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3891)
- 2022(11868)
- 2021(11280)
- 2020(9477)
- 2019(21863)
- 2018(22001)
- 2017(42263)
- 2016(22836)
- 2015(25876)
- 2014(25265)
- 2013(24673)
- 2012(22349)
- 2011(20079)
- 2010(20261)
- 2009(18367)
- 2008(17754)
- 2007(15492)
- 2006(13410)
- 2005(11623)
- 学科
- 济(89538)
- 经济(89455)
- 管理(70055)
- 业(65958)
- 企(57504)
- 企业(57504)
- 方法(44237)
- 数学(38298)
- 数学方法(37588)
- 中国(22948)
- 农(22009)
- 技术(20703)
- 财(20577)
- 业经(20514)
- 学(19468)
- 地方(18031)
- 理论(17505)
- 制(15053)
- 贸(15036)
- 贸易(15026)
- 和(14820)
- 农业(14724)
- 易(14575)
- 技术管理(13978)
- 环境(13417)
- 划(13314)
- 务(13169)
- 财务(13092)
- 财务管理(13071)
- 银(12962)
- 机构
- 大学(316099)
- 学院(314601)
- 管理(131114)
- 济(121150)
- 经济(118431)
- 理学(114404)
- 理学院(113204)
- 管理学(110918)
- 管理学院(110354)
- 研究(99998)
- 中国(74101)
- 京(67205)
- 科学(63187)
- 财(53900)
- 所(48852)
- 业大(46559)
- 农(45758)
- 中心(45725)
- 江(44910)
- 研究所(44726)
- 财经(43646)
- 北京(42417)
- 范(41802)
- 师范(41438)
- 经(39688)
- 州(37045)
- 院(36968)
- 农业(35676)
- 经济学(35204)
- 技术(34253)
- 基金
- 项目(221006)
- 科学(174701)
- 研究(162292)
- 基金(159833)
- 家(138748)
- 国家(137602)
- 科学基金(119616)
- 社会(101210)
- 社会科(95982)
- 社会科学(95957)
- 省(87483)
- 基金项目(84657)
- 自然(78621)
- 自然科(76886)
- 自然科学(76869)
- 教育(75478)
- 自然科学基金(75464)
- 划(73262)
- 编号(66526)
- 资助(66345)
- 成果(53429)
- 创(49524)
- 重点(48966)
- 部(47926)
- 发(46366)
- 课题(45820)
- 创新(45519)
- 科研(41983)
- 项目编号(41603)
- 教育部(41359)
- 期刊
- 济(127682)
- 经济(127682)
- 研究(89824)
- 中国(60734)
- 管理(49613)
- 学报(47300)
- 科学(44988)
- 农(40461)
- 教育(40037)
- 财(39636)
- 大学(36316)
- 学学(33815)
- 技术(30421)
- 农业(28676)
- 融(23682)
- 金融(23682)
- 业经(21604)
- 经济研究(20589)
- 财经(20127)
- 图书(18753)
- 科技(17670)
- 经(17098)
- 技术经济(16832)
- 问题(15945)
- 理论(15536)
- 业(15480)
- 统计(15321)
- 策(14765)
- 实践(14399)
- 践(14399)
共检索到44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荣斌 王辉
良好的运作效果为科研机构者及高校在知识创新协同中所关注。通过对协同运作效果的评估,可以使科研机构和高校清楚在知识创新协同中自身的科技优势,选择合适的创新协同模式。本文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维度构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效果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设置权重,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估,并借助实例演示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提供一个较客观和公平的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可以为科研机构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并可以作为科研机构在订立标杆学习目标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知识创新协同模式 运行效果评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强 顾新 全力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可以提高知识流动和共享效率,也是产生知识增值效应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知识链是产学研和供应链组织的集合。据此,在产学研和供应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基础上,从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研发机构和虚拟知识协同三方面,探索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并分别阐述了三种模式下知识链的知识协同运行机理。
关键词:
知识链 知识协同 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龙
随着知识产权经济价值被人们广泛认识并成为一种可直接变现的权利资产,知识产权金融应运而生。知识产权金融从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最核心的基础工作和最大的难点在于价值评估。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三种通用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及后续改善型方法与模型虽在理论上均有合理性,但落实到现实操作层面仍存在没彻底解决的核心难题。为支撑和保障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校正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与控制风险的实务经验持续被丰富。全球围绕担保、商业和资产证券化三个不同金融模式也不断创新与之适配的价值评估实施方案。提升基于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新型金融运作效率,需兼顾不同知识产权投资者的动机与利益诉求、重视以诉讼定价知识产权价值的法律风险、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开发与应用主体、完善知识产权金融的制度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要素分析 网络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苏欣 苏洁 童超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协同消费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以其开放性、兼容性、社区感等特征帮助许多传统行业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发现中国优步抓住新兴"网络叫车"蓝海市场的潜在需求,采用价值驱动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利用闲置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有助于研究协同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在动因及积极意义,而且可以为我国协同消费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协同消费 互联网+ 商业模式 优步
[期刊] 征信
[作者]
苏欣 苏洁 童超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协同消费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以其开放性、兼容性、社区感等特征帮助许多传统行业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发现中国优步抓住新兴"网络叫车"蓝海市场的潜在需求,采用价值驱动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利用闲置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有助于研究协同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在动因及积极意义,而且可以为我国协同消费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协同消费 互联网+ 商业模式 优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军 王征兵
当前村级决策中盛行的政府替代模式、村庄自决模式、政村交易模式已不能满足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限主导——协同共谋"是一种理想的村级决策模式,其顺应了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趋势,与乡村治理的制度精神一脉相承,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有限主导——协同共谋"模式作为村级决策的新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持续的。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决策模式 有限主导 协同共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一伟 张豪
我国产学研合作处在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换过程,解决这一"瓶颈期"的主要手段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视角的透视,发现目前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设计缺位是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形成了"制度吸纳资源说",认为不健全的制度设计是导致产学研合作中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制度场域是催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起点。根据协同创新思想,提出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在投入、管理与产出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模式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吴鑫涛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焦点问题,考虑创新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企业和学研机构为博弈主体构建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系统探讨影响博弈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结合数值仿真揭示各因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政策激励因素能够促进企业与学研机构协同创新,但不同政策措施的影响效果具有差异;降低合作成本和“搭便车”收益,提升合作收益增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盲目设置过高的创新深度而使研发成功率过低无助于双方合作;企业对学研机构的研发资助、违约金、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系数能够有效抑制中途背叛行为的发生。基于此,提出优化政府政策组合、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体制机制设计等建议,从而为政府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梅
本文通过筛选出科创板的573家科技型企业,并选取了2011~2021年的企业财务、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宏观经济等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期DID模型,不仅对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进行了分析,还比较了财政协同金融两种模式对处不同成长时期企业和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协同金融的信贷模式和投资模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模式对促进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创新效果更好,信贷模式对促进处于成长稳定期的企业创新效果更好。投资模式和信贷模式对东部地区的企业创新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更多依赖于投资模式,西部地区则更多依赖于信贷模式。为此,一方面应提高财政协同金融两种模式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应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投资模式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敬 朱桂龙 樊霞
本文以金发科技作为典型案例,探索了我国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发展生命周期中,其合作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螺旋式交互影响作用,而企业学习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其对合作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而阶段性学习方式又从知识获取与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演化,从而推动其采用更高级的合作模式。研究凝练出我国企业发展各阶段合作创新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发现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由最初简单合作逐步发展为纵横向一体化的契约型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有合作创新模式与学习方式能有效帮助企业跨越该阶段可能面临的"能力陷阱"。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合作创新与学习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