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9)
- 2023(12544)
- 2022(10672)
- 2021(10120)
- 2020(8387)
- 2019(19194)
- 2018(19265)
- 2017(36716)
- 2016(19876)
- 2015(22363)
- 2014(21844)
- 2013(21196)
- 2012(19258)
- 2011(17351)
- 2010(17344)
- 2009(15737)
- 2008(15338)
- 2007(13420)
- 2006(11679)
- 2005(10062)
- 学科
- 济(76416)
- 经济(76329)
- 管理(62625)
- 业(60184)
- 企(52968)
- 企业(52968)
- 方法(35459)
- 数学(29016)
- 数学方法(28662)
- 中国(20774)
- 农(19941)
- 技术(19705)
- 业经(19585)
- 财(18522)
- 学(18269)
- 理论(16845)
- 地方(15324)
- 和(13913)
- 技术管理(13702)
- 农业(13672)
- 制(13420)
- 贸(12531)
- 贸易(12522)
- 教育(12305)
- 易(12098)
- 划(11951)
- 务(11874)
- 财务(11813)
- 财务管理(11792)
- 环境(11591)
- 机构
- 大学(278198)
- 学院(275640)
- 管理(115029)
- 济(106319)
- 经济(103902)
- 理学(100267)
- 理学院(99197)
- 管理学(97636)
- 管理学院(97132)
- 研究(87864)
- 中国(63520)
- 京(59213)
- 科学(54722)
- 财(47867)
- 所(42397)
- 业大(39452)
- 江(39297)
- 中心(39220)
- 研究所(38827)
- 财经(38772)
- 农(38381)
- 范(37946)
- 师范(37670)
- 北京(37275)
- 经(35227)
- 州(32481)
- 院(32164)
- 经济学(31009)
- 师范大学(30598)
- 商学(29977)
- 基金
- 项目(192061)
- 科学(152334)
- 研究(144611)
- 基金(138593)
- 家(119312)
- 国家(118262)
- 科学基金(103020)
- 社会(90514)
- 社会科(85679)
- 社会科学(85658)
- 省(75896)
- 基金项目(74205)
- 教育(66497)
- 自然(66014)
- 自然科(64481)
- 自然科学(64467)
- 自然科学基金(63335)
- 划(63220)
- 编号(59856)
- 资助(55331)
- 成果(48676)
- 创(44300)
- 重点(42330)
- 部(41782)
- 课题(40872)
- 发(40570)
- 创新(40466)
- 项目编号(37779)
- 国家社会(36503)
- 教育部(36337)
- 期刊
- 济(115484)
- 经济(115484)
- 研究(81891)
- 中国(51869)
- 管理(43638)
- 学报(40808)
- 科学(39048)
- 教育(37695)
- 财(35185)
- 农(34678)
- 大学(31247)
- 学学(28912)
- 技术(25459)
- 农业(24715)
- 融(20091)
- 金融(20091)
- 业经(19434)
- 财经(18467)
- 经济研究(18035)
- 图书(17423)
- 科技(16016)
- 经(15725)
- 问题(14499)
- 技术经济(14324)
- 理论(14240)
- 实践(13212)
- 践(13212)
- 现代(13096)
- 业(12898)
- 情报(12508)
共检索到394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 王惠临
SECI理论和创新空间理论代表了知识创新研究的主流思想,SECI模型革命性地将隐性知识和群组知识引入知识创新范畴,而基于直觉理论的知识创新空间理论又创造性地引入直觉和社会遗产概念。知识创新研究继承与发展了当代知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对其研究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现代知识论研究发生转变,并与其他相关知识学科共同推动现代知识理论的建构。
关键词:
知识理论 知识创新 模型 创新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俐萍
知识建构作为新建构主义的重要主张,为突破理论课教学难点提供了可能。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生源与教学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知识建构理论的引入使这个难题有了破解方案。以中职《管理学》教学为例,设计基于观点的知识建构学习的"四过程",付诸实践后总结出"八步骤":真实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点→学生相互交流→学生结成小组→构思小组研究计划,对话交流→小组研究,落实计划→成果展示与交流,不断完善→教师点评,知识总结升华。研究结果发现:运用知识建构理论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从而使教学双方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万 蔡三发 杨坤
在科技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聚焦责任式创新,以2009―2020年WOS和CNKI数据库中879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因子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视角探索责任式创新研究的外部特征、热点内容、前沿趋势,并构建该领域知识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近12年国内外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研究热度较低且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外科研合作网络紧密,积极推动该领域研究发展,同时该领域研究呈现跨学科特征,并逐渐形成学科交叉下的知识流动路径;(2)研究热点可分为4个方面,即内涵及理论框架构建研究,责任式创新与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责任式创新跨界结合研究、责任式创新方法、实践及评估研究,研究前沿趋势可分为3个方面,即责任式创新与伦理规范研究、责任式创新与新兴技术治理研究、责任式创新的社会嵌入与政治议程研究;(3)基于因子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构建责任式创新的“情境―理论内涵―干预―机制―结果”CTIMO知识框架。最后,从责任式创新的制度情境、实践及扩散、利益相关者管理、组织层面评估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不足。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应正确处理三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党的百年教育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宏观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个人建构主义划清了界线。本文论述了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价值;探讨了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学创新的意义,指出社会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创新是值得我们追寻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彬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论述了知识、知识体系的内涵 ,以及基于知识特性的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最后提出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几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指数特性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华 盛小平
