产领域相融合,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