文章阐述了目前开放知识创新现状和影响因素,绘制了高校开放知识创新模型并从创新主体、开放知识环境和创新过程进行解释,详细论述了高校开放知识创新的具体实现,为高校开放知识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专院校 开放式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军锋 党兴华 刘兰建
本文利用图论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描述,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的组成,以产品为顶点,给定知识的维度特征;在提出知识能量概念的基础上,分别由给定知识的动能与势能来描述知识在知识时空中的明晰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场理论构造模型研究既定知识明晰性和模糊性之间的互动变化。以此为工具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阶段与扩散阶段的知识测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知识测度模型。
关键词:
知识时空 知识动能 知识动能 测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盛小平
简要回顾了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内容体系的种种观点 ,指出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内容体系应分为理论图书馆学与应用图书馆学两部分 ,并论述了知识管理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内容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学 研究内容 知识管理 创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段宇锋
知识管理是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知识管理思想雏形的形成已有很长时间,但长期以来,其学科归属、研究领域等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重要性才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知识管理的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东 王惠临
介绍由日本学者和波兰学者近年来共同提出的知识创新空间理论模型,包括这一模型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及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如何运用该理论模型指导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做好科技创新支持工作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引起国内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关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穆肃 陈思 布莱恩·贝迪
知识建构领域研究者认为知识建构不仅包括个体的知识获得,更强调共同学习者的知识细化、知识创新和知识发展,并提出知识建构中关于观念、社区和手段的十二条原则。为了对混合式灵活课程(Hy Flex)中在线学习的知识建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小组根据知识建构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建立了在线学习对话分类表,从观念改进、公共知识发展和资源应用三个维度对在线对话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四门课程每次教学的视频记录、文本聊天记录和语音对话记录,本研究根据对话发出方、接收方和对话类型形成对话交互矩阵,然后结合对话矩阵及内容分析,形成在线知识建构过程中质性资料的量化统计数据、内容分析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参数等。基于这些数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铮
[目的 /意义]针对开放创新环境下开放知识大量出现的背景以及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实践的局限,对开放知识资源管理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梳理,指出有关研究在开放创新条件下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从开放创新、开放知识、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讨论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内涵。[结果 /结论]认为需要从资源视角认识开放知识,从资源管理者的角度理解知识资源的开放性,进而发挥开放知识资源对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素平 吴志岩
本文对近22年的有关吸收能力的研究进行回顾,以了解吸收能力的内涵、操作化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境,为后期更好地运用吸收能力来开展研究做一个铺垫。基于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视角,本文认为认知外部信息的价值是构成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次,在测量吸收能力的时候应该体现吸收能力的过程性特征并需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最后,吸收能力的应用情境除了研发情境外,还应考虑非研发情境,如管理技能、市场营销专长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伟刚
本文认为,核心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来自于具有企业特性的、异质的、路径依赖的、不易为外界获取和模仿的知识体系。但由于核心能力存在“刚性”,如果不加以克服,企业就会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具有重构内外部组织能力及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要求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克服核心能力的“刚性”问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核心能力 动态能力 企业知识 知识